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颐物语:平民燕窝古田鲜银耳滋补养颜,做元气满满的小仙女
有句老话讲 “外行吃燕窝,内行吃银耳”。不管是凉秋骤至,还是天气骤暖,没有什么比一碗温润爽滑、清甜软糯的银耳羹更养人了。
然而煮不烂、不出胶、不好吃、高压锅闷口感又不好...许多人被这门“复杂”的手艺隔在门外,煮几次就难免失了兴致。
对于一碗好的银耳羹而言,手艺还真不是关键。
明明开火下料就能成的日常甜品,做起来哪有那么难?很可能是你用的银耳“不对劲”!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推荐一款你可能从没见过的,来自“中国银耳之乡”的辰颐古田鲜银耳!
意!不是干银耳,而是无人工处理,也没有硫磺熏制的「鲜银耳」。
每朵银耳都喝山泉水长大,白白嫩嫩、朵张大,肉头厚,胶质含量是干质银耳的3-倍。
不但轻松煮出干银耳无法企及的“果冻”口感,还无需泡发、不用等,10分钟出胶,30分钟可以熬煮软糯。
辰颐物语古田鲜银耳扫码查看商品详情
这样一款既方便又健康,吃起安心的银耳,现在全国包邮,给您送到家!
得益于如此优良的品质,古田鲜银耳还成为2017金砖会议指定专供食材。
天气干燥,热呼呼喝上一碗满满胶质的银耳羹,滑溜溜地到胃里,又舒服又暖和。
把身体里被吸走的水分,“嘭嘭嘭”补回来!
银耳素有“平价燕窝”、“菌中之王”之称,《本草诗解药注》夸“人参、鹿茸都比不上它!”
银耳中最精华的部分,其实,就是它的胶质!
这种粘稠的物质是银耳多醣体,它属于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
持水性非常好,因此不论是干燥的秋冬季,还是挥发水分的夏季,喝一些银耳汤,能有效地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
同时,这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我们的肠道也非常有益。
天气渐冷,又要开始大鱼大肉了。饭后给家人煮上一份鲜银耳羹,润肠道,助消化。
经常吃银耳,还有调节血糖、血压,保肝、美容,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慈禧太后虽坐拥天下美味,却唯独钟情银耳,每天清晨必来一份银耳汤。据《御香缥缈录》记载,慈禧到老时“肌肤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细腻光润”。
无论煮什么银耳,只有煮到出胶了,才能“真”滋补!
熬汤,一般我们会用常见的干银耳。
其实,干银耳经高温烘干…胶质和营养已大大流失。一不小心,还容易挑到硫磺熏过的“毒”银耳。
煮干银耳前,要清水泡发3-4小时,随后再煮2小时以上...才能得一碗出胶的银耳汤。
现在有了辰颐的古田鲜银耳,完全不用这么麻烦了!
一朵朵“白莲花”从菌棒上摘下来,鲜采现发。无人工处理,也完全没有硫磺熏制的风险。
下了班回到家,又冷又累,就想马上喝到一碗暖暖银耳羹!
把银耳掰成小瓣,和其他食材一起放进锅里熬煮,10分鐘出膠,20分鐘軟糯!叮~叮~開吃!
辰頤鮮銀耳,來自「中國食用菌之都」福建古田。鮮銀耳的種植基地,在純淨無污染的福建深山。
在群山環抱中的銀耳菌房裡,每一朵白白嫩嫩的鮮銀耳,都是喝山泉水長大的。
要想养出一朵圆整、饱满的鲜银耳,是一件极耗时、耗体力的差事。
每朵鲜银耳,都在无菌环境中接种。一支菌棒最多只栽培三朵银耳,每支菌棒只使用一次。
虽然成本很高,但是必须得保证每一朵银耳都有充足营养,才能长得白白胖胖。
随后,几十天的生长期,每日早中晚要按时通风、喷水...气温高时,晚上12点还要再通风一次。
鲜银耳对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极其敏感,一旦高于28°C,2小时内一屋子鲜银耳就可能全军覆没。
虽然要费心照料,但是,看着长成后的鲜银耳,色泽通透,叶片厚实,总算没辜负师傅们的心血。
一朵朵像开在菌桩上的“白莲花”。刚采摘下来,还带有淡淡的茉莉花香。
单朵直径能达到13-15cm,体重在125g左右。取一朵,可以煮6到7个人满满胶质的银耳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