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躺平背后的逻辑分析

2021-06-01 21:20 作者:楚云卿xn  | 我要投稿



佛系是消极应对,躺平是无声对抗。

固然还有许多人在夹缝中生存,捡点上层食利者的残羹剩饭。但已然有很多人开始放弃,只为活着本身活着。历史不过是个轮回。

为什么放弃,只因为整个社会各种行业都被垄断着,一个青年,他拼尽一生的努力奋斗的成果,绝大部分不由他本人获得。

他这一生的奋斗目标上,爬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利者、吸血鬼,日夜不停地敲骨吸髓。

倘若食利者、剥削家们,只是瓜分他劳动后所得,那也还可以忍受,只是现在,劳动本身,竟然也能够被剥削。换言之,劳动有时非但不能获得报酬,还会倒欠资本家的钱。

因此,对于大部分天资平平,又没有关系捷径可走的年轻人来说,躺平的确是个好选择,有种了然大悟的感觉。

很多年轻人的痛苦之根源,不是来自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而是理想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的悲剧。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追求和理想是什么,他的人生价值意义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不了,痛苦随之而来。但这种痛苦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人们从小,就被灌输的各种人生价值观念。要出人头地,要功成名就,要有一番事业,要有车房钱等等。

 

这届年轻人并非不能吃苦,就像我一个朋友吗,当初在公司写文案/策划案,经常熬夜到凌晨四五点,但又如何呢?不过是一个月五千左右的螺丝钉而已。以这样的工资,干到生命尽头也买不起深圳一套房。

 

那不在深圳买房行不行,可以。在老家买,然后呢?工作仍在深圳,仍需要在深圳租房住,结果就是灾难。房贷和房租会将人压垮。那有人会说,没这个能力为什么要去买房呢?就一直租房不行吗?是,的确可以不买,但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如果连衣食住行都解决不了,那奋斗有何意义?拼尽全力,只是为了维持活着本身?那既然如此,何不选择躺平,还不用费尽心力。

 

佛家说“空”,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抛弃了社会和道德附加给人的价值观念,反而忧愁烦恼瞬间没了。因为不去求了,也就不会有求而不得的痛苦。就像追求心上人一样,“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但狠下心,不去喜欢,不去追求,也就乐得逍遥。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有过执着,而放下执着,何尝不是无所谓的逍遥。这个道理,老庄也早讲明白了。

 

现在有很多人会讲“盛世”,但什么是盛世?先秦有一首《击壤歌》,诗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我认为这就是大道之世。

那时远没有今天这样的物质和科技。但人类原本也没有这么多的需求,衣食住行,自己丰衣足食,虽然也会有风吹日晒,也会面临干旱洪涝。但你一生的所得所获,全在于你自己的双手上这成果不会被人剥削,这功劳也不会冠冕他人。

不是说反对任何一丝一毫的剥削,但剥削得如此狠,未免吃相太难看了。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每一条路一眼望过去,都站满了数不清的剥削和收割者。依次是工作、爱情、房子、车子、婚姻。人们为了一个栖身之所,要耗费几十年的生命去偿还债务。又谈什么生命体验和幸福感呢?因此,人们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陶渊明为何要躬耕南山,为什么要“久处樊笼中,复得返自然”,连他这种世家名族,天资聪颖的人,都可以躺平,足以证明这选择没什么错。

 

事实上,无论是选择躺平,还是做一个“工贼”,都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因为每个人都只是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已,人们本身不必替他人的人生考虑。因为如果一切足够公平,蛋糕足够分,大家何以内卷?

 

至于躺平一族,其实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多大冲击,虽然引起的舆论反响热烈。但不会对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造成什么本质影响。

 

原因很简单,躺平一族与其说是放弃挣扎,不如说是有自知之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大浪淘沙之下的时代弃儿罢了,就算他们奋然一跃,也还是跳不出本身所在的阶级。也许躺平者当中也有精英,但终归少数。

 

拿美团外卖为例子,每年有50万人不满剥削而选择退出,但同样的,每年也有100万的新人加入。韭菜太多,割不完的。

 

千万别妄图以为,醒悟得多了,就没人愿意去当韭菜了。很简单,那些选择躺平的,不是一开始就躺平的,而是挣扎过后, 努力过后,至少尝试过一番才能醒悟的。而当他们醒悟,收割和剥削已经完成。

 

况且,人的一生以百年计算,但那些垄断性质的资本家,早已赚得了几世的财富,就算他们现在坐吃山空,也要几百年花完。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很大概率仍是食利者,处在上层阶级。而那些妄图以躺平抗争,臆想改变什么的人,早已飞灰湮灭。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连后代也没有。

 

所以想着以躺平对抗什么的人,还是省省吧。就把躺平当做一种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就行。其他的,都是执象而求。


躺平背后的逻辑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