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零基础学经济Ep128】《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175:价格控制

2020-11-27 23:47 作者:躺坑老碧的学习瞎记  | 我要投稿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理论:市场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分析不同类型市场中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以及不同类型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理论:经济学家指出,完全竞争市场实现了福利最大化,即总剩余最大化。在这里,总剩余等于市场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总和。

b.价格控制

构成:

  1. 最高限价

  2. 最低限价

最高限价

作用:

  1. 消费者:对仍能买到商品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的消费者剩余由于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了,其增加量为A;对没有买到商品的原有消费者来说,他们的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为B。总体来说,市场上消费者剩余的变化量为A-B。

  2. 生产者:一部分原有生产者将退出生产;对继续生产的厂商而言,它们的生产者剩余由于商品价格下降而减少量,其损失为A;对退出生产的厂商而言,他们的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为C。总体来说,市场上生产者剩余的变化量为-A-C。

  3. 市场总剩余的变化:市场总剩余的变化等于市场上消费者剩余的变化量加生产者剩余的变化量,即为(A-B)+(-A-C)=B-C——其中,由于降价导致的生产者剩余的损失(-A)转化为消费者剩余的增加(A);-B-C表示最高限价导致的市场总剩余的损失。在经济学中,B和C构成的量被称为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

最低限价

作用:

  1. 消费者:在高价位继续购买商品的消费者的剩余损失为A,退出购买的消费者的剩余损失为B,总的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为-A-B。

  2. 生产者: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为A,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为C,总的生产者剩余的变化为A-C。

  3. 市场的总剩余的变化:(-A-B)+(A-C)=-B-C——其中,由于提价导致的消费者剩余的损失(-A)转化为生产者剩余的增加(A),这样反映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往往是更多地顾及生产者的福利;最低限价导致的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也表示为-(B+C).

到这里!


【零基础学经济Ep128】《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175:价格控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