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先贤 继往开来 兴邦逐梦(一):为何要拜祭孔子?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老师、文化同仁,大家上午好!
春华秋实,物华勃发,各界精英,群贤毕至。今日是孔子2572年诞辰,很高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聚,继先贤之统续,启后世之源流。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今日举行祭拜典礼,纪念孔子诞辰,文化寻根,以践行文化自信。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修己已安人”,他开创私家讲学之风,被誉为“万世师表”。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拜祭孔子就是文化寻根。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看似沉重,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都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归宿,从心灵归宿、思想归宿,到血脉归宿。
经过文化探源,我发现我来自银河,我们的民族都是来自星星的你。
《说文解字》中对“汉”字有解读,泉水刚出山时,水流较小,称为“漾”,多股泉水汇成浩浩汤汤的大水流后,便叫“汉”。最早的“汉”这个字是指天上的水,因为当时农耕民族都缺水,特别是遇到干旱的时候,要祈雨,雨从哪里来?从天上来,天上的水从哪里来?从天河来,天河有没有?有。现在我们抬头看星空,还能看到在浩渺的星空,有一条浩浩汤汤的河,这条河就是天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银河。它呈带状在天空中分布,横在天上,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还有暗礁、港湾,这条大河就是“汉”,也就是说,原来的“汉”指的是星系,银河系。
刘邦拥兵汉水,立称汉王,建立汉朝,大汉王朝树立汉的文明,包括汉字、汉语、汉文化、汉思想,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就和“汉”有关系。所以,我们每一位都是来自星星的你,来自银河的民族。

“中国”这个词最早是从何尊而来。何尊是在当时周朝时,具体是当时周成王在位五年时迁都洛阳,当时称为东都洛邑(今天的洛阳)时铸的尊,上面有12行122个字,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第一次提出“中国”的概念,“宅兹中国”。“中国”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来,大致在公元前1307年左右。所以,“中国”的概念距现在大约有三千年之久。
中国的中心在哪里?登封就有“天地之中”的称呼。在2010年8月份,“天地之中”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所以,河南有句话:“天地之中,老家河南”。
所以河南又称中原。
文化中国,古老文明,本是斯文遍地,谦谦君子,但文化断层,儒雅不继,伦理失常。
怎么办?木本水源,伏思远溯,弘扬儒家文化!
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斯文有传,学者有师”。“立德立言立功,士先立志;有猷有为有守,学必有师。”
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于道德自觉,而非朝代中圣明君主。
注:本文为《第二届祭孔拜师仪式暨中国管理模式学术报告会》阎雨老师致辞的第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