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游杂谈】桌游翻译避坑指北2.0
桌游翻译避坑指北2.0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隔行的门槛远比你想像的要高很多。by 鲁迅(并没有)
这篇文章上来就是2.0,因为1.0涉及的一些例子没能获得许可。

此文很长,约7665字,需要约X分钟。X=你对桌游产业的关心度-10
必要时可以使用微信浮窗分次观看。
关于桌游翻译的一些建议(太长不看版):
代理商应针对版权期提前买断翻译,而不是等有了版权再启动项目;
想要靠谱翻译,请给够钱。或者找到既有能力,又有爱的桌游人士。建议不要低于80元/千字或者按项目付费;
校对(注意不是翻译)一定要有翻译专业的人员参与;
翻译和校对应有署名权;
桌游规则翻译属于科技翻译,而TRPG(跑团)翻译属于半文学翻译;
如果条件允许,译者应该玩一次所翻译的游戏,或者模拟一次;
翻译要有术语表,桌游公司聘请翻译应尽量使用CAT工具,大体量和TRPG项目必须使用CAT工具,长久使用可以为桌游公司省翻译钱;
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人员应学习使用Freetm.com(简、易)或Trados(全、难)。
有才华这事和怀孕一样,外人不太容易看出来。这时候需要写点东西抒(xie)发(huo)一下。这不,这篇关于桌游翻译的文章,想了很久,一直没(te)动(bie)笔(lan)。最近苦于公号没有好的素材,才又激发起原先的思路(差点都忘了)。
声明:本文所涉及与国内桌游厂商相关的案例和信息已经取得相应的谅解和同意,不构成侵权。文内含有善意批评和怒其不争的内容,对事不对人,在此首先对点名或没点名的厂商及个人致歉。我喜欢桌游,我怕他像电子游戏产业或漫画产业一样畸形发展。作为中国人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优秀中文作品。
我应该不是圈内翻译水平最高的、也不是桌游翻译经验最丰富的,甚至都没有已经出版的主力翻译/校对作品,但是我相信我这篇文章应该是第一个从专业翻译角度谈桌游翻译的。里面难免有些不全面或偏颇的地方,请各关心爱护桌游事业的人们批评指正。
话说桌游自媒体人瞬间思路还在《Dice》杂志社的时候,和另一位游人帮成员老浣做过一档播客叫“桌游Meeplayer”。这个名字我很喜欢,还是揣子大侠(民间翻译先锋)同学起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揣子淡出了桌游圈,这个播客也停更两年了(转战到了播客:桌游iplay)。关于这些内幕八卦,我想听,却没人和我讲。Meeplayer给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桌游人打开了新的大门,也推广了我哏都风格的相声艺术(大雾)。
这些年国内的桌游吧、代理商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不停地代理国外的新游戏。国内的玩家能够更快速、低语言成本地玩到最新最流行的游戏,还是很幸运的。但是另一个方面,本地化(注意我没有用翻译这个词)作品多了,游戏中或多或少存在的翻译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一个桌游作品翻译出了问题,如果仅仅是规则书里翻译用词、风格不统一,没有硬伤,人们还是能够体谅的;但如果是以剧情见长的美式、跑团、或者卡牌较多的桌游出现错误,玩家们是很难接受的。
在2015年1月Meeplayer第26期名为《桌游翻译怎么这么难》中,请了嘉宾揣子大侠同学从民间翻译的角度谈了翻译桌游的经验。那时候我正在南开大学攻读翻译专业硕士,最大的收获就是翻译辅助工具(CAT,Computer Assisited Translation)的学习。奈何节目已经录成,我自己的留言虽然被选中在后一期被读了出来,肯定影响力也是很有限的。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桌游翻译相关的环节进行一下解读和讨论。
一、现状与版权期
在最新一期的桌游iplay《No.58 东北老铁来唠嗑,设计师新茂和他的角杯桌游》中,东北设计师新茂提到他的设计生产计划已经非常满了,另一位设计师水水更是处于项目多到做不完的“窘境”,让我了解到项目做不完已经不是个例了。我曾经天真地想桌游公司为什么不把脚步放慢点,把产品翻译做精,做好翻译的名声不行吗?可现实是目前国内的正版桌游玩家的群体还不能在一个版权期内支撑起一个代理商的运营,也就是说一年只做一到两款游戏,代理商是吃不饱的。很多我觉得很好的游戏只能印很少的数量,至于加印就更是遥遥无期的事情。因此代理厂商想要盈利,就必须走薄利多销的路子。通过大量代理,快速出版来盈利。个人揣测如果每个桌游产品都能卖掉5000盒,大概翻译环境会大大改观。
而版权许可期则是代理商无法逾越的鸿沟。据我了解,版权到期后,厂商手中积压的游戏是不能继续卖的(也许可以通过第三方卖?不过版权合同一定有相关约定,换马甲继续卖肯定是不行的)。由于版权期的限制,加上代理商在与热门游戏版权方谈判之前无法完全有把握谈下,因此很多代理商不太愿意提前找人翻译产品。这样所有的时间都会挤压版权期,造成后期翻译的巨大压力。
二、翻译的行业收费
有一句不是那么政治正确的话就是“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目前专业翻译的收费标准都是很高的。
正规翻译公司对于笔译的报价一般都在400-1000元/千字(原文),小公司可能出于拉客户理由降到300元/千字、甚至200元/千字;
好的校对报价只可能比翻译高,最少也是持平。低于翻译价的都是用爱发电,请珍惜;
100元/千字目前只能找到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水平;
翻译工作一般不包含额外工作,例如表格内文字翻译(因为需要重新绘制表格和调整,下同)、修图、未提供图片内文字内容,这些都会造成翻译费的成比例上涨;
专业内容也得加钱(其实桌游也是比较专业的内容,但还是比不上医学等专业领域翻译)。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一家桌游公司给的报价是50元/千字,不过是按译出语给钱。由于中文和英语的区别,那么换算成正常价格大约是80-100元/千字,还是可以接受的。另一家报价也差不多。
翻译应该署名。特殊情况可以通过提高翻译价格或者特别约定不署名。大型翻译项目,特别是书籍等(几十万字的那种),给的翻译价格普遍不高,正规出版社一般给出50/千字的报价。但是由于能够在正式书籍上署名,文字量大、总价不会太低,并且对于职称评定也有帮助,所以很多普通翻译也是认可这个价格的。同时也需要指出,书籍的翻译是存着分包或者老师接活儿剥削学生的情况的。若干年前,曾经有一本介绍日本动漫的书籍,书里的翻译驴唇不对马嘴,很多特别常见的翻译都疑似故意翻错了。吃瓜群众推测是导师接活儿,不给或者少给学生钱,学生故意坑老师。
三、直译(含字对字)与意译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由来已久。我无意在此进行学术讨论(我也很讨厌理论),只想说针对桌游,合格的翻译应该根据译出语(汉语)调整文字。简而言之,翻译就是要:“说人话。”话虽糙,其核心观念就是译文要符合读者文化的语言习惯,即摒弃翻译腔(广义)。由于举例过于敏感,即使脱敏处理,也很难让对方满意,这里全部替换成类似家电产品说明书的翻译。因此以下例子可能显得过于弱智,请关注修改要点而非内容。
例1:
原文:When you need to replace the old filter with a new one, please remove the protecting bag of the new filter, detach the cleaner and the end by pressing the release buttom...
译文:当你需要用新的吸尘器滤芯替换旧的滤芯时,请打开新滤芯的保护袋,按下开关分离机器和末端......
修改:替换吸尘器滤芯时,打开保护袋,按下开关分离机器和末端......
原译文没有翻译错误,按照原文会三次提到滤芯,但是此句译文不会有误解,从中文的简洁性出发,删掉了不必要的重复。
例2:
原文:Please try to use authentic part when you choose to replace the filter of the cleaner.
译文:请选择使用官方授权零件在你更换吸尘器滤芯时。
修改:更换吸尘器滤芯时请使用官方授权零件。
译文不要拘泥于原文的构架。
例3:
原文:Refer page250 List of Error Codes for a complete list of error codes and solutions.
译文:参见第250页的错误代码表部分中错误代码及其解决方案的完整列表。
修改:完整错误代码及解决方案参见第250页错误代码表。
原译文语序过于拧巴,不太符合汉语习惯。例1-3都是关于句子的直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词直译。
例4:
骰子DBG桌游《Quarriors!》民间译名为《魔法战士》,其中有个很重要的概念是Quiddity,含义是“本质”。如果这么直接用有些奇怪:“这张卡需要几点本质?”“啊,我本质不够了!”大部分玩家都会根据经验而翻译成“费用/资源”。
四、桌游和TRPG翻译的区别
桌游规则书和TRPG(跑团)规则书的翻译原则是不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跑团书一般很长(废话)......而桌游规则书翻译属于科技翻译。在科技翻译中,有一个原则叫客观性原则,为了使科技翻译的译文显得更加客观、标准和规范。具体来说,一般不要体现人称和恭敬用语,并简化非必要用词。
例5:
原文:When you need to replace the old filter with a new one, please remove the protecting bag of the new filter, detach the cleaner and the end by pressing the release buttom...
译文:当你需要用新的吸尘器滤芯替换旧的滤芯时,请打开新滤芯的保护袋,按下开关分离机器和末端......
修改:替换吸尘器滤芯时,打开保护袋,按下开关分离机器和末端......
在科技文章中,读者是你,一般不会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而“请”等敬语如果按照语境,则会出现通篇请字,每句都得“请”的情况。
“请打开包装盒,小心取出吸尘器......
请按照螺丝形状将螺丝分类......
请按说明书将木板分开......
请......”
所以科技文章里会尽量减少使用此类字眼。
“当”并不是必须的,删除可以更简洁。
“你”字会显得文章过于主观,可以删除增加客观性。
例子6:
译文:如果2或3人游戏时......
修改:2或3人游戏时......
跑团规则书和模组的翻译属于文学翻译或者半文学翻译(另一半是规则部分)。所以译文在用词方面相对灵活,仍然不能违反一致性原则(见后文术语部分)。跑团模组中,有时候为了方便DM(主持人)朗读带入,是会用“你”来进行叙述的。所以在跑团翻译中,可以不受上述“请、你”原则限制,还是需要按第一人称说话的。
四、术语
这里的术语是广义,也是翻译专业/CAT中的术语,而不是单指那些复杂难懂的词汇。翻译应当将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组、甚至句子都列为术语,并给出固定翻译。例如draw a card翻译成“抓一张牌”或者“摸一张牌”都对(我倾向摸),“得1分”和“记1分”差不多,“放入格里”和“放到格上”并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在同一篇规则中出现就不可以,会造成读者的混淆,也显得译者不够专业。以上的举例都属于术语翻译的范畴。
因此专业的译者在拿到稿件后会通过专用的工具根据文章的词频来提取术语放入一个excel表格,中英左右对照,当然译文部分还是可能需要手动敲的(如果有翻译库的积累,可以实现部分自动的机器翻译)。然后译者根据文章需要再进行手动增加术语。
所以术语强调的是一致性。在进行大型翻译项目时,单靠一个人的能力是不行的,会大大拖慢整个项目的进度,必须多人合作,共享术语表,并且实时动态调整。
术语不一致的问题是桌游翻译中最常见的错误(至于错译,是能力问题,不在此文的讨论范围内)。比如resources或者cost,一般来说翻译成资源或者费用都没有问题,但是在同一篇文章中如果混淆了两种用法,就会给玩家造成理解障碍。英文不同而中文相同,有可能觉得是同一种资源;英文相同而中文译法不同,会让人觉得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这种错误在很多卡牌有联动机制的翻译上经常出现,有时注意到了卡牌,却没想到规则书里自己不经意用了另一个名词。很多此类型的错误都是由于把规则书、卡牌、版图等割裂开来对待,忽视了其内在的联系。
以前曾有人担心大型项目翻译合作的配合问题。这本质上也是术语统一的问题,如果能够统一术语,翻译效率将会大大地提高。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在翻译本人的部分时,会在Word文档中用Ctrl+F*搜索某个术语在其他人负责部分的频率,如果频率较高,我就会手动提取术语,并和项目组其他人进行沟通;反过来其他人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因此建议甲方提供原文的Word档,当只有PDF文件时,译员必须通过专业软件将PDF转换成MS-Word文档。在这个过程中,纯英文识别率还是相当高的,但是会因为原文图文混编等因素造成识别错误。这时候需要译员手动校对,会造成时间的延误以及费用的提高。
五、翻译与本地化
本地化是翻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简单说就是把中文里没有的说法/没有的文化背景替换成中文接近的概念。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对方就可能听不懂。中学时候,两个女同学关系好,放学后都想送对方回家。我就想掉个书包,说了句:“你们这就是阿依代送人回家(人名可能记忆有误)啊”。这是哪国的谚语不记得了,意思是A送B回家,然后B再送A回家,然后A再送B,没完没了......谚语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对方没听过这个谚语,我讲话的效果也就没有达到。
本地化包含的范围很广,我在这里只截取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大家体会下。
例子7:

截图来自《幻影英雄The Last Action Hero》,又名《最后的动作英雄》。Rubber-baby-buggy-bumpers在这部电影的上下文里除了押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字幕翻成了一个中文的绕口令,也是很贴切的。
例子8:

截图来自美版《触不可及The Upside》。“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并不会掉很远”,虽然直译意思可以理解,但是我们需要停顿下来思考一下。而“虎父无犬子”则很好的诠释了原本的意思。
例子9:

截图来自《丧尸乐园Zombieland》。我们的文化中没有用豌豆来比喻秤不离砣的情况,所以中文根据情况翻译成了骨肉亲情。
例子10:

截图来自《惊天魔盗团Now You See Me》,英语中没有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典故,译文以非常浓缩的谚语表达了原文的想法。
六、常用CAT工具介绍
翻译辅助工具(CAT)的使用是我在南开大学翻译专业硕士(MTI)最大的收获了,至于为什么只有CAT请见我的其他文章。为了写这篇文章,加上单位有翻译校对工作,我把几个主流的CAT又都下载尝试了一下。发现和2016年毕业时有了很大不同,目前翻译CAT的记忆正在逐渐恢复中。
为什么要用CAT?CAT可以替你记住你的风格和用词,检查普通翻译错误,杜绝(除非你假装没看见)桌游翻译最常见的术语不统一问题。长期使用可以通过翻译记忆库(TM)匹配减少工作量。甲方报价400元/千字以上可以要求翻译使用CAT工具,并且上交翻译记忆库和术语表,用于未来翻译。未来如果翻译内容相似度很高的文档,是可以不付重复部分费用的。例如翻译一个TRPG模组1万字,但是有2000字是和翻译记忆库中以前的核心翻译有重复的内容,(比如提示,技能说明),那么甲方只需要付8000字的费用,而不需要支付实际文字的总量。以上两点对于经营一个产品线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些专业翻译常用的翻译辅助工具,没有翻译志向或者只翻译短小规则/嫌麻烦的朋友可以跳过此小节。由于我个人也有段时间没有使用翻译辅助工具了,所以在介绍细节可能有缺失,未来可能会写更详细的普及说明。
SDL Trados
优点:CAT工具的鼻祖,行业领军,标准制定者。绝大多数专业翻译的首选,功能齐全。这里特别提一句,可以直接翻译非图片格式pdf文档(即可以通过选取工具,复制pdf文档内的文字),并且在翻译完成后输出基本符合原pdf格式的文档(包含图片/表格!)。光这一点就可以秒杀其他绝大多数的CAT工具。
缺点:体积略大(0.98GB),启动和运行速度相对慢。有一定的学习成本。主要面向翻译企业,自由职业者购买价格589美元。最新的Trados2021似乎比2009/2014版好用了一些,但是要求64位系统+IE11。
Deja Vu
优点:相比Trados小巧很多,缺少部分工具,可以通过第三方补齐。
缺点:面向翻译企业,学习成本中等。个人版本520美元。
网上已经很难找到可以使用的破解版本。当年最喜欢的Deja Vu7.5和X已经不能在64位系统上工作了,目前看可能需要XP虚拟机。
MemoQ
功能与Deja Vu差不多,个人没有使用过。同样面向翻译企业,个人版本770美元。网上已经很难找到可以使用的破解版本。
雪人
优点:国产!小巧,主程序只有13.7m,1.37版只需要52.8m。基本功能齐全。学习成本低。
缺点:免费版只能翻译TXT文件,且有TM、TU和术语条数限制。完整功能版不能买断,需要30元/月,300元/年。
Word Fast
优点:提供客户端和Word Fast Anywhere在线翻译(简称WFA,登录freetm.com使用)两种模式,在线翻译免费使用(功能有缩水,但是够用)。在线版本可以使用WorldLingo提供的TM。我随便丢了一个学校的翻译文档上去,每句都能有75%左右的匹配(相似度),也就是说可以修修改改不用重新翻译。
缺点:用户协议写明WF不会泄露用户任何资料和数据,但是对于安全性要求高的文档,还是不建议使用WFA。翻译时需要在线,3个月内未登陆会删除翻译库等材料,6个月未登录会删掉账号。同一时刻最多储存10个文档,最多100个TM(翻译记忆库),每个TM最多1百万个TU(翻译单元,简单理解为句子),上传TM不能超过50万TU,且不超过200m。最多100个术语库,每个术语库最多10万条。可以通过下载已经完成的文档再上传新的,需要记得及时备份TM和术语库。Word Fast Pro是几家外国CAT软件中最便宜的,标准价格460美元,中国个人用户230美元(5折),学习或人道主义机构可以申请慈善许可而免费使用(需要在维基百科上有本机构的母语介绍,并在机构主页上向WF致谢)。
Google Translate
优缺点同WFA,外加一条缺点,没有梯子就上不去。
七、举例和杂项
这里仅限于我所玩过、且对比过中英文的桌游。我所玩过的其他中文游戏肯定还有不少翻译错误,但是由于我没有接触过相对应的英文版本,所以无法举出具体例子。另一个原因是,更加具体的例子经过朋友们的建议,删掉或模糊处理了。
我在某咖啡馆曾经和儿子玩过一个合作类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难度过于极端(忘记是过难还是过易了),后来查询了英文说明书时发现译者错译了一处。但是从原文字面很难注意到,正确的和错误的意思理解非常接近,除非译者玩过这个游戏,我觉得如果是我也有很大可能漏掉这个重要的节点。
这个严格讲不算翻车,只能叫桌游公司对于翻译行业的不理解,造成的沟通和准备成本上升。那就是桌游公司给翻译只给了pdf,没给Word版本,或者给了Word文档,却不是最终版......就更别提只给了要翻译的pdf名称,都没有给原pdf文件......
八、结束语
中国的桌游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桌游翻译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同样如此。我同时作为英语专业和桌游人对桌游翻译也有思想准备。希望每个桌游人多点宽容,每个翻译多点专业,每个公司多点投入。
PS:这可能是除了我的论文以外,写过的最长的连贯性文章了。素材和想法很多,难免有纰漏,请各位朋友和英语专业同学、同行们指正,在此先行谢过。未来视文章修正内容的多寡,此文可能会出2.1甚至3.0修订版本,请大家持续关注。
关于作者:
目前就职于天津某高校外事部门,职称很低学历中等。但是从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参与了我校的几乎全部的涉外的各种口笔译,包括宣传画册、日常翻译沟通等等,因此在校对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承担自创选修课《跨文化交际实务》的教学工作,此公众号分享的主要内容也是跨文化和语言学习相关内容。
欢迎各界厂商代理约翻译、校对、约播客?(想做翻译、漫画、电影内容的)。由于还有本职工作,时不时还需要加班,所以不能太急。一旦承接工作,会保证质量。
(本文作者Alfredleo,转载自公众号Alfredl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