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编剧教程】-从零基础到高阶实操【查理的编剧课-实战篇(合集)】(没完结!更

第一课 劝学
编剧=讲故事的人➡虚构能力
电影 =结构+画面+艺术(事件驱动)
电视剧 =人物+细节+艺术(人物驱动)
1.编剧课的类型
(1)学院派
(2)野生派:20小窍门等,比如黄金三章,男女主角第六集接吻,男二号65分钟死。
2.国内编辑的现状
(1)封闭式食堂:有关系
(2)观众老龄化,审美洋化
(3)小鲜肉、同质化,是现象,而非原因。
3.为什么选择编剧
(1)选择的意义
编剧累,卑微,但是有野心,就是要做别人不做的工作,人人都想站着把钱赚了,你就可以跪着把钱赚了。
(2)文化的意义
人类的“讲故事”促进了宗教与政治,使人类族群大规模聚集,在灵长生物钟脱颖而出。
4.电影与电视剧
(1)鄙视链:电视剧的没落
(2)情节驱动与人物驱动
情节驱动重点是刺激,就像嫖娼;人物驱动重点是陪伴,就像爱情。电视剧的人物靠许多细节与时间堆积起来,情节是惊喜。
5.基本功
(1)文笔:不必要
(2)想象力:每个人都有
(3)科班:只是比你多在少林寺挑了三年水,是可以补足的
6.刻意训练
(1)记笔记——任何不一般或一般的经历。
(2)共情——同理心
(3)坚持学习。
随身带笔记本,大量写作练习
记素材,看各种类的作品,去体会别人的作品
记生活中的素材
学会去共情
作业:写下你的幻想。金钱权力爱情。
第二课 故事的要素
(一)回顾:编剧的意义(劝学)
(二)剧本
1.故事从哪儿来?
故事——剧本,故事从**灵感**中来,也就是**创意**。
写一个故事后可以列出素材矩阵,将跟这个故事有关的要素都写出来
(1)编剧也是艺术家,但是灵感不是特别神秘,绝对心灵层面或者艺术层面的一些东西,可以通过训练,去把控去运用的东西。
(2)故事是来自于创作冲动,然后在脑子里成型。
(3)总之,是一个直觉到理性的过程。
2.灵感的来源
(1)作者本身的欲望、幻想、恐惧
(2)观察别人的欲望、幻想、恐惧——真实来源于共情
(3)希望所有作者第一部作品是来源于自己。
(4)为什么有的作家出道即巅峰?因为写自己的最真实,但是共情的技能不足,就不够真实。
故事三要素:
人物(主角:观众与谁共情)、
事件(问题)、
主题(价值观,要正能量,原因其它量估计理解起来有点难)
简要故事参考:主角是个侠客,问题是要报仇,但是仇人相对于他而已是个仇人,但对于国家大义面前他是个忠臣,价值观是私仇小于大义
故事人物属性细分
人物:侠客(故事中的人设)
人物的三要素:
身份:儿子(事件/戏中的身份)
欲望:得到什么(复仇)
动作:为了满足欲望而付出的行动(杀人)
事件三要素
核心问题:怎么找仇人
障碍(阻力、沟壑、矛盾):解决核心问题会有各种障碍
结果:解决核心问题后的结果
主题:正价值和负价值(正负之间是有对抗的,但必定是正能量的)
第三课 八要素
八要素可以保证故事的完整性
人物:
1.给你的人物加上一个含有负价值的定语
2.把欲望说给“猴子”听,原始欲望,饥饿,爱情追求,复仇,上位
3.动作必须是及物动词(抓谁,跟谁)
事件:
4.核心问题是个悬念,可以换,可以两个悬念重合,但是不能断。
5.阻力分三块,环境带来的,对手带来的,自身问题(战胜自己)
6.结果绕过动作实现欲望
主题:
7.正义、母爱、善良、救赎、真理
故事虚构:迫切想要牺牲的警察,因为女儿遇害,想轻生,但是想虚职去天堂保护女儿,寻思而不得,反而过分英勇,在警局风生水起,从普通经常升级为了刑侦,开始解除刑事案件,他觉得在这里可以死得更快,但是她查看卷子,发现了很多跟他的女儿一样在花季年华被杀害的女孩。在这个案件中,他被触动了,他要破案,但是在破案过程中,他想做个好警察,开始脱变想活,但是因为犯人的穷凶极恶活得很难....
剧情分析:
1.要将内容合理化,复合逻辑可信,因为失去可以信度度就失去共情,给定于加个解释
2.猴子听得懂的欲望,为了上天堂保护女儿
3.动作是寻死
4.核心问题,死不死怎么死(When HOW)悬念不能断,想死死不了,发现连环案件,想活活不了
5.阻力环境,对手,自己
6.活着守护更多的人
7.主题实现了,价值观体现了,结局是赠送的
一:一箭双雕(抓住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和杀她女儿的凶手是同一个人)
二:抓住了凶手,跟杀他女儿的没关系
三:抓住了凶手,拯救了一个人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有个单亲的妈妈)相当于救赎,填补了主角的遗憾
四:抓住了凶手,但是牺牲了(黑色幽默,想死的时候死不掉,不想死的时候死了)这里在合理的常规下可以随便死。主角抓住了坏人,获得了救赎,但是在之前破案的时候得罪了不起眼的小角色,最后被他杀死了
第四课
不要小看你自己,你什么都能干得出来,什么都写得出来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创作一个故事的时候,可以从以下要素入手。
剧本先解决人物出场的问题
不要写青春,不要写街头
故事的支点
1.一个好的人设身份能够成为故事的支点。例如:一个奇怪的XX,不称职的XX。以人物为推动。
e.g《单身毒妈》《逍遥医生》
2.激励事件或干扰事件。出了个事将主角的生活搞乱,引起主角的不适应,改变自己的状态。《逃学威龙》
口诀:小人物出大事,大人物遇小事
3.过激行为,二次动作(一次动作是惯性动作,失败后产生二次动作过激行为)
e.g《录取通知》
4.带悬念的故事:假身份、时间锁(灰姑娘)e.g《生死时速》《让子弹飞》《金装律师
5.矛盾重重(障碍)的环境:荒岛、精神病院、黑人歌女困在白人修道院里
e.g<修女也疯狂><飞越疯人院>
6.在具备一个支点写得很完整的时候,其它支点就可以完善补全。8要素选4个好的支点,4个符合预期,满足观众的基本期待就完美了
第五课
人物三要素:人物、身份、欲望
事件三要素:问题、障碍、结果
主题要素:正价值、负价值
五个故事支点:身份、激励事件、过激行为、悬念、环境
**剧本的正义**
莫着急,把讲故事学会,先写起来
电影案例《杀人回忆》,警察A、B虽然最后没破案,结局可能是负能量,但是主题是正义的,编剧要共情每一个人,而不是剧本个人(警察)结局的正义
大类来讲是兄弟情、爱情片,相互成全互相成长的故事
作业:1500左右含有8要素的故事。
# 第六课
# 第七课
# 第八课
梗概 用八要素来写
大概 环境描述/动作描述/对白 用事来讲故事,将画面勾勒出来,当画面勾勒的内容过多,信息量太大,可以理由旁白,独白或者闪回。
剧本 幕 场 序列
# 第九课
主角
定义:主动力行动力
作用:带动观众经历
共情:让观众理解你的行为
身份:可怜、 可信(与观众拉近距离)、可爱(救猫咪理论,让人可以去爱,给观众一个爱他的理由)
欲望:原始的欲望
动作:行为获得观众的许可
共情极限:英雄片
通过:技能、命门、生命(将所以使命拉到极限,带着致命却点的英雄,对付一个几乎完美的对手。)
配角
产生:根据故事产生,扛着功能来
整理:功能相近的配角合并
加强:增强配角的记忆点,给配角戴上眼罩(缺陷/坏习惯/坏行为)
人物关系,与主角推进或者阻碍无关的人物,统称道具,不需要详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