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行动力?

01
对自己有所要求
当我们对自己有所要求时我们就会对这件事情更有意识,这样才会在心里不断地暗示自己。比如当我们知道明天有一个任务我们必须要起的非常早,当我们在心里对自己说明天一定要早起,这就是一种心里暗示,通常情况下第二天真的可以在没有闹钟的情况下醒来。
有时候当我们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时,比如考试的时候如果在心里想一定要考好并且在心里不断地暗示自己,最后大概率是一定能考好。而如果考不考得好无所谓顺其自然的话就不会很认真的去对待。
也许这就是心理学说的“自我预言验证"吧,它的意思指的是当一个人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后就真的能做好。当一个人笃定地相信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最后就真的可以成为那样的人。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我们对自己没有要求,只是随心所欲大概率最后什么也做不好的,所以自律才那么重要。外界对我们的要求和约束也会产生和自我要求同样的作用,有时甚至更好。
因为我们对自己总是太过放纵,即使是没做到或者犯了错误也不会真的去惩罚自己,但是对于社会规则和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就不一样。比如如果我们上班总是迟到就要面临被罚款或者开除的威胁。但是如果一件事情的时间和进度可以由自己把握,没有期限限制,没有任何惩罚,我们的效率就会小将很多。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压力并不全是坏事,压力能够让一个人超常发挥,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压力可以让我们表现的更好。只要在正常的范围内不是特别大的压力就会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好的成绩。
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已经没有像小时候那样父母会监督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对自己有所要求,我们就能在想做的事情上做的更好,对自己有所要求就能提高行动力。只有持续地行动才能让我们距离自己的目标更近。
02
给事情分配优先权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我们事无巨细地去处理,而且生活中也常常充满着各种琐碎的事儿,所以我们需要给这些事情分配优先权。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没那么重要的?
这就需要我们去排序,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知道那些事情更重要,那些可以忽略不计。对于重要的事情要放在最前面,并且要第一时间去做,而且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专注力。

如果一天做了一大堆事,但最重要的那件却没有做,那一大推事大概率是没那么重要的琐事,它在本质上即使不做也不会对我们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反过来一天什么都没有做,只做了那件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这样心里也会是踏实的。我们也会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评价,因为我们知道这件重要的事情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未来,能让我们变得更好,而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却不能。
有了优先权我们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自然在无形中就会提高行动力。因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些事情上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势必就会在其他事情上投入更少。
而那怕一天只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其他什么都没有做也比做了一大推不重要的事情但最重要的那件却没有做要好太多。虽然说行动力是一个人的总体的能力,但是行动力也分好坏。

如果在好的事情上有更多的行动那结果肯定不会差,但如果在对自己没有什么提升和帮助的事情上投入太多的精力,那后果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破坏性。方向很重要,在正确的方向上才会出现正确的结果。
有了优先级事情就有了主次,我们的关注点也就有所区分。重要的事情多投入时间和关注,次要的事情少可以少投入甚至可以放一放,因为就算不做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当我们更加合理的分配时间和精力时,行动力自然就会提高,因为我们有了重点,而且时间的稀缺性会倒逼我们去做正确的选择。
03
言行合一才能走的更远
所有的自我要求,自我暗示,给事情排列优先级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行动力,而提高行动力是为了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能力变得更强,最终能够成为更好的人,拥有更好的人生。
在《哲学故事》一书里有一句话“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教导并告诫人们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因为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才能进步和成长,对自己有所约束的人就能拥有更高的品格。

在生活中一切都需要我们亲力亲为,需要我们把思想落到实处,实践才会真正改变现有的局面。任何事情想要做到成功都少不了行动,行动是检验思想的最佳途经。
言行合一是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一个人如果总是说到却做不到,那次数多了人们自然会对这个人失去信任。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用行动来证明,因为思想是无形的而行动是有形的,行动是可以被我们感受到和看到的。

我们所有学到的知识,认识的人,走过的路,都是让我们成为更的自己的途经。只有言而没有行,最终哪儿都到不了,只有行而没有言就会没有方向,只有二者结合才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我们人生来就有向上的意愿,大多数人都有着想让自己过的更好的渴望,这一切都需要行动,并且长期行动能获得最好的结果。行动会将我们带到更远的地方,当思想、语言、行动同步时我们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创造出卓越的成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