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为何适可而止那么难?
无法停止的人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性疾病,焦虑、抑郁、恐惧、狂躁等强迫观念和行为伴随其左右,重度患者受病症的困扰,不受控制地重复同一动作,严重威胁了正常生活。
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对强迫症的描述为:此症候群的基本特征是频发的强迫想法或强迫行为,强迫想法令有这种想法的人产生厌恶,而强迫行为是人们为了摆脱这种讨厌的想法而做出的举动。
多数时候,强迫症患者感觉大脑不属于自己,他们存在令人难以理解的共性特征,即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不符合逻辑,但就是停不下来,无法控制自身的偏执行为,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而愈是感到紧张和痛苦。
无限循环
一、强迫观念
患者对已经完成的事情有不确定感,比如门是否锁好?患者会多次反复核实,甚至自己明知道这种怀疑没有必要,或者这件事情本身无关紧要,但心里停不住的不踏实。
另有一些患者会不断回忆过去的经历,反复考量细枝末节的琐事,明知道这种回忆无益于当下,但依旧挥之不去,无法摆脱。
还有一些患者会反复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比如眉毛为什么长在眼睛上面而不是眼睛下面?明知这类问题毫无意义却欲罢不能。
二、强迫情绪
强迫情绪主要指不需要的担心。
比如患者逛商场时总把双手放在头顶上,以防商场物品丢失时别人怀疑自己。
这种事情完全没有发生,患者担心即将发生或将要发生,所以把手高高举起,但是内心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有点荒谬,但是控制不住这样的想法和行为。
三、强迫意向
患者感到有一种冲动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比如某工人见到电插座就想去触电,这种意愿自己明知道是不对的,可大脑里似乎有一种声音在指挥他,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指挥他的大脑,让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这种意识。
患者知道这种冲动是非理性的,却无法止住。
四、强迫行为
患者会反复检查验证,比如记账数字是否算错,数字录入的时候是否打错,反复一遍又一遍检查核对检查。
还有一类是反复洗手、反复洗涤衣物,明知过分,却无法自控。
还有患者反复清点数目,比如大楼的门窗数、电线杆数、地砖数,有些因为漏数而惴惴不安,然后一个不漏重新点数,直到丝毫不错为止。
另有一些患者经常重复某些动作,形成了一套固定仪式,每次不完成仪式,心里便焦虑不安,直到重头开始,重新走完一套仪式才能安心。
如何解决?
强迫症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
其中心理治疗对于强迫症治疗有重要意义。心理治疗可以使患者对自己的个性包袱和所患疾病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去掉精神包袱以减轻其不安全感,增强自己以减轻其不确定感,强调务实态度以减轻其不完美感。
心理治疗中强迫症的团体治疗是更优选择,相比于个体治疗,团体本身提供了天然的支持团队。
患者不仅能得到治疗师的指导和帮助,而且能够获得团队成员的支持,还可以利用集体成员间的互动解决患者存在的许多共同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