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永不言弃——一战上岸北大经院经验分享
个人基本情况:本科就读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一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初试排名和最后的综合成绩都比较靠前,数学140+,专业课110+。本科期间成绩一般,基本无科研无实习,简历算是十分惨淡,不过所幸经院也不看重这些,这也是我选择经院的一部分原因。
关于择校
由于北大的金融专业课偏重计算和数理推导,这也正是我的优势,所以一开始我的目标便定在了北大本部开金专的三个学院:光华,经院,数院。
在了解到光华复试会看本科背景后就没有考虑,而数院的专业课只考概率统计,在20年北大不招全日制应用统计专硕后必定会有很多人转战金专,这会使得竞争更大。并且考数院的话发挥不了我金融科班的优势(毕竟概统好的一定有很多,金融加概统都好的数量上就会少一些),所以在最后的权衡之下我选择了经院。
其实经院不管是初试和复试,都十分符合自己的口味。初试专业课不用背书,全是大题且除了第一大题其他题目只需要计算和推导证明;复试不看重履历,评分主要看专业课问题的回答情况。
政治备考
其实在备考之前自己对政治的要求是很低的(最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为65分),因为自己之前没怎么接触过政治,并且作为一个理科生对这种文字性的学科有着天生的恐惧,甚至还一度担心自己会因为政治考不到60分而过不了线(毕竟北京是大旱区而且之前每年都会有几个总分过线但是政治不过线)
我是9月份正式开始政治的学习的,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也慢慢克服了对政治的恐惧,甚至到后来觉得政治的学习是用来消遣和打发时间的,最后政治的分数也比较理想。所以说有的时候很多东西只是看起来难,只要自己不排斥而用心去学习,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用书:肖秀荣三件套( 《精讲精练》 《讲真题》 《1000题》 )、疾风劲草
模拟卷:肖秀荣四套,八套卷 以及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模拟卷
1000题从9月份开始刷,到10月中旬刷完,期间是配合网课做题的,基本上看完一课然后就做那一课的习题,之后有想着再重刷一遍1000题,不过自己比较懒,而且觉得重刷太无聊了,并且里面的很多选择题没有啥意义就没有再去重刷,所以最后1000题只刷了一遍。
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我前前后后完完整整过了3遍,而且没事就会翻开书看看比较难背的知识点和冷门知识点,如果突然某个时刻我想不起来某个知识点时,就会立刻翻书来回顾,所以我的政治基础知识也因此打得比较牢固。
模拟卷的话在考前看了市面上所有模拟卷的选择题,大题的话在考前两个星期开始背肖四,其实我的个人想法是没必要很早(比如11月)就去背政治大题,因为背得早的话忘得也快,而且效率不高,能完完整整把肖四的所有大题背完我觉得是完全足够应付考试的,即使考场上没有一样的题也可以有话说。
英语二备考
因为在大学期间基本没学过英语,所以英语水平比较薄弱,所以在备考前期,我把所有时间都放在英语上了。
大概从2月中旬到4月份这段时期,每天的唯一学习目标就是英语,每天背200个单词,同时关注了很多英语公众号看英语文章,最后的成效也比较好,也把6级从低分飘过刷到了589分。
英语的核心就是背单词,只要能把考研考纲单词背熟我觉得就足以应对考试,因为英语二近几年有一种阅读难但是题目不难的趋势,就是只要能把文章读懂就能做对题,所以我觉得相对于一些做题技巧,打下扎实的单词功底和阅读能力是更为重要的。
英语真题我是从4月初开始刷的,那个时候单词刚好全都过了一遍就准备直接做真题,做的题目包括20年的英语一真题和10年的英语二真题,期间因为刷题比较快怕后面没有题刷就还去刷了一些六级阅读。刚开始做题还是很艰辛的,零几年的英语真的容易做到让人怀疑人生。不过后面做到了一几年的就会好一些,所以不用太担心因为做了早期的英语错了一大堆而失去信心。
翻译和作文的话我没有特别用心准备,因为英语二的翻译作文还是比较容易应对的,而且我也不喜欢做这种花费时间但效率不高的事情,所以就在考前背了几个大小作文的模板,最后作文的分数虽然不算高但我也算是挺满意了。
数学三备考
数学的话算是我考研最大的优势了,因为大一学习数学竞赛打下了比较好的数学基础,所以在数学复习上没怎么花时间,也没有做过复习全书。
我是暑假开始直接刷合工大的共创和超越模拟卷,从13年开始刷到20年。之后等市面上的模拟卷出来后,基本上每个老师的模拟卷都买过来刷了一遍,另外我会在B站关注一些讲题比较好的up主,他们经常会分享一些比较好的题目,我每次无聊时都会打开B站看看。所以我觉得我在考研数学上的复习历程不是很常规,也就没有很多可以分享的经验,这一部分可以参考其他上岸的学长学姐的经验贴。
专业课备考
经院的专业课才是决定你能否上岸的核心,其实公共课的话因为今年比较简单,大家的分普遍都很高,进入经院复试的数学三平均分为143+,公共课平均分为301,专业课平均分仅为103,所以在大家公共课都很高的情况下专业课就决定了你的成败,并且往年都有公共课分很高而专业课不过线的情况出现,所以尤其要重视专业课的学习
复习用书:
微观金融:《投资学》博迪、《公司理财》罗斯、《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品》赫尔、《金融经济学》徐高、《无套利均衡分析》宋逢明
计量时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计量经济学》李子奈、《高级计量经济学》陈强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讲义(网上可以搜到)
公投:开始复习公投的时候千万不要被厚厚的专业课课本所吓到,因为经院虽然出题难,但是不会去考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点,比如公司理财中的前三章关于财务报表的知识肯定是不会考到的,还有投资学中一些大量篇幅论述的章节也不需要看,所以复习重点一定是重点理论和公式,或者重要的思想方法,所以学习的时候不要去抠字眼,而要掌握思想和方法,公投的考试内容也十分简单直接,基本就是那几个重要公式用来用去(CAPM、APT、DDM),和一些用微积分就能解决的最优化问题,所以只要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点,考试中的公投题目就很容易应付。
衍生品:赫尔的衍生品课本是必看书目,经院这几年的题目对于衍生品十分重视,而且出题范围广,出题风格也灵活,基本上都属于拉分题。历年考察过的题目有:用二叉树模型证明BS公式,FRA和欧洲美元期货,存在条件限制的远货价格的上下限,BS公式的计算,希腊字母的中性,因此衍生品的知识点一定要完全掌握,并能够做题。刚开始读衍生品的课本确实很难入手,而且一些逻辑容易混乱,我也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适应过来。我的建议是掌握这本书的前16章内容和希腊字母那一章节,再配合宋逢明的《无套利均衡分析》加深自己对衍生品的理解。
金融经济学:我觉得徐高的《金融经济学》真的很值得一读,无论你是0基础开始学习金融知识,还是有公投基础后来深化自己的理解,这本书都很适合,并且B站还有配套的视频。不过要系统学一遍确实很花时间,如果没时间可以主要看一些核心内容(与考试内容相关性很强的)。这本书相较于博迪的《投资学》等传统外国教材来说,通篇没有多余的废话,并且体系性很强,讲得很透彻,可以让你形成微观金融的体系,比如一般均衡定价和局部均衡定价,均衡定价和无套利定价。并且全书的推导过程十分细致,全书有大量的数学推导,可以加深你对CAPM、APT、BSM等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解。经院历年来的一些超纲题,在这本书上都能找到,包括前几年的风险规避系数,19年的股权溢价之谜那题,20年那道最难的CCAPM证明。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学起来耗时长而且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因此更适合于学有余力的人。
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我用的是茆诗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因为自己之前学习概统就是用的这本课本并且概统基础也比较好,所以基本上是一个复习知识点和做课后习题的状态,但从近几年的出题情况来看,概统的出题都较为简单,多为求极大似然估计和证明统计量的无偏性,一致性这种,所以这本书最大的作用,其实是作为学习计量的工具书,因为学习计量时要熟练掌握三大抽样分布的性质和统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因此这本书的统计部分更多的是为了计量打铺垫,至于其他内容(比如次序统计量、C-R不等式、UMVUE),如果不要求面面俱到大可不看。
计量经济学:
在有了一定的数理统计基础后,就可以开始直接入手李子奈的书,这本书风格较为简明,也是基本没有废话,前几章每一页都需要细看,每一个证明都需要掌握。一元回归这部分基本没啥难点,基本上只要掌握了性质就能做题。真正的难点在多元回归这部分,可能刚接触的时候会连下标的i和k都要纠结很久,这很正常,因为最开始肯定是很生疏的,但这部分从难度上来说并不难,只是你熟悉不熟悉的问题,这就需要多看多写多算,让这部分知识彻底成为自己的东西。
另外多元回归的矩阵表达,我认为是必须要掌握的,因为如果没有矩阵,计量的内容是很空洞的,因为大部分内容如果不用矩阵表达会很麻烦,比如受约束回归,广义最小二乘回归这种不用矩阵表达都学不了。另外,矩阵求导、二次型求导这种,也需要记住公式。最开始接触矩阵代数的时候,肯定是不适应的,因为本来要用n个式子表达的东西现在都浓缩在行1个式子里,这无疑会使得理解起来更为困难。但其实只要熟悉了这种矩阵思维后,就会感受到这种简洁带来的好处。
陈强的计量经济学便直接以矩阵开篇,相较于李子奈,这本书的内容更为详实,对于一些统计量的分布和性质都有证明(不过也只是基于一些数理统计的定理的证明,相当于用初等的结论去证明一些推论,真正从0到1的定理证明需要参考格林的计量)。这本书适合在将李子奈的内容完全掌握后用来查漏补缺和强化。不过这本书的后半部分的时间序列分析也很值得一读,不管你是或者没有时间序列基础,这本书后面的时间序列都很适合。ADF、AR、MA、ARMA、ARCH、GARCH这些基本的模型在书上都有模型的引入和性质推导,ARCH-M、EHARCH等衍生模型也都有介绍,另外还有脉冲响应函数等经院热门考点。此外还有一些我认为将来可能考到的地方比如误差修正模型(ECM)。个人认为掌握李子奈的时间序列分析部分和陈强的时间序列部分时间序列这部分就基本拿下了。
复试备考
虽然我初试成绩靠前,但在复试前的这段等待时间真的十分焦虑,因为虽然经院基本不刷高分,但前几年也有个别被刷,我就一直会觉得万一我就是这些个例,然后自己吓自己。其实主要还是对自己的本科经历没有底气,并且自己对于宏观金融的东西也确实不擅长,于是报了凯程复试班。
对于复试来说,辅导班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毕竟大多数同学之前接触面试比较少,基本没有面试经验,而且搜集时事信息也比较繁琐,这些都可以通过报班解决。凯程会组织3-4次模拟面试以及面试礼仪课程、英语口语课程、专业课视频指导。尤其推荐武XY老师的宏观金融网课,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很适合短时间内复习货银与宏观,网课的形式也比较适合反复学习,强烈推荐。
从最后的复试结果上来看,经院的复试真的十分公平,完全不看简历,分数取决于你专业课的回答情况,恰好我今年抽到的专业课都挺擅长,之后的得分自己也比较满意。
写在最后
备考经院是个很孤独的过程,期间你可能会感觉很无助,因为基本找不到能讨论专业课内容研友,一些困惑只能靠自己解决。可能今天不懂的内容,要靠几个月后的机缘巧合才能明白,一些往年真题的标准答案也很难找到,这些都需要自己去不断摸索。但总之,永远不要放弃,只要踏踏实实的坚持下来,什么硬骨头都是能啃下来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