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留学碎碎念:普通学生一枚,该如何提升背景?

2022-05-13 22:33 作者:多样化结构实验室VSL  | 我要投稿


导读


后疫情时代,出国留学人数虽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面对招生名额少,竞争对手背景卷的现象。未来几年出国申请的难度会直线上升。在海外院校递交申请时,都明确要求学生提供个人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以及其他的相关材料证明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所谓“背景提升”多指在学习成绩(GPA)和标准化考试成绩(如托福、雅思、GRE、GMAT、SAT等)之外的课外活动和实践积累等一系列“软实力”,本质上是体现申请中除纸面考试成绩以外区别于其他竞争者、发现和挖掘自身独特竞争力和价值的过程。也就是你的“卖点”。

上一期谈到了国外导师们都会在选取学生时看重不同的能力,尤其是综合素质。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背景提升,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早做规划,早点尝试,早点收益!今天就针对三个重要能力提升,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英语能力提升


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申请,对于要出国留学的同学而言,英语是一种基本技能。当你进入国外大学求学后,不但要在全英文环境下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在课堂和社交生活中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如果你的英语综合能力不强,会使学习和生活变得困难。

在提升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英语能力。英语能力包括我们最常见的听、读、说、写、译。听和读是输入;说、写和译是输出。托福或雅思考试是直观的测试。可以通过参加语言考试,摸清楚自己的水平,在没有外部帮助的情况下,进行语言能力测试是十分有必要的。托福雅思选一个即可,可与四六级同步进行并不冲突。有钱你考十次都没人管你,有精力你两个都考也没关系。不过这类考试既然是标准化,就有规律可循,也是能够客观反映出英语实力的。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传统都是听读高于说和写,但是标准化考试的说和写也是有一定套路的。因此,有了语言成绩作为基准线,就可以有的放矢,重点击破。

泛听和泛读的量可以给你提供广泛的英语逻辑和修辞,每天应至少保证一小时,可以利用碎片的时间,通过阅读期刊杂志、听新闻、看流行电视剧等学习日常表达用语。积累生活和学术类用词,增加英语表达和写作的准确性;精听精读可以采用听写的方式,听一个两分钟左右的小段子,逐字逐句听写,大约也要花上一小时,应该集中练习。沉浸式的语言环境尤为重要,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太棒了,通过在学习、课堂之外定期进行英语交流增加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相信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的俱乐部,进行口语交流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人们不会介意你犯的一两个错误,只要尝试一下,就会学得更快。在积累了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去参加一些英语竞赛,不但验证自己的能力还能交到一些不错的朋友。

总之,英语跟健身是一样的,因人而异,坚持不懈,在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案。


沟通表达能力提升



英语毕竟只是媒介,最终的目的是交流。能否让你讲的任何内容使观众感兴趣,对演讲者的综合表达能力都是很高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十分容易地快速获得大量信息。正因为此,如何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最清晰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高度。表达能力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任何需要键入的内容都是书面表达,比如微信、邮件、课程论文等等。大家应该珍惜一切机会和场景,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用简短精准语言表达的能力。建议在表达前思考构建why-how-what的模式,即为什么要讲,怎么讲,最后才是讲什么。为什么要讲就要明确讲话的对象和沟通目标,有助于听者理解你沟通的意图。让自己的意图清晰化,有利于组织沟通的内容;其次是怎么讲,其中包括和谁讲、选择什么时机(早或晚、忙或闲)和采用的方式(书面或口头)。最后是整合具体表达的内容。简单来说,要有清晰的逻辑,简短、准确且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说了这么多理论,到真正交流的时候你很有可能会乱了阵脚,尤其是带着“社恐”标签的同学们。为避免尴尬,尝试使用有效的非语言如表情,手势,语音语调,语速节奏感等,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让对话令人愉悦。关注自己表达内容和方式的同时,还要给对方空间,专注地倾听他人,尊重对方,让对方有参与感,实现双向沟通。沟通的过程是动态的,在说和听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让沟通有趣并且令人愉悦是可以实现的。

这里唯一的建议就是,在不强迫自己的前提下,还是应当把自己放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内挑战自己,才能在更多的沟通中得心应手。




专业领域能力提升



之所以把专业能力放在最后,并不代表它最不重要,而是相比于沟通能力来说,是相对确定的一种能力。专业能力的升级多指在所学领域上,增加基本知识储备和实践动手能力。如果你缺少一些必要的知识,可以去上一些网课或线下班,如果你需要增强动手能力,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参与老师项目、加入学生社团等方式。证明了你具有专业上的技能,才能体现出你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怎样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在实践中学习。课外可支配的时间可以尽可能投入一些在竞赛和科创项目上。针对出国的同学,可通过浏览目标院校的主页,明确理想院校一些相关重点研究方向和相关老师,同时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案。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做任何和专业有关的内容时,首先要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可通过检索相关论文,尤其是综述类文章,快速建立知识体系。如果在本科或研究生时能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方向,便有机会能跟你想申请的老师产生一定关联。本科的时候应该多实践多试错,参与专业性强的活动,广泛参与学科讲座,学习和了解更宽广的知识领域,提高专业技能,这样的专业基础学习铺垫为将来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将打下内容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能力培养很难一蹴而就,也是需要不断积累才能有收获。

胡老师点评


能力培养和提升不应该只单单为了出国一件事。正所谓life-longlearning,就是强调与时俱进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针对出国申请,大家面对的是千奇百怪的各类学校和导师。硕士申请相对标准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博士申请完全受导师偏好影响,每个上岸学生都各有千秋。

只针对出国能力提升这一件事,我想给大家一点更宏大的视角,就是时间管理。上面讲到三个能力其实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类: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专业能力一定要将学业一半的时间在不同的机会和场景下加以锻炼,留给最基本课本的时间最多是一半。而在课内和课外的专业提升中,会接触到各类的人,是对沟通表达能力最好的训练。要知道,面对书本解决一道作业题,是一个非常确定且有规律可循的场景,那仅仅锻炼了我们解决一个小问题的能力。而面对一些未知场景,和一群未知的人交流,是对自己综合能力的极大挑战。

在我们面对的多元时代,个性鲜明是件及其珍贵的事情。但我们的时间有限,如何提升呢?我强烈建议大家只做好一到两件事。比如你参与本科科研,那你就一直坚持,坚持到只有你留下了,最后发表了高水平论文,都是很有可能的。又比如你自己运营自媒体,那你就努力做个一万、十万、甚至百万粉丝的up主。一两件事情的坚持会让别人对你肃然起敬。此外,我经常建议同学们一定培养并坚持一个个人爱好和一项体育运动。这些会让你在苦恼郁闷的时候找到发泄的出口,提升自己的抗挫折能力,甚至找到热情的伙伴和一生的伴侣。总之,希望大家以出国申请为载体,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成为一个始终学习的人。


总结


总而言之,熟练使用英语,增强沟通能力,提高专业认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塑造自己的独特性,能在专业领域内具有独到的优势将会对任何所面临的目标(保研、出国、求职)提供个人闪光点。希望今天的推文能帮助那些在背景提升和确定自身竞争力这个环节上迷茫的同学们,要高效地用对自己的时间精力,做正确的立竿见影的实事,还要防止一种想要把自己的履历变得“花里胡哨”的想法。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祝愿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强自己的申请背景,增加留学申请的成功率,获得自己心仪的offer。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来源于多样化结构实验室VSL

排版 | 刘  盼

审核 | 胡  楠



留学碎碎念:普通学生一枚,该如何提升背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