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海绵里有多少水——ikf king s与倍思h1对比评测

2022-11-06 15:03 作者:dashiyang  | 我要投稿

老实说,对于那些在网上遍地软文的产品,我一般不是很看好,对于这副ikf king,一开始有朋友给我推荐,说是千元平替,我也是很不屑的态度,认为不过是海绵炒热度营销,并不打算一试……

好吧,实话说天天都能看到这玩意的推广,我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买了一副回来,看看这个“千元平替”是自信还是营销。

写到这里,我突发手痒,又整了另一副在网上很优秀的同价位头戴。

倍思h1

正好来做两副耳机的对比评测。

先来总结:两者取向不同,都是价位正常表现,不必过吹。

这个定位的耳机先从其售前售后服务来说。ikf是在官店购买的,客服的服务态度和回复速度都还不错,客服服务贴心积极,中间有申请改地址多次询问客服都积极地回复了,虽然说处理速度不是很快但还是成功处理了,到货后还会发使用说明,单从这里看服务态度还行,目前还没用到售后服务,不太确定利益相关时是否还会如此。倍思不是官店购买不太确定,但从之前在倍思消费的情况来说应该还行吧。

包装是可以体现品牌诚意(花样)的方面。ikf的包装盒有着可观的体积和严实的包裹,还有着充足的信息量,甚至在盖子里外印满了说明,可以见得品牌对用户的贴心,而配件方面更是丰富,足足有三条跟线相关的配件甚至还有麦克风,连包装外包含各种内容的小卡片都给足了,其内容覆盖了APP下载、好评返现、整活,甚至还有感谢信。不过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包装,虽说并不是不好,但毕竟说是旗舰产品(品牌内的)我还是比较建议使用稍微简约向的包装。

我的包装莫名显旧

倍思这边思路差不多但又有不同。虽说包装不厚但面积大,同样是信息量充足的包装,而且还有面向国际的多国语言产品说明,包装结构不复杂但使用了更新奇的抽屉式,赠品配件规模不如ikf但包装内部整洁,有高级感。倍思的赠品虽不复杂但有张挺银杏化的贴纸。说明书方面ikf是普通的风琴式,对耳机的描述还算详尽;倍思则是面向国际的小册子,但描述简单。(以上两段不作为正常的评价内容)

外观设计和做工体现品牌对产品的用心。

ikf king的外观设计更偏向保守向,外观说不上有什么新奇,但一些小细节还是有的。耳机有多向的调节还可放平挂脖或折叠收纳。在用料上我认为他的软包真的可以表扬,软包厚而软,特别是耳罩部分特别软而且回弹慢,回弹力度小,厚而且有种空气感,罩在耳上包裹感密闭感非常好,但佩戴上虽然垫得软但夹头力度有点大,长时间佩戴有点压迫感,戴眼镜可以但时间长的话还得适应。

ikf king在设计上不太妙的是部件太散了,导致整体有大量拼接,其做工劣势较为明显的放大了,有些地方的设计处理也比较草率。

而倍思就很巧妙地避开这一点,他用大量的一体式结构,使接缝少且外观一体性强,做工不足也不会突显,而且做工上倍思确实要好些。倍思的外观要更整洁向,使用拉杆的设计也更新奇,更有高级感。

在佩戴上king正如上面描述,包裹感好但有点夹头力。倍思的软包偏硬偏薄,罩耳朵上有压耳感,长时间有点痛但也不是不行,而矩形的耳罩给到的是偏宽松通透的佩戴感觉,虽然也有一定的夹力但反应到头上并不大,也没有对眼镜的明显压力。这两副耳机的佩戴各有特点,得看用户喜好选择。在调整上,一个使用传统的设计能支持拉伸转动俯仰折叠,但拉伸位偏高佩戴时不太好调整,转动轴稍有点涩,设计不是很好,几个部位也明显暴露出做工问题。倍思则使用更先进的拉杆式,看上去更像是什么大厂产物(某果?),转轴转动顺滑但俯仰角有点小,拉杆做成自动收紧的调整形式但拉杆有点涩收紧时表现不好,最好手动润一下。拉杆的调整速度较快但ikf能在调整一次之后佩戴立刻完成,这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取舍也得看各人喜好。

交互上ikf选择稍传统的设计,在一侧耳机底下排满接口按键和指示灯,按键还算明确,但戴在头上不太好操作,而且按键松散,灯有四颗能明确电量,但各个灯颜色混在一起显得有点草率。ikf king有人声提示音,但是英文。

倍思在这方面设计是有明显的优势,按键分布于两侧耳机后,甚至还有高低区分,便于戴在耳上操作,仅有的一个灯做成孔状,与整体融合程度高,看起来更先进。倍思h1没有人声提示音,不好分辨状态。

两者都有APP操控,两者的APP在内容上是“卧龙凤雏”,除了对产品或自家其它产品的操控等基本功能外,还有对于自家产品的宣传介绍甚至还有商城,而且两者都要求登录(倍思可以不登但没有完整功能),嗯……。

ikf的APP打开即是对产品的控制,基本的功能都存在,还有像耳返这种大概率不会用到的附加功能。倍思打开后是产品列表(毕竟产品种类多),功能倒也齐全,能显示的信息和ikf差不多。功能上ikf把他能做到的都列了出来,倍思则是更与时俱进,整出了定位(好像也没什么意义)和按键功能修改,耳机情况也更明确地列出来,APP的质量也要比ikf好些,但倍思不能看到耳机音量,可能是觉得没什么必要吧。反观ikf,虽然能给到对于耳机的更多控制,但APP稍显简陋,有不少bug,不过倍思也出现了无法找到耳机的bug。

ikf
倍思

以上还只是些附加的东西,接下来才是硬素质。用户看上这倆耳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降噪,所以先来讲降噪方面。ikf声称有38db的降噪深度,网上的软文都说降噪好,但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ikf king,除去那个外接的麦克风,全机只有左侧底下一个麦克风……降噪效果不用我多说了吧,单转一下头就能明白,这个降噪噱头多余实际,当玩具玩差不多。倍思有多个麦克风组合降噪,不管算法怎样,至少硬件给到了,虽说也就一般水平,但仍比ikf要高。两者降噪的底噪都不明显,但奇怪的是都会对耳机的声音有明显影响,而且影响的情况不一样,ikf降噪有一定的噪声复述情况。另外倍思有通透模式,底噪明显,有助听器感,不太舒服;ikf有降噪深度调整,有意义但一般。提示:两者通话时不能降噪,倍思有针对通话情况的按键布局,ikf不明,腾讯会议算通话。

连接方面两者都比较稳定且快速,目前没有出现断连无声的情况。延迟方面ikf上限高下限低,aac下最大延迟可以超过五百毫秒,平均达到将近四百,表现较差;sbc最低可接近官称数值,平均在一百以内,非常优秀,但成绩波动大(指的是同一测试内每发一次声的表现)。倍思则相反,aac最大延迟三百多,平均能在三百以内,同价位中等;sbc最低仅做到一百五左右,表现良好,而且每次测试数值波动稳定(单次测试内每声成绩)。(以上描述已减去系统延迟,系统延迟见下图)

系统延迟
ikf,左最大右最小
倍思

通话方面我没有专门去测,但倍思有四麦克风enc,ikf仅有一个,硬件即高下立判。ikf录音下人声不突出声音偏向一侧,加上外置麦克风后人声稍突出但没有太大改善。

接下来是最为重要的音质部分。在这个价位,这个定位的产品,两者的声音,其实说不上绝对的孰好孰坏,所以针对两者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ikf在网上宣传“千元平替”,但你最不应该的是对他的声音有过多的期待。在无eq的情况下,ikf king声音下盘,低频量多密度大,发闷严重,量感溢出导致声音的分离度不好,中频不突出,有厚度但没亮度,质感不好,高频量感少,各个频段互相掩盖,信息量多时容易乱,听下来还有些许轰头。

在默认eq下,能够明白他不是什么单元素质型选手,该模式下三频表现趋于正常,溢出的量感和低频得到控制,整体有些好转。声音仍然偏下盘稍暖,氛围感强,低频有量但不会太溢出,中频高频稍有加强但总体不亮不通透,还是偏闷有厚度和温度的类型。声音的距离不会太近,会保持点距离不会很有侵略感,结像边缘不清晰不太明确,但这也使声音的氛围感成形,有包围的感觉,但声音多时又不太能控制得住。高频本身不多所以避开了控制力和素质问题,不会暴露明显的刺耳或劣质。虽说默认eq能缓解单元缺陷但牺牲了解析、下潜和声音延展,感觉信息量有所削减。总体来说调音比较吸引一般的升级类用户,是大众听感向抓耳调教。耳机的其他eq模式差距大,有点怪,不太推荐。

ikf预设
均衡器界面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说:这耳机可以接线,接线音质不就好了吗。先不说送的这条渣线怎么样,这副耳机的灵敏度奇低,推动难度大。山灵m2s在高增益模式下驱动异常困难,有线模式声音比0eq更为下盘发闷,低频散而量大,几乎盖过其他频段,虽说解析感和低频的下潜有一定的提升,信息量也有一定的增加,但这总体上似乎说不上是什么提升,几乎是得不偿失,而这是在山灵m2s上的表现,手机那孱弱的推力更是惨不忍睹。所以有线意义不大,除非你需要极低延迟或喜欢致死量低频大闷罐。

倍思则是另一种画风。在无eq的情况下声音薄而亮,甚至有些刺,同样不是单元素质型,在默认eq下三频相对均衡,相对ikf较还原且有解析感(实际解析力一般),低频量不泛滥且力感够,不会显得薄,能控制得住,中频稍微突出些,人声不像ikf那种低频烘托下的暖厚而是相反的偏亮,但也不会太薄,高频虽量足但质感其实不太好,有点粗糙,有时会控不住有点刺,齿音也较明显。空间感还可以,氛围虽不如ikf也不差,声音定位清楚,分离控制都还行,但感觉声音距离较贴近,不能拉开距离,比较贴耳。

APP中的超重低音eq预设在原eq的声音上稍微提高了低频量,使声音的厚度稍微提升(真的稍微),更符合大众的取向,并没有名字上的那么凶。倍思的eq预设要比ikf多且在保证特点的情况下没有过度差异,高度可用;但均衡器的情况相反,倍思段数少且频段窄,可用性不如ikf。

倍思预设
均衡器

声音总的来说ikf king氛围暖厚闷,倍思h1相对均衡但调音使素质极限易突显(不是素质低),两者素质其实半斤八两主要在调音上有差异,选择全看个人喜好。

续航也是这倆头戴比较亮眼的参数,也确实有很大部分人是因为远超tws的续航而选择头戴的。这倆的续航……我到现在倆耳机都用不到百分之十的电,虽说我使用频率不高但差不多一个星期过去了。推测来看正常使用一星期一充应该是不难的。啥都不开倆续航应该差不多。至于充电速度我也没试(大概没机会了),倍思大不必说,ikf也声称可以使用18w充电头充电,但这方面我比较相信倍思。

这两副其实都只是两百元的头戴式无线耳机,吹什么千元平替都不太合理。两者虽不同但都给到了价位内能够给到的东西,从产品角度来说是不错的。ikf king比较推荐看剧看电影打游戏或低频爱好者、喜欢氛围感偏暖声的用户;倍思则适合听音乐或需要降噪通话、不喜欢太闷太暖的用户。两副耳机虽说没有价位超前的表现但并不落后,都属于不错的产品,用户不必受过分吹荐的影响,也不必因为软文遍地而鄙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理性判断。

海绵里有多少水——ikf king s与倍思h1对比评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