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环保主义(1-4-2-3)——环保主义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属于少...

2023-02-28 19:57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1-4-2-3 环保主义 Environmentalism 世俗人文主义 自由主义“左派”政治正确

场域伦 1

全球资本主义 Global Capitalism

GC作为其背景性秩序,再怎么批判,也只能由绿色企业解决环保问题(排放量货币),主动忽视GC问题

本体论 4

后现代幻影 Simulacrum(拟制的)

认识论 2

原始(未反思(人类自己)VS 人性(“智慧、人性”的反思(虚假反思,恰恰是一种反反思,把人性的正确性托付给一种政治正确意识形态))

目的论 3

人类生存环境(自然) 调和 文化多样性 VS 政治总体性

“自然”:人类中心视角下的全人类共同利益(人道主义下的虚假概念)

环保主义不是一种自然主义而是最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 Humancenterlism

人类生存环境 调和 文化多样性 VS 政治总体性

只要文化、种群多样性不影响人类(客观中立普遍性)生存环境,那么政治的总体性就包容这样的文化、种群存在

给1-4-2-1~2提供标准

保护主体间(全人类)公共空间利益可持续性,自诩为全人类意识形态底线,把自己伪装成去人类中心化、环境中心主义

对消费主义、大工业的享乐主义提出批判质疑

eco-politics 生态政治学,用环保限制他国发展

意识形态攻势,妖魔化他国

虚伪性

“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是指在GC占据优势地位的少数发达国家人口能被GC体系征用的自己人,不像第三世界用完就丢的一次性人口

虚构了一个虚假的人类共同体

不能去高碳排放的行业打工

保护动物,保护自然,是人类共同体的要求,能让全人类促进精神更崇高,身体更健康

慷他人之慨

保护自然,公共的自然界环境不可伤害,反而只能透支人的身体,心灵,精神

是为了自己能够在一个生态危机的发生学尺度下(很长的时间状态)保有优势地位,安全、安宁、富足的生活状态

解决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问题

技术支援

专利、专家

北欧、西北欧国家,学术共同体,凭借专利专家攫取巨额利润,在GC下维持优势地位

专利需军事力量做保障

欧盟(GC)

掩盖基本矛盾——GC掠夺全世界

外部自然取决于人

人总是从内在性出发去建构一个外部世界图景的

虚构一个和谐、安宁的外部世界图景,需要人守护(环保主义已预先设立人是有余力的去守护自然秩序(自我优势地位)(设立虚假人类共同形相,压抑和掩盖人与人本质性的差异))

守护“地球母亲”拟人化的伦理姿态(既得利益,垄断话语,小挫人的自我中心主义)

地球需要你守护吗——乔治卡林

主观倾向环保主义,往往是聪明人,知道对自己有益,结构在此主义下能够维持体面生活,根本不在乎既定体系下被压迫的人的生存环境,越原始越好

产生技术化、批量化的环保产业,重塑自然形态,消灭原始工业,垄断生态政治话语权,Rape the planet

蚂蚁森林,种树,看电影,过度消费

零售的安慰剂

廉价的环保实践变为便宜的赎罪券

“小事做起”:省水省电,看!我在对抗消费主义!我Make the world better了,我多么伟大!

反思反思反思

星巴克,捐1美分给危地马拉咖啡豆民

不殖民会这样?

农夫山泉,为什么成本几分钱能卖2块

思考背后的社会关系,结构

生态哲学——导向民哲


﹌﹌﹌﹌﹌﹌﹌﹌﹌﹌﹌﹌﹌﹌﹌﹌﹌﹌﹌﹌﹌﹌﹌﹌﹌﹌﹌﹌﹌﹌﹌﹌﹌﹌﹌

【主义主义】环保主义(Environmentalism)(1-4-2-3)——环保主义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属于少数人的“人类”观,属于大工业的“自然”观

我们今天要来讲主义主义的1-4-2-3。1-4-2是世俗的人文主义,所有1-4-2的分支都是白左的意识形态。白左就是所谓自由主义“左”派(liberal leftist)。他们是形左实右的“假左派”,而且在我看来是leftist里面最糟糕、最保守、最反动的那种。

它支撑了当代西方的政治正确。1-4-2的四个分支我们已经讲了前面两个了,我们今天要聊的第三个,它在目的论上是3,调和了1-4-2-2多元文化主义目的论上的对立:多样性(multiplicity)vs总体性totality)。

世界有陷入两种目的论循环的可能,一种就是变成追求多样性、让大家和平共处的世界。就是齐泽克一直举的一个例子,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卡通系列剧《历险小恐龙》里面不断重复的:“我们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个子大,有的个子小,有的好斗,有的善逃—可是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差异和平共处,应该懂得差异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另一种就是总体性意义上的目的论,(多元文化主义者其实都是自称后现代主义者)他们认为现代性最终会导致一种总体性的、一种集体的暴政,所以他们要站在前者的立场上对抗它。

     

                

《历险小恐龙》第一季 中文版DVD封面

多元文化主义就是“我们要站在多样性、多元化的角度去对抗总体性、总体化的逻辑”。但这个两个矛盾实际上是不可调和的,我们在上一讲都讲过了。多元文化主义自己内在是一种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或者叫基要主义,它自己是一种最纯的基要主义,基要主义本身、原型。“我可以包容其他一切,我是普遍的立场,其他人都是特殊的、有瑕疵的,只有我自己是普遍的。”它自己就是一种隐藏起来的基要主义。它目的论上的矛盾相互之间也是不可调和的,总体性一定会在多样性内部颠覆它。

看上去它在维持一个多样性,但是它是依靠于一个罪恶的总体性(global capitalism(GC)/rootless capitalism(RC))把它自己隐藏了起来,在上一讲我已经把这个逻辑讲得非常清楚了,不懂的话请你去回过头看那一期,不要在我这个视频下面再留一些很愚蠢的留言,我受不了了。

我们继续讲,这个矛盾的调和需要靠中心化的机制,这个中心化的机制就是靠主体间(inter-subjectivity)编织的公共空间来调和。实际上这种1-4-2-3是哈贝马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主体间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延伸。它实际上就是环保主义。

有人说环保主义不应该是一种自然主义吗?不是的。环保主义恰恰不是一种自然主义,我直接说结论,环保主义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1-4-2-3目的论上的中心化是什么呢?这个对立实际上是种群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的总体性之间的对立,它被一个中介所调和了,这个中介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就是说你可以继续有你多样性的那种生活,只要你不去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一个“客观中立”的普遍性而不再是一个专断的总体性。只要你的种群文化的多样性不威胁到我人类生存环境的普遍状况,那么我这个政治的总体性就应该容忍你的存在。

这样就给多元文化主义和纵容主义提供了一个标准:什么样的文化我是要支持的。中心化的机制是个中介、是个调节的枢纽,它可以给这两种意识形态赋予具体的规定性。

纵容主义:只要你不威胁到我这个共同体内人类普遍的生存环境,那我就可以宽容你。

多元文化主义:我要包容多样性,那么总体性的机构,也就是整个建制要在什么程度上去维护文化的多样性?那么有个前提,就是你不能危害人类普遍生存环境。

主体间的公共空间的利益是可持续性的利益,属于全人类,我们不能破坏它。所以环保主义实际上自诩为全人类的意识形态底线。但正如前文所述,它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只不过把自己伪装成一种去人类中心化的环境中心主义而已。

我再强调一下,环保主义不是一种自然主义,环保主义是最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谓的“最极端”就是说它想把自己假装成普遍性的维度,所以环保主义者会对西欧、美国资产阶级的那种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进行批判性质疑,所以环保主义会结构出大量的哲学。

我们在以前的视频里说过,1、2、3、4四种运动方式如果在四个格上面都有的话,这个意识形态就具有哲学化的潜力,因为它熟悉四种符号学运行模式,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批判性。

比如说这个玩意儿引导出一种学问叫做“生态政治学”(eco-politics),前几年还颇为甚嚣尘上,算是比较主流的一个东西。

我们就来分析它的格:

 

场域论上的1还是全球资本主义(global capitalism)。对它是不质疑的,这是它场域论的前提,是它结构整个体系的背景性的秩序。意思就是,再怎么批判环保的问题,最后还是得由GC体系之下的“绿色资本”(green capital)来解决。最终要减排,把排放量本身当成一种国际货币(可以参考丁仲礼院士和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关于碳排放问题的专访,柴静一方就是标准的西方环保主义意识形态),这实际上还是在玩GC的游戏。

本体论上的4和多元文化主义一样是某种后现代主义意义上的所谓“幻影”,即本体论上不存在真正的本体,只有后现代的幻影,或者叫拟像(simulacrum)。他们不认可本体论,只认可本体论游戏、本体论设定。

认识论上的2还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认识,还是自然vs人类。一方面就是比较原始的、粗鲁的、愚蠢的、野蛮的、对人类有害的,总之是未反思的。他们所谓的“未反思”就是没有反思人类自己;另一方面是比较具有人性的、智慧的、聪明的、高贵的、精英的、审慎的、有理性的,那么这个就是反思性的。

但是我曾经说过,世俗人道主义1-4-2认识论意义上的反思都是虚假的反思,我在那个视频(即1-4-2那期)里面讲过如何进行真正的哲学反思、如何破除庸俗的人道主义并告诉你人道主义对于反思和未反思的这种区分是虚伪的,它恰恰是一种“反反思”它是一种不反思。它放弃了反思的主动性,把它托付给一种意识形态正确和西方流俗的政治正确,是很蠢的1字头的好吧。他们还认为自己的人道主义站在“有反思性”的一边,是聪明的。

目的论上的3刚才已经说过了,就是用人类的生存“环境”调和了“多样性vs总体性”。大家都被所处的公共生存空间——也就是环境所调和。

这个你们发现目的论上最后调和整个人道主义内在张力的竟然是“自然”。前面说过,世俗人道主义认识论上是把“自然”的未反思状态与“人类”的反思状态相对立起来的,但它最终居然还要在目的论上靠“自然”这个维度来调和矛盾?所以我们其实可以看到,环保主义者骨子里其实鄙视真正意义上不加干涉的自然状态,他们把握目的论上的“自然”时反倒只字不提它在认识论上与“人类”的矛盾,而堂而皇之地把它与全人类的共同、普遍利益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其实环保主义所把握的自然就是所谓的人类的普遍利益、人类的共同利益,“环境”就等于人类中心视角下的“全人类”。

“全人类共同利益”是人道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一个虚假的概念。简单来说哈,1-4-2通通都是骗,全是忽悠人的。前面几个已经讲过了:

1-4-2-1纵容主义本质上不是纵容罪犯,而是一种道德严酷主义,它强迫每一个人都要去原谅死刑犯它强迫所有人都要去忍受不加节制的、倒错的性关系。它把宽容、纵容本身当成一个道德严酷主义的义务,那这个宽容还是宽容嘛?

1-4-2-2多元文化主义也是病态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原教旨主义,它自己用原教旨主义无条件地包容、消费一切族群的文化习俗。同时为了保证自己能永远居于全球资本主义的优势地位之下,它也不让落后民族摆脱本民族的原教旨主义。只有多元文化主义者自己占据了一个普遍的位置,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根”,而依赖于本身就无根的资本主义(RC)。他们还认为RC要无条件地铺设在每一个民族之上以供他们消费、享乐、榨取——无论落后还是先进。

虽然多元文化主义者嘴上说先进和落后的差别不存在, 不同民族的差异只不过是不同的多元文化的形态,但实际上在他们骨子里的认知中,先进落后还是存在的。能够让RC/GC渗透进去的民族就是先进的,因为这意味着一种“开放”,实际上就是能帮他们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它至少是多元文化主义所承认的文化。反之,不允许RC/GC渗透进去的封闭的单一民族国家就是落后的、愚昧的,它就会被妖魔化。这就是沙特阿拉伯和我们东北方的邻居之间的待遇不一样的原因。

所以1-4-2-1、1-4-2-2都是骗局知道吧,因为它们骨子里是一种前反思的意识形态,1-4,它对本体论不加反思。它把本体论反思的权力让渡给科学共同体与政治精英了。它这种前反思的立场还在假模假样地搞一个“聪明vs愚蠢”的二元对立。其实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蠢人脑袋里搞了一个很肤浅的聪明和愚蠢的对立,他们认为只要有人性的、光辉的、精英的那种审慎的理性(他所谓的审慎的理性就是全部推给科学共同体,他们自己在本体论上根本毫无立场)那就是聪明的;而那些不愿意被这套符号体系所束缚的就是那些不听它“人性光辉”这一套管教的,就是愚蠢的。

他们所理解的“现代化”就是“变成1-4-2”。它用“人道主义”的名号,其实所涵盖的“人”的范围是很狭小的。它以RC/GC的视角来审视一切共同体,不能为它所用的就会被妖魔化。它甚至会为了能够把RC/GC铺设下去主动地去妖魔化一些群体和地区。他们对我们也进行了妖魔化,了解吗。

这个东西是国际游资的意识形态攻势,不少人真的以为它是普遍性的视角,不是普遍视角,而是意识形态陷阱,都是有点二律背反的。

然后到了1-4-2-3,它表面上是一种环境中心主义,实际上则是人类中心主义。而且这里的“人类中心主义”更确切的说是在RC/GC里面占据优势地位的少数发达国家人口才算“人类”,他们才是环保主义所保护的那些“人类”。他们只是一小撮人口,可能在全球占个几亿人吧。在一些较发达国家的沿海地区、港口城市或者靠环境吃饭的地区里的人,他们也会有陷入这种意识形态。

我们来讲一讲这个虚伪性,它为什么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而且还是等级制下的少数人类中心主义。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首先要看看西方所谓的“环保运动”为什么虚伪。

西方的这个环保运动如果真的是把环境保护看成是重要的,如果真的要解决比如说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问题,那他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技术支援,把你高级的生产专利全都免费地给我们,或者派掌握先进技术的专家顾问来帮助建设清洁能源的生产建设设施。不行。为什么他不给?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北欧那些国家,还有西北欧这些国家,他们完完全全就是靠专利和它教育体系培养的精英知识分子这两个东西让它在国际资本主义体系里面截取巨额利润,然后维持它的优势地位。而且国际专利体系的法律制裁的普遍威慑力是需要军事力量来保证的,就是欧盟和美国这些西方集团,所谓的这十几个民主国家。这些具体的民族国家其实只是RC/GC停靠的一个补给港口。RC/GC豢养着这些民族国家的专利、他们先进的生产企业还有高等的受教育人口,以便他们可以在这套体系里维持优势地位,作为代价,就是他们要推进RC/GC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张。

那些倡导“环保”的发达国家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地位。如果你真的要解决环保问题的话那你请你把你那些绿色能源的专利,高精尖的、高效的生产管理体制无偿地送给第三世界国家,无偿地送给我们。我觉得最起码的,比如说法国阿尔斯通内燃机的那些技术,把它免费给我们对不对?反正我就知道北欧在机械方面、精密电器还有一些工程学方面都有自己很强的专利,还有它的食品加工业,很多老的工业门类里面也积累了几百年的经验。

你真的要解决这个碳排放问题那你把这些全部免费告诉我们好了呀。我不要求你永远免费开放,你一次性地免费开放,对不对?你保证你有相对的优势地位,不要有个绝对优势地位对不对?

所以他们不会进行这样的技术支援。哪怕只要干这种事情就能够解决碳排放问题,他们也不会做。他们只会让工业国开会,大家来分配这些碳排放额度,然后自己分掉大块的蛋糕,让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去争夺剩下的。他们只会继续搞RC/GC那一套,甚至把环保当成一种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来牵制第三世界国家的这个工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为环保主义实际上隐藏了人类中心主义,而这里的“人类”也不是真正普遍意义上的“全人类”,而是能够被RC/GC所征用的“自己人”,他们可以心甘情愿地认同这个体系。他们不像那些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在RC/GC的眼里是用完就扔的“一次性用品”。他们这些人口是需要持续生产文化和技术优势的。比如这些专利专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名流这些家伙,他们能够维持RC/GC辖下的自己人的优势。

就算人均好了,你像印度包括我国,算人均的话其实排放量没多少呀。人均碳排放量可能只有美国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吧。所以这个东西是可以拿来做生意的,不仅可以拿来做生意还可以拿来作为一种道德制高点上的战略武器去使用。

所以环保主义是用来掩盖RC/GC掠夺全世界这种基本矛盾的意识形态。RC/GC利用几个它曾经发源的母国作为自由港,因为西欧发达国家的法制环境、官僚运行机制、政权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比较适合RC/GC在其中自由增殖、流动。并不意味着RC/GC是国际的(international),因为inter-national是“国族间的”,但global capitalism不需要依靠任何具体的国族,那些它作为补给站的国家只不过是它“狡兔三窟”的几个“窟”而已。这些发达国家治下的底层老百姓其实也是很惨的,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像在法国、德国这样的老牌殖民国家的街头,衣不蔽体的失业者和流浪汉也比比皆是。它们的游行示威不断,标语涂鸦满街可见,为什么?底层老百姓愤懑呀。所以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个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和一小撮RC/GC体系之下的既得利益者,同时也是RC/GC传播、增殖的代行者之间的问题。

他们所谓的“自己人”可能只有几亿人,但这个体系是蔓延、渗透进整个人类世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架构,国际的争端处置模式、国际法体系等等都是为整个RC/GC体系配套服务的。这个体系是虚伪的,它最终一定要被推翻。

作为少数人类中心主义的环保主义虚构了一个虚假的“人类共同体”。它特别喜欢讲故事、画大饼,比如说如果我们不节制碳排放,那十年后人类就很惨了,所以你们不能去那种高碳排放的工厂里面干活,在这些行业捞钱……

这种话就叫“何不食肉糜?”很多人要去某某高碳排放的厂里去打工,他考虑不了什么狗屁“十年后”,因为他可能不去干活的话十天甚至十个小时后就要饿死。所以“环保少女”格蕾塔那个B,我让她饿个几天,让她只能去干那些有违环保信念的活才能拿到现金,你看她去不去干?

这些家伙所身处的共同体,比如北欧,它们是不缺现金流的呀,因为它们在上游截取巨额利润,所以它们当中的穷人也不缺现金流,领救济拿到的现金都比我们这边中等收入的小白领要高得多,所以这些人永远不会处在匮乏状态,而且也不知道让他们受益的机制在时时刻刻地创造这种匮乏状态,使得那些人十个小时之后就会饿肚皮,然后就只能去那些高碳排放的工厂里打工——我管你什么高碳排放低碳排放呢,只要我能能生存就行了。甚至包括多数发展中国家,它整个国家的话不这样做的话经济体系就要崩溃,国家里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人口就活不下去了。

所以环保主义拟制了一个虚假的人类共同体,其中的人类是它幻想出来的。它所谓的“十年之后会很惨”已经预设了一点,它幻想着对于多数人而言生态意义上的“危机”会在相对遥远的未来才会降临,在此期间他们都能保持相对稳定、体面、安全、富足的生活状态,所以他们有理由担心十年后。放屁!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担心的不是十年后的危机,而是十小时乃至十分钟以后就可能降临的危机,他不去想办法应对眼前的危机、去克服将至的矛盾,他都活不到十年后,更别提在此期间还能保持稳定、体面、安全、富足了。

因为炮制出环保主义意识形态的这帮人是RC/GC体系当中既得利益共同体(比较适合RC/GC增殖、扩张的国家,多为殖民国家,全球资本的发源地)中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为了化解自己十年后可能才会降临的对他们而言微不足道的危机(因为哪怕十年后生态危机真的降临了,第一批受苦受难的也不会是他们),竟鼓动那些为了克服眼前的生存危机、苟且偷生才不得已埋下生态危机隐患种子的绝大多数人放弃生存的权利,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这些把自己代入其中的上位者在全球七十多亿人口里面可能仅占十分之一不到,5~7亿人顶多了。你们不要太高估,真的不要太高估。

首先他们没办法,他们在“世俗人道主义”这个大的枷锁之下没法儿去清算真正夺取了大部分利益的人。因为前面的1-4-2-1、1-4-2-2把他锁死了,假如他是个人道主义者,是个道德上善良的人,前面的两个道德律令(包容、开放)把他锁死了,那现在他只能去向自然界透支。这个时候他又说:“一个公共的自然界你不允许透支。”你不能破坏环境、公共的自然界。你只能透支自己的健康或者自己的人格尊严了,否则无路可走。

所以包括动物保护组织不让吃狗肉之类的,他们没有看到核心矛盾在哪里。狗肉村你要去打,那你先告诉我是谁让当地村民只能通过养狗、杀狗才能糊口?你要去拓宽他们糊口的渠道对不对?请无脑反对吃狗肉的人去想办法拓宽这些底层穷人糊口的其他路径,去找到那些真正的阻止他们致富的拦路虎,把它们干掉。这种欺行霸市的行为你应该去找嘛,为什么这些人家只能靠杀狗为生?你要说他几代都是杀狗的,难道他就该一辈子做屠夫吗?他也不愿意的,但不干这个就没有其他的生计出路了,除非去流水线上干活。

那么是谁让大家去流水线干活拿的钱那么少的呢?谁把大头拿走了?你去找那个拿大头的去干他就是了,这个问题还不好解决嘛?

所以包括什么动物保护主义在内的环保主义者通通都是被这个意识形态洗了脑,他们以为是人类共同体要求我们去进行环境保护的——因为进行动物保护有利于人类共同体精神上的提高,尊重、平等相待那些动物伙伴,然后就更有人性;进行环境保护有利于我们这个身体上的健康水平提高,促进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利益……但是你不能慷他人之慨啊,我说了,一个人劳动创造的价值被拿走了大头,只有一小部分是他自己的,这个时候他只能去透支自然,如果不透支外部自然,他只能透支内部自然,也就是身体和心灵了,只能透支这两种东西。

如果真的要保护环境的话请你先保护所有人的内部自然,先去争取社会上不再有人需要透支自己的体力、精神和尊严就能够体面地存活下来。你先去追求这个,然后自然而然的就没有人会去透支外部自然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了。人与环境之间自然也能和平相处。

外部自然是什么样取决于你的内在世界对于外部世界的体验。人总是从内在性出发去建构一个外部世界图景。当环保主义者把外部自然描绘成一副本来和谐、安宁却正在遭受生态威胁、需要被守护的样子时,他们其实已经预设了人人都有余裕去腾出手来守护自然,但事实上这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幻想。环保主义者说:“哎,我们人类不是有余力嘛?”首先不存在“人类”这种东西,你所理解的“人类”是你把自己的情况代入其中幻想出来的。其次,你有余力那你让谁出兵、出力?这个责任如何大家来分担?

对于那些很有钱的人,他有一千亿,你让他交环保税可能一年交一亿他都不心疼;但对于那些很没钱的人,他只有一千块钱,你一年叫他交一块钱他可能都觉得多。因为一千块钱能够获得的这个生存资料是岌岌可危的,你知道吗?这一块钱他都不会舍得的。

你不能说大老板什么的捐了他收入的千分之一你就觉得他很屌、很了不起,因为他的千分之一的绝对值很大。那穷人捐了占他收入十分之一的钱你为什么不觉得他了不起呢?因为他收入可能就一百块,收入的十分之一就十块钱,所以你觉得他一点贡献都没有。

在这个时候,你设置一个公共的、统一的“和谐安宁”、有待守护的一个“自然的图景”就已经是在偷偷地设定一个虚假的“人类的共同形象”了。你在掩盖和压抑人和人之间本质性的差异,每个人都有他的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每个人的生存处境以及进行生存博弈和斗争的态势都是不一样的。

你不能说:“我们的公共环境就是这样。”不,在他们眼中是不一样的。在你们眼中和风细雨在他们眼中或许就是天打雷劈。真的,一个患了风湿病、无家可归、风餐露宿、没有任何保险机制的穷人哪怕是和风细雨你都觉得要死,你都会咒骂。你们不要太以为自己理所当然了。

或者说你是一个开铺子的,要晒东西,虽然是和风细雨,但稍微下一点点小雨就会影响你这个月收入的百分之二三十,然后你的生存压力又特别大,你根本不会把这些威胁甚至会夺走你生存的东西看成是有待守护的、安宁的。

这个时候既得利益者们构建出来的对于“自然”、“地球母亲”的一个幻想对于他们来说如同笑话一般。而且比起自然本身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简直堪称微不足道。地质运动多剧烈,每天地壳结构都在改变,世界各地随时随地都有地震造成严重灾难的风险,它关你屁事,需要你去守护它吗?搞笑哦。还有动物保护主义宣扬要保护野生动物,那野生动物内部互相之间残杀又灭绝了多少物种,需要你去守护它吗?你这不觉得好笑嘛?

环保主义者都在以一种拟人化的伦理姿态,对牛弹琴、对空自lu地宣传自己的理念。而且这里的“拟人化”当中的“人”还是既得利益以及垄断话语的那一小撮人意义上的“人”。所以它实质上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而进一步则是一小撮人的自我中心主义。

但是它在意识形态上可以用来调和目的论上的矛盾,它可以伪装一个普遍性的维度把多样性和总体性的矛盾调和掉。不过这依然是一种伪装,这依然是伪装起来的一种总体主义,它自己就是它所反对的,它反对的自己就是它所玩的那个东西。

我们会看到环保主义者不会去阻止原始人搞刀耕火种对不对?如果有原始人刀耕火种的时候,环保主义者不会说:“不行,你这不环保,我要阻止你。”环保主义反而要说:“我们要保护环境,要让这个原始生态不要消失。要让它继续有炊烟袅袅的那种美好状态。”(同为政治正确,多数西方白左们可能会同时拥有多种1-4-2的意识形态。)那不是搞笑嘛?

环保主义另外一方面会产生更技术化的、更大工业的、批量的环保产业,这种批量的环保产业很可能反倒成为塑造环境的强大推动力,那他们就会把这些工厂开在第三世界国家,在剥削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的同时还把环境污染的锅扣在他们头上,让他们对地球整体的环境负责任,这不是无耻吗?

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rape他们所谓的“地球母亲”,但是却能用强大的优势地位把罪责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在这种能力的帮助之下,这一小撮环保主义者就可以把一些原始的生产方式和“原生态”的美丽环境搬到自己的共同体内或者留在当地,作为纯粹消费性的文化符号来娱乐自己。所以环保主义这种少数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自我娱乐其实是一种消费主义,一种精神文化消费主义。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比如说阿里的蚂蚁森林里的“种树”,为了获得多少克的“养料”,它就引导你去消费,比如说本来你不想看电影,但为了攒“养料”你就不得不过度消费。

但吊诡的是,按照环保主义者的逻辑,不消费工业品就不需要大工业生产来耗水、耗电、制造污染,也就不会有有过度的碳排放,那这对环境岂不是零损害?但他们却鼓动我们去过度消费,然后把消费所得的一部分资源财富用来去整治环境,然后说你得到了环保的奖赏。你不伤害它又哪需要保护它呢?

当然伤害和保护是在环保主义自己的语境里所定义的,环境本身就要让位于人类生存的延续、精神自由的发展以及社会尊严和权利的保障,这个需求才是最优先的。而且正如我们前文所述,把世界上所有人的“内在环境”整治、保障好了,让每个人不再需要出卖健康、精神与人格尊严来谋生存,让每个共同体不需要靠单一的高污染生产模式才能谋发展,外部环境的污染问题自然可以得到解决。

所以环保主义是一种虚伪的少数人类的中心主义,它根本不在乎那些在既定体系下被压迫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它反而希望这个生存环境能够更原始,然后这些被压迫的人类能够成为原始人类永远给他们表演刀耕火种这种“美好”的“原生态”,他就满意了、爽了。

就像环保少女讲的,造一艘帆船要消耗多少工业用水、工业用电、要多少碳排放,那么多记者的那些拍摄设备背后要依赖多么发达的完整工业体系……在人类历史上促进发展的大量工业化、技术化很多都是违背环保主义者自己的原则的,这些东西是不需要有的。但是他们却认为我有了这些东西以后就可以把其他产业原始化到前工业化、现代化的水平线之前,把它们淘汰掉。而这些被淘汰的工业体系、生产方式,往往会被这些人用RC/GC的无根性与流通性转移到自己母国之外的第三世界国家。

于是,我们会看到环保主义最后一定会变成一种无法调和的两极分化,一部分高级精英可以有很强大的工业体系、极高的工业效率。这些工业可以以难以抗衡的暴力消灭、替代掉那些原始工业。一方面自己可以产生必要的工业品,另一方面就只剩下失业的底层平民了。到那时,平民都不算“普通人”而只能算原始人了。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一部叫《饥饿游戏》的电影,它里面描绘那个世界差不多就是环保主义者的理念所会导向的世界。

 


《饥饿游戏》海报

电影里面那些精英就真的是环保主义者的典型,因为他们的技术文明极度发达已经甩开下面的原始生存模式几百年了,于是他们使得这些原始人永远变成侍奉自己的弄臣、小丑,用那种血腥的、残忍的(brutal)、赤裸裸的生存博弈来逗自己开心。环保主义最终就会演变成这样一种东西,只有精英有资格讲环保。为什么只有他有资格讲环保?因为他们掌握的工业效能高、对自然的塑造能力或者说对自然的毁坏能力强。他们既然有这么强大的能力,后发国家、落后民族的底层就不敢挑战他们,他们所谓的生态政治的话语权、正当性就会被他们垄断。今天刀耕火种可以,明天刀耕火种就不行,全凭他们的喜好,因为话语权都在他们自己手上。如果你让他察觉到你在创造自己的专利,在动摇他们的优势地位,那就不行,他们一定会用自己现存的优势地位打压你。他们就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一种统治。

环保主义虽然也是一种政治正确,但它在目前不是那么主流,也很主流,但暂时比不过多元文化主义。我觉得它会是下一个西方白左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他们要上演的下一出戏(next play),现在西欧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基本上是要往这个方向运动的。

但是这个玩意是挫的、没用的,实际上它没有太大的力量。因为环保方面的技术化大工业当然没有军工厉害,而且成效太慢了、时间跨度太长了。你要指责我破坏环境我最起码几十年吧对不对?但你要指责我是一个原教旨主义者在危害国际地缘政治、突破你西欧的价值底线时,那军事工业共同体就可以立刻说:“让法国的导弹射过去、让英国的飞机起飞……”它们之间烈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在实操层面他们直接会用1-4-2-1纵容主义,会直接指责你的原教旨主义不够宽容(fundamentalism is not tolerant)你是一种错误的共同体模式,然后直接通过军工共同体干涉。就像我说过的,现在西欧发达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还是1-4-2-1。

它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态势:1-4-2是当代西方的政治正确,1-4-2-1是主导的意识形态,在它之下有两个很强的辅助意识形态,1-4-2-2和1-4-2-3,前者是人文性质的,后者是经济性质的,而主导的1-4-2-1背后则站着最强力的军事工业共同体和配套的社会建制体系。

最后我还要补充一点,就像齐泽克和“龙虾”(指加拿大心理学教授乔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1962年6月12日- 。他曾在自己的著作《人生十二法则》里曾提及自己对龙虾的研究,并指出龙虾与人类的诸多相似之处故而得名“龙虾教授”。但在我国的文化圈中,该称号是带有对他的调侃、揶揄性质的。因为他是个经典的英美知识体系所豢养的知识分子,多次兜售他庸俗的“人生哲学”并广泛参与社会讨论与接受媒体采访,替西方意识形态摇唇鼓舌。在一次与齐泽克的电视台组织的辩论会上他因为过于幼稚的自由主义立论而落于下风,成为国内左翼文化圈的谈资与笑柄。在今后所有的【主义主义】系列笔记中,如果不加特别注释的话,“龙虾”就代指乔丹·彼得森)的辩论里面所体现的,环保主义还会成为一个零售的安慰剂便宜的赎罪券

    

                  

乔丹·彼得森

比如说社会当中有些成员开始有点觉醒意识与反抗性了,但是这个时候环保主义者就会告诉他,你先要从小事做起。什么叫从小事做起?就是让你先去自己的家搞成环保的——少用电、拿洗衣服的水冲马桶之类的,你先要把自己生活搞得井井有条,然后搞什么“断舍离”,你先从这种角度开始。

这样“让世界更美好”就变成了很轻松的一件事情,哪怕只是打理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家变得环保都能在这种语境下变成一种“改变世界”的行为。于是这种及其廉价的环保主义实践就变成了一种精神赎罪券。

可能你这个人实际上是一个很垃圾的人,不是说你的道德素养,而是说你在这个分工体系里面可能扮演了一个非常恶心的角色。比如说你是某个黑心机构的HR,在这个整个分工体系的权力斗争里以及底层的微观经济活动的这种斗争当中是一个非常恶心的人,但是你就可以“从小事做起”,很简单地就能自诩为“环保主义者”,在道德伦理上获得廉价的安宁。

他就觉得他在对抗消费主义,所以它好像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了。这就叫“零售的安慰剂”,当他消费这种安慰剂时,他就不需要反思了,因为这个环保主义体系已经兜售给了他一个廉价的反思。

比如我吃饭时候每一粒米都要吃干干净净,可乐瓶子喝完了一定扔到垃圾桶……这些是最低限度的社会礼仪,我们不谈。我们要谈的就是如果他刻意去收集可乐瓶,把这个东西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去做,觉得只要这就这么做了就能够让人类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你在搞笑。这个就是廉价的赎罪劵、零售的安慰剂,它是一种标准的障眼法,屁用都没有。

比如说齐泽克一直举的一个例子,危地马拉产出的咖啡豆被加工成咖啡饮品到星巴克售卖,然后星巴克咖啡就搞公益活动,在咖啡杯后面写:你消费的每一杯咖啡都会转变成1美分捐给危地马拉的咖啡豆豆农,然后改善他们的生活。(参见1-1-1-3那节)你在搞笑?如果不是你们美国大资产阶级对中南美进行经济殖民,剥削当地廉价劳动力,逼迫他们把经济作物廉价倾销给你们,再转运到GC体系当中层层加工,把卖完后的所得利润和自己的小弟们瓜分完毕,最后只给他们一点碗边的剩汤喝,他们会过得那么惨?这跟把羊毛割光了怜悯羊,怕它们冬天受冻然后把加工剩下的羊毛拿一小部分出来织了几件短袖羊毛衫然后让几千只羊轮换着穿有啥区别?

真正的行动起来应该是让整个以盎格鲁-撒克逊(不是指他们的民族性,而是因为历史让他们充当了RC/GC滋生与蔓延的温床,他们目前是世界的既得利益共同体)为代表的国际资本灭亡,彻底掀翻这个体系才行,并不是说你去做一点廉价的环保主义实践就够了的。

我也记得中国也有的,就是农夫山泉成本只有0.1元。那你要想想为什么当时出现了这种瓶装饮用水需求,让成本如此低廉的饮用水卖1~2元?这是怎么回事?它背后的发生机制是怎样的?这个机制中有没有凝结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社会关系?你作为一个真正清醒的人应该去看透这些东西、应该去思考这些东西。

环保主义只会让人变成大傻X,变成民哲兮兮的“环保主义民哲”。我之前面试过一个北大哲学系的小朋友,他好像是学生态哲学的,是一个观鸟协会的会员,他就深中这种毒。就是“我只要做好这种东西,一天到晚拿这种精神赎罪券给我自己赎赎罪就行了。我的san值就不会掉。”

这种人是蛮多的,而且他们陷入这种意识形态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太聪明了,外在的符号系统引诱他们知道这个东西对自己有利,能让他们在这个模式之下可以维持体面的生存,于是他们就轻易地被这种意识形态俘获了。

好的就讲到这里。

 

【主义主义】环保主义(1-4-2-3)——环保主义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属于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