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笔记】须弥苍漠囿土专有名词预考据

原神官方发布3.6版本新区域介绍:
https://act.hoyoverse.com/puzzle/hk4e/e0406bluepostsubject_769

地名

荒石苍漠 Gavireh Lajavard
语言:波斯语 kavir-e lâjvard
分词释义:
gavir 即 kavir [名词]干湖,盐漠 [专名]卡维尔盐漠(位于伊朗高原北部)
B-e A [助词]ezafe表示“A的B” *Gavireh后的h不清楚来源,一般词尾拼写为-eh的情况可能是女性化名词后缀,与ezafe助词区分,在这里写出h不清楚原因。希望有了解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朋友能提出意见,非常感谢。
lâjavard [名词]青金石;字面意思可能是“绿石头,蓝石头”,与汉语“苍石”对应。
典故:未知
浮罗囿 Realm of Farakhkert
语言:巴列维语(中古波斯语) Farakh-kart
字面义:“很多/很大的边界”,指古伊朗传说的一片海。
汉字:
囿(yòu) 本意指有围墙围起的地方。英文版的“Realm”与“Farakhkert”里的“-kert”、中文的“囿”都表示某个有范围的区域。
中文“浮罗囿”系音意兼译,“浮罗”是对“Farakh-”的音译,同时字面上与道教的隐世洞天“罗浮”使用同字,且若此地名断为“浮-罗囿”,“罗囿”可释为“花园”,与“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类义。本义、音译、字面义都有隐世仙境的意境,可见此名取之甚妙。
典故:见后文“焚真之天象”与“甘露花海”。
跋松顶 Hills of Barsom

语言:波斯语 barsom 阿维斯塔语(拜火教书面语) barəsman
词义:“一捆树枝”
典故:
在拜火教经典《阿维斯塔》里所记载的,致祭行礼时手持的细树枝,据说一般使用的是柽柳枝,使用这种树枝,要举行专门的仪式。手持树枝,恭敬祈祷,是对阿胡拉·马兹达创造的有益植物表示感谢。

须弥雨林世界任务《森林书》中有素材“钵参花”文案里有提到古树。

“兰赫玛”的原型,“胡姆酒”(Haoma)也经常和Barsom一起在祭祀中出现,以祭祀阿纳希达的一段文本为例:
我高声地赞美阿蕾德维·苏拉·阿纳希达(Aredvi Sura Anahita)的辉煌和壮丽。我以虔诚的祈祷和祖尔[供品]赞美她。
啊,阿蕾德维·苏拉·阿纳希达!
愿你伴随着祈祷声前来救助我们!这样你将受到更加美好的礼赞:以掺奶的胡姆(Haoma)、巴尔萨姆(Barsam)和明智的语言,以【善】思、【善】言和【善】行,以祖尔供品和洪亮悦耳的声音把你称赞。
阿胡拉·马兹达充分了解那些致祭行礼并得到奥尔迪贝赫什特最高奖赏的善男信女。
我们称赞这样的善男信女。
——《阿维斯塔》 阿邦·亚什特 1:9
「焚真之天象」 The Sign of Apaosha

语言:阿维斯塔语 Apaoša
词义:
Apaoša [名词]干旱 [专名]旱魃,伊朗传说中的一种导致干旱的妖魔。
典故:
《阿维斯塔》蒂尔·亚什特篇里记载了旱魃和雨灵蒂什塔尔作战的事。
斯皮塔曼·琐罗亚斯德呀!
威严的蒂什塔尔(Tishtrya)化作一匹金耳朵的白骏马,戴着镶金辔头,降落到法拉赫·卡尔特河(Farakh-kart)。
但见旱魃阿普什(Apaosha)摇身变成一匹秃耳朵、秃颈、秃尾巴的黑秃马,一匹狰狞可怖的黑秃马,迎上前来。
斯皮塔曼·琐罗亚斯德呀!
威严的蒂什塔尔与旱阿普什展开博斗,双方鏖战三天三夜。威严的蒂什塔尔终于获胜,击败了旱魃阿普什。
——《阿维斯塔》 蒂尔·亚什特 6:26~28

这个“焚真之天象”真的很有琐罗亚斯德教这种两种力量“斗争”、“对立”的味道。
光秃的黑马与白马斗争的景象形象地表现出了伊朗高原夏季炽热、干旱少雨、草木稀疏、土地龟裂的情形;同时,蒂什塔尔与旱魃阿普沙的战争反映了伊朗人民渴望水源充足、水草茂盛、生活美满幸福的夙愿。^quote from(元文琪,古波斯宗教学者)
荼泥黑渊 Tunigi Hollow

语言:未知 Tunigi ?
假说1:*从中文入手
荼吉尼天 Dakini
据说荼吉尼天Dakini是大黑天Mahakali的眷属,夜叉鬼之一。有说她食人肉或食死人心。
假说2:*从英文拼写入手
梵语 Tuṅgī [名词]夜晚
这个词只能在词典里找到,没有找到作为专有名词或有典故的描述。
甘露花海 Vourukasha Oasis

语言:阿维斯塔语 vourukaša
词义:
字面意思“很多的岸”,是Farakh-kart在不同时代、地域的语言里的不同表达,本质是相近的概念。
典故:
《阿维斯塔》里所载的一片水域,有时候是真实的水域,有时候是天海或天河。
斯皮塔曼·琐罗亚斯德呀!
此后,威严的蒂什塔尔再次从法拉赫·卡尔特河升起,熠熠闪光的萨塔瓦耶斯也随之出现。
月亮从印度的那一边,从位于法拉赫·卡尔特河中央的大山后面探出头来。
——《阿维斯塔》 蒂尔·亚什特 6:32
从这段我们能够看出,这条水域可能在波斯湾或者阿曼湾。而《阿维斯塔》其他文本又有显示这片水域可能是马赞达兰海(里海)。
传说在天海Vourukasha中央有一颗树,在《阿维斯塔》里被称为Vispo-bish(许多灵药),学者们给这棵树起名为Harvisp-tokhm(所有种子)。神鸟西摩格(Sēnmurw / Simurgh)居住在这颗树的树枝上,当它起飞的时候,它的重量压断了树枝,树枝上的种子洒落。神鸟收集种子递交给了蒂什塔尔,蒂什塔尔将种子洒向世界各地,它们便化作了世间所有植物。
另一说天海Vourukasha中生长的巨树叫Gaokerena(牛角),它结出果子的汁水便是Haoma,可以治疗所有疾病,甚至可以用于复活。《遐叶论经》有提及“迦乌迦娜”。

道具与收集物
斯露莎 Sorush

语言:波斯语 Sorush 阿维斯塔语 Sraosha
典故:
琐罗亚斯德教的一个类似“智识天使”的形象,是“离渡之桥”(Chinvat bridge)的三个守卫之一,另外两个是Rashnu和Mithra。
Sraosha在经典里干的事不少,这里不展开了。须弥雨林里有“离渡谷”,也是这个Chinvat。
灵光 Khvarena

语言:阿维斯塔语 xvarənah 波斯语 farr
典故:
“灵光”(khvarenah)在《阿维斯塔》里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而且很抽象的力量或是圣灵,字面意思是“荣光”(splendid, glory)。
一些学者认为,“灵光”是古代雅利安民族君权神授的一种象征物,有灵光助力者便能称王,而且阿胡拉·马兹达创世也有灵光的帮助。
有时候Haoma也可以承载灵光,有时候灵光化为雄鹰,有时候灵光是异族觊觎的只属于雅利安民族的荣耀……贾姆希德曾有三次失去灵光,灵光化作飞鸟离去。
原神里有《灵光颂》一书,是沙漠深处的教团颂唱的歌谣。根据教令院和阿如村守卫的话,这个沙漠深处的教团是萨曼尼耶教团或叫那伽朱那团。这个“沙漠深处”应该就是苍漠囿土,这是须弥的第三块沙漠地图了。

原神的《灵光颂》的文本改编自《阿维斯塔》法尔瓦尔丁·亚什特篇,一方面大量使用了“得助于xxx的灵光”的句式,另一方面把“琐罗亚斯德”改成了“那伽朱那”。
琐罗亚斯德在拜火教(=祆教=琐罗亚斯德教)是创始人级别的人物,可能那伽朱那就是那伽朱那团的创始人。《法尔瓦尔丁·亚什特》原文是以主神阿胡拉·马兹达的第一人称口吻书写,那么原神《灵光颂》的第一人称会是大慈树王吗?
那伽朱那(Nagarjuna)原型便是佛教中观派始祖龙树菩萨。那句“世间一时的枯荣,不过是种子现行的幻象”有唯识论的味道,跟龙树的“缘起性空”论有一定联系。其他的则是具有鲜明光-暗/善-恶二元论特征的琐罗亚斯德教的文化符号,跟佛教这个“不二法门”的体系有很大区别。
花灵 Pari
语言:波斯语 pari/peri 阿维斯塔语 pairika
典故:
在《阿维斯塔》里几乎没有提及,而《列王纪》中有出现。在古代伊朗传说中是一种小精灵,可能不好分辨善恶,但是在伊斯兰化之后,为了区分邪恶的镇灵(jinn)和迪弗(dev),pari的形象变得更加正面,经常被描绘为长着翅膀的美女的形象。

推测:
《列王纪》中斯露莎(Sraosha)曾以pari的形象出现过,提醒Keyumars来自恶灵的威胁。这也许是原神里把“斯露莎”做成Pari(花灵)形象的原因之一。
而笔者对“花灵”这个中文“花”部分的来源不是很确定。虽说可能是跟“甘露花海”或是单纯的植物相关,但是甘露花海的图片好像看不见什么花?笔者推测“花灵”可能是从khvarenah来的,看吧,“khvarenah,khvarenah,khva-ren-a,花铃啊,花灵啊,花灵……”,然后就有了“花灵”,再找个“pari”什么的作为翻译……这种说法确实听着离谱,就当是个玩笑吧。
苦离果 Nirodha Fruits

语言:梵语 nirodha
词义:
灭谛,“四谛”(苦、集、灭、道)中的“灭谛”。灭谛是苦因的止息,中文“苦离”若理解为“苦谛的离去”,就可以认为是灭谛的近义词……是吧?
悼灵花 Mourning Flower

推测:
这个采集物的名字没有其他语言的专有名词,但是外观可以考据,疑似是“红花贝母”。

在伊朗,有说法认为这种花垂落向下,像是在哀悼亡者。有时候这种花与《列王纪》中牺牲的英雄西雅瓦什联系在一起,被称为Khun-e Asyavushan(西雅瓦什之血)。
万相石 Trishiraite

原型:
陀湿多,佛教术语,梵名Triśiras。为印度婆罗门教之神名。系一手工艺人之神格化。其形像,手抡铁(或钢)斧。因其制造一切形像,赋予人及动物以外形,故被称为“一切形像”,且被尊为人类之始祖,为宇宙之主宰与保护者。

坎瑞亚文字

前瞻直播里中深罪浸礼者技能特效中里的提瓦特古文字是ETAR。疑似与1.2版本中「至纯的无相之风」的名字「埃塔尔」(Etar)拼写相同,这个词系来自《黑母鸡之书》(La Poule Noire)中的咒语,笔者这期视频里有所提及:


感谢:@天空岛理之国 @荼诃魔怔人 @Veg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