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择原理

2019-09-18 22:17 作者:黑月白骑  | 我要投稿

人择宇宙学原理(简称人择原理)


由鲍罗和泰伯拉提出。

人择宇宙学原理  Anthropic Cosmological Principle(简称人择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概括地讲是尝试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宇宙是这样的”,人择原理的答案是,“某程度上是因为这样的宇宙才允许类似人类的智慧物种存在,才有可能会有生物意识到有宇宙这个概念”。

人择原理其中又分为弱的人择原理和强的人择原理。弱人择原理认为人们生存在众多个宇宙演化模型中一个,假如我们不是身处当前这模型,即宇宙会以不同方式演化,我们也不会在这里。


  强人择原理就更肯定宇宙一定会生出有智慧生物,不允许宇宙以其他不能够令我们生存之选择出现。当我们出现后,文化将会以一种有智慧的形式存在下去并传遍宇宙,并终会达到极点和其他宇宙进行交流。

这个原理采取的观点同完美宇宙学原理正好相反,宣称人类是在一个特定时期观察着宇宙的,尽管当前的宇宙从空间任何点看去显得一样。假设这个特定时期是因为需要产生那些有利于生命演化的特殊条件,比方说,假设宇宙比当前炽热得多或稠密得多,星系就不能形成;假如引力的强度和我们的观测值大不相同,行星系统就不能形成,或不适合于我们所知的生命形式存在。现已查明,地球的年龄和天文学家发现的最老恒星或星系的年龄相仿(顶多差4倍),这毕竟是一个惊人的符合。人择宇宙学原理用“许可”来解释这种相似性。宇宙本来可以比它实际的情形不规则和无序得多。人择宇宙学原理断言,若是那样的话,各种条件就不能容许生命存在了。因此,作为观察者,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宇宙中,并且这个宇宙必须是均匀各向同性的。“人择”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论据,因为它试图对哥白尼宇宙学原理作出解释,而后者几乎是所有有生命力的宇宙论的核心。


弱人择原理: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所有量的观测值,不是同等可能的;它们偏爱那些应该存在使碳基生命得以进化的地域以及宇宙应该足够年老以便做到这点等等条件所限定的数值。


  弱人择原理是讲,在一个大的或具有无限空间和/或时间的宇宙里,只有在空间一时间有限的一定区域里,才存在智慧生命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些区域中,如果智慧生物观察到他们在宇宙的位置满足那些为他们生存所需的条件,他们不应感到惊讶。这有点像生活在富裕街坊的富人看不到任何贫穷。

  应用弱人择原理的一个例子是“解释” 为何大爆炸发生于大约100亿年之前——智慧生物需要那么长时间演化。正如前面所解释的,一个早代的恒星首先必须形成。这些恒星将一些原先的氢和氦转化成像碳和氧这样的元素,由这些元素构成我们。然后恒星作为超新星而爆发,其裂片形成其他恒星和行星,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太阳系,太阳系年龄大约是50亿年。地球存在的头10亿或20亿年,对于任何复杂东西的发展都嫌太热。余下的30亿年左右才用于生物进化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从最简单的组织到能够测量回溯到大爆炸那一瞬间的生物的形成。


最终人择原理:包含智慧的信息处理过程一定会在宇宙中出现,而且,它一旦出现就不会灭亡。



从个人角度而看,从30亿年前生命起源,自己的任何一代祖宗都有儿子,不管有怎样灾难,这实在是一大奇迹!但在MWi总有些分支,你是存在的。而你又因为无法自杀,出现就不会灭亡。






               争论

弱人择原理认为“如果宇宙不是这样就没法提供进化出我们的条件”,从逻辑上说没有问题,但在科学上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所有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回答——无论什么结果,都可以倒过去推出“那是必然的”,这只不过是回避问题,而非回答问题。

进一步的,强人择原理认为自然定律必须是我们观察到的当前结果,乃至暗示物理常数和初始条件是被精心选定的,其实就是指向神创论。但那又会遭遇创造者“为什么存在”的诘难。如果说创造者“一直存在”、“不需要理由”,那为什么不干脆把他省掉,直接说宇宙和自然定律就一直存在?

科学需要的是知道“什么机制或者过程产生了什么结果”,而非人择原理这种循环论证式原地踏步的陈述。客观世界的因果链是否无限,我们不知道也不敢断定,但逻辑形式上似乎并没有禁止这个疑问链条的无限性,只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科学上所能搞清楚的都是因果链(或者说网)上有限的一部分,用这有限的基础外推可能为无限的情况,只是哲学猜想,未必会有什么实际结果。

与其求助于人择原理,到不如认为物理常数和初始条件其实可以任意种可能的组合,只不过在多数组合的宇宙里没能演化出智慧生命去问“为什么宇宙是这样而非别样”的问题……

撒一把沙,总有几颗会砸中螃蟹,很自然的事。。。


人择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