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的“冬奥”视频
冬奥会已经开始了好几天,而新华社发了一期“很正常”的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S4y1G7SH这最后的时候还发了一下“这三幕短剧和冬奥会没有任何关系”。当然结果是怎么样的,大家也都知道(请打开弹幕)那今天,我就来讲讲这个反复被提到的“某国”
反正新华社说了,网络上任何对于剧情的无端猜测,我们概不负责,说说也无妨。

这个“某国”,为什么要被大家说呢?不就是犯了点错吗?就是因为这个错是原则性的错,这就好比当你在考试时,你身边的一个同学默默的拿出手机,打开了解题软件。这就是原则性的错误。这种错误有很大的危害。
其一,原则性错误前期很难被发现,后期又很难被矫正。原则性错误的思想,他想要发展,首先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是和其他一致的,这就导致很难被发现。而后期,因为是原则,大家习惯了之后就不想跳出来了,在大家就会自发的遵守,结果就是在团队来大家相互影响,内部即使有个别人发现这种原则上的问题,也无力改变了*。
第二,原则性问题会影响很多人。原则性问题的影响其实和伪科学的影响是一样的。单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原则出问题并不会和原则正常的在表面上有哪些区别,所以当原则正常的普及不到位的时候,原则性问题就会取代,进而出现这种事情。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这是我们剧组一贯的作风”说实话,这种“讽刺”方法在我国就是正常的,大家可以发现,当你仔细去看国家级报刊的时候就可以发现,他们的撰稿人的名字都不太正常,这其实就是我国的“语言文学”,比如“何振华”这个名字,就是将“何以振兴中华”这几个字浓缩一下这么看起来我好像在泄漏国家秘密。这种“国家秘密”,是只有中国人才会有的“独门秘籍”。
在这种情况下,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还是要抱有一种心理:做人的时候,不要强加给别人东西。在这种心理上,我们要让别人主动去认识到错误,自己去改正,如果实在像现在的“某太平洋岛国”这样,那也只能采取强制措施了
其实我也没有讲到底是谁,如果有这个国家的人看拿到的话,他自己去找可能更好。
*其实也不一定说的准,但大致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