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学生社团活动现状及建设分析

2022-07-13 10:35 作者:FreeCheck免费查重  | 我要投稿

很多大学生刚进大学的时候,会在学长学姐的推荐下参加很多社团。这些社团往往一开始都是人员众多,过了一学期发现人退的差不多了,甚至有的社团中途就直接解散了。虽然大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但是学校也应该重视大学生社团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团现状的分析,谈谈对大学生社团常见的问题。



一、社团内部结构不完整

根据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呈现发展不平衡的局面,社团内部结构不完整;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社团中大都是文体娱乐型的社团,占比过高,其内部活动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应有的独创性,不利于多元化校园文化的发展。


二是缺乏与大学专业相关的社团类型,很少有带科技、创业、学术等色彩的社团,造成社团结构的严重失衡。

这样一种社团内部结构,容易使教师和学生认为大学生社团就是搞文体娱乐的团体,对教学秩序具有不利影响。


然而,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尤其是科技类、创业类的社团活动,对于校园文化的创建具有重要贡献,能够对教学起到补充和延伸的作用。


二、社团活动组织水平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重,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获得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对社团抱有一定的期望。


虽然很多学生会以积极的热情参与社团活动,但是也有多数大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较为不满。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认识是:活动形式不活泼、活动内容枯燥等。

这也反应了学生对社团活动的期望与社团的实际活动质量之间存在差距,因此,大学生社团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社团活动带有盲目性

由于高校社团活动类型和数量较多,这就使得社团工作将会涉及更宽广的知识面,为社团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再加上,教师忙于自己的教研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对大学生社团活动给予科学的指导。这就使得社团活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使得活动效果不是很明显。


比如,有一些社团活动的内容非常单调,在组织初期大家兴致勃勃,但由于内容比较枯燥,最终草草了事,还有一些社团活动缺乏领导者,仅靠几个热心人撑场面,活动举办几次也便不了了之。这些现象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难以对学生构成强大的吸引力。

通常来讲,青年大学生喜欢形式活泼、时代感强且偏时尚的社团活动,对于艺术体育类的社团活动认同度较高。而对于偏专业的社团活动不是很感兴趣,但即使是前者,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指导,很难达到学生预期的效果。


解决办法

大学生社团活动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可以从以下方面逐步改进:

1、体现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特色;

2、社团活动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3、社团组织活动的规范化管理;

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人元素体现在社团活动中,从而使社团活动成为教育的载体,有效促进社团活动的建设。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FreeCheck论文查重–精准免费论文检测系统–适用各类论文抄袭检测

大学生社团活动现状及建设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