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声优介绍(四)从巴黎到莫斯科,从八六到新海天——种崎敦美
如果把声优可配音角色类型的好球区比作一个国家的领土,那种崎敦美毫无疑问就是声优世界的拿破仑——
从温婉如水的八六,到元气满点的新海天,就如法兰西帝国席卷欧洲大地的狂潮一时间势不可挡一样,种崎敦美的名字也席卷了一个又一个性格迥异的角色。
可就像拿破仑的帝国短暂的生命一样,种崎敦美正在从里界快速消失。不用说早已封存的“桐谷华”,就算是相对新的“沢泽砂羽”,恐怕也会在几年之内被彻底放弃。
但,就如同拿破仑帝国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欧洲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一样,种崎敦美在里界演绎的角色们,也成为了令人难以忘却的经典乃至传说。
绫地宁宁、保科有希、明日原佑希……想起种崎敦美,无数名字瞬间在脑中涌现,和她们尘封的回忆也再次闪耀。
一、八六——温婉如水的铁路人偶

《爱上火车》作为一部从头到脚都透露出“我们花了很多钱”的感觉,包括剧情、人设、世界观、作画等多个角度在内的综合素质远超业界平均水平的,堪称Gal界的《GTA5》的超级巨制,代表了Galgame制作水平迄今为止的最高峰(个人观点)的作品,C位女主配音的选择一定是慎之又慎。
事实证明,制作组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每每回想起这部作品,第一个浮现在我脑中的总是八六。也许是华哥的演出太过出彩,相比之下,我心中其他女主的印象淡薄得甚至有点滑稽。
说实话,作为该作核心设定的“铁路人偶”,即使在续作中有进一步的解释,但也存在相当大的逻辑漏洞。
不过,华哥的演出可以直接让人忽视这一点,作为玩家的我就好像主人公一样,做到了完全矛盾的两件事:既把八六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同时又接受她本质上是一部机器。
我能享受她那一声声“双鉄様”的温柔呼唤,也能对主人公的人机恋爱观产生共情。
与《ATRI》关注于机器人伦理问题不同,《爱上火车》则是把“人机能孕育出一段完美爱情”的观念当作了主人公与八六关系进展、以及火车事业的复兴的背景音乐——
你很少意识到它在那里,但它的确在整段故事中不可或缺。
这样一边倒的态度本来应该带着的幼稚,也因为漫长的故事线中时不时出现的让人意识到人机隔阂的小插曲而遁形。
如果把《ATRI》中人机关系的剧烈冲击震荡比作瀑布,那我更喜欢《爱上火车》那温柔又不失坚定的、在不知不觉间引导着我的绵绵江流。而八六那温婉沉静有如泉水一般的声音,就是这股江流的源头。
二、新海天——一人成就一个系列

剧情不够,整活来凑。——鲁迅
9nine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分割商法的成功——越往后剧情越深入的平行世界,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其一,最大限度避免了不同女主线路之间的冲突,满足了人物党;其二,由浅入深的剧情吸引了剧情党,增加了玩家的留存率;其三,为故事构思留出了充分空间,防止前期“话说太满”使得后面出现剧情圆不上的尴尬。
然而,这样的方法并非完美,其中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前面两作的剧情本就薄弱,在女主已经固定的前提下,受众面会和女主的个人魅力存在强相关关系——女主如果成功还好,如果不成功,那作品评价和销量自然好不了,难以为续作积累良好的口碑和充足的资金,整个系列可能就这样早夭。
可是,在游戏时长和剧情深度的双重限制之下,想要塑造一个完美到能博得大量喜好各异的玩家的认同是十分困难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纵观9nine的其他三个女主(尤其是最重要的首作女主九条都),并没有让人看到特别出众之处(个人观点)。那么既然女主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成功,9nine系列到底是如何克服其分割商法模式的缺陷的呢?

原因在于,华哥配音的新海天成为了规则的改写者——如果我们做不到创造一个完美的女主,我们就用新海天来改变游戏类型。
也许一个角色改变游戏类型显得有些夸大,但在华哥近乎双重人格一般的声线变化之下(当然也少不了作者对新海天的塑造),新海天成为9nine全系列尤其是剧情明显薄弱的前二作的气氛担当。
在一时甜美可人,一时尖锐粗犷的嬉笑怒骂之间,新海天以一己之力担当了近乎所有的整活任务,硬生生把9nine前两作变成了颇有颜艺社风格的爱情喜剧。
不喜欢女主,感觉不够甜,带入不了?没关系,我们为你准备了由华哥带来的解压套餐。如果没法因被女主吸引露出痴笑,那就尽情因女配的整活哈哈大笑吧。

华哥一人为9nine创造出的恋爱喜剧的轻松氛围,完美中和了女主缺乏魅力带来的无趣和剧情方面的巨大空洞,使9nine的受众面和游戏总和素质得以大幅度的扩大和提升,为这个系列在短短几年内就能取得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础。
PS:我甚至认为,新海天的个人线应该放到第三作。因为我当初推第三作的时候注意力完全从女主和仍稍显薄弱的剧情中被分散,满脑子想着幽灵能不能攻略,体验极差。如果两条个人线顺序对调,春风线中可以加入更多新海天的戏份,更好满足具有对春风不感冒或整活爱好者的特质的玩家(比如我)。
最后顺带提一嘴,“没有人比新海天更懂哥哥”。
お兄ちゃん、兄やん、お兄様、兄様、兄上,にいにい,
整个游戏中新海天至少使用过6个不同的称呼哥哥的方式,
实在令我印象深刻。
三、保科有希——从出生到入土的爱情
“当我想象起几十年后我和她葬在一起的情景,居然没有一点违和感。”
在游戏中男主有这样一句(意思相近)的台词。
这句话正是对保科有希和虎太郎独特爱情的最佳注脚——现实、朴素、直到永远。

在我玩过的所有Galgame中,尚未有一个人物,尤其是幼驯染系人物可以达到这般的高度。
事实上,保科有希的光芒是如此耀眼,以至于让《Lovesick Puppies》这个质量颇高的游戏和里面其他优秀的女主在她之前都失去了光芒。
同样的,尽管很多Gal中的经典女主角都存在各自的大量拥趸,但从来没有一个能像保科有希这样魅力之高,到了粉丝们能成立一个“宗教”,也即“保科有希神教”的地步(如果有,那当我没说)

但保科有希这个角色是诞生以来就注定要火的命运吗?我想大概不是的。
作为幼驯染系人物,保科有希竟然在共通线的前面一段完全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空小路织衣作为钦定的C位女主在共通线开头占据了极大、且极具戏剧性的篇幅。
保科有希仅有的在共通线中的戏份也缺乏冲击力,几乎没有展现出女性魅力,绝大多数时间在吐槽和装傻。
虽然这可以说是幼驯染角色的某种定番了,但其在共通线中的表现就算对于这种定番来说也太过夸张。倒不是说捧哏和逗哏当得太放飞自我(像《间接之恋》的里沙),而是女性魅力——讲简单点就是媚宅的部分实在太过稀缺了。
具体点来说,虽然可以和女主神态自若地“交换”下流段子的男主我也不是没有见过,但是虎太郎内心毫无动摇的程度还是独一份。
两人的关系就像是相处了五十年,不仅主观上力不从心,客观上也已经完全对对方的身体失去兴趣的老夫妻一样。

那么这种关系下两个人又如何能成为恋人呢?这不得不提保科有希的一个重要魅力点。但有趣的是,这个魅力点根本就不在保科有希身上——是男主虎太郎。
虎太郎在我的Gal经历中同样也是一个“之最”——最有人格魅力的男主。尽管《Lovesick Puppies》并非剧情作品,也或许正因为《Lovesick Puppies》不是剧情作品,才显得虎太郎的品质是如此之突出。
大是大非,生死存亡之间,更多是外在因素主导人物行为;而在细枝末节的日常生活中,人物的行动受内在品质影响更大。
作为咨询室的苦力,作为妮修的管理员,虎太郎的多重身份给他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事,可因为他那多管闲事的性格——麻烦事从此不再是麻烦事,而是变成了构成充实的学园生活以及热闹的妮修生活的碎片。任何在普通人看来自己遇上再倒霉不过的事情,虎太郎,在他那粗看轻浮细品端正到不能再端正的品行之下,都会变成乐事。而通过这些事情,他也在不断帮助别人解决无论什么类型的问题,即使这人与自己毫不相干。
再说下去就变成虎太郎专场了,在停不下来之前赶紧刹车。我想说的是,在虎太郎这完美得让我快弯了的(我摊牌了,要是自己是女的非嫁这种人不可)的人格之下,一直有一个人支撑着他——保科有希。人非超人,即使是虎太郎也会有软弱和动摇的时候,而唯一能透过那看似坚强的外表看到他的脆弱的人,只有有希。
尽管游戏中有5条个人线,但只有有希线才是他真正的归宿。其他四个女主与虎太郎的关系,除了男女之情,更多的是虎太郎在支持着她们的脆弱;而保科有希和虎太郎的关系,则像是两人绝对默契前提下的互相依靠,就像是从小把对方的屁股就看光了一样,他们也把对方内心的脆弱看得一清二楚——没有十几年的朝夕相处,是不会有这样的关系的。

虎太郎和保科有希这至今为止攀上幼驯染最高峰的关系,造就了保科有希这个人物的魅力。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这样不全在吹保科有希,跟华哥没什么关系了吗?
我也没什么办法,写到第四篇,确实词穷了,局限于声优的话想破脑袋也说不出新东西了,倒是角色能够洋洋洒洒写出一大段,特别像保科有希这种感触特深的。
不过也不用担心,小作文写不出来,我可以举实例——这三个视频,给了我听所有同人广播剧以来最强的沉浸感。其他角色,甚至同样是华哥配音的角色说出来让我感觉肉麻过头以至尴尬的话,到这反而能好好享受。在听着其中的内容之时,我发现自己甚至记起了它到底是游戏中的哪个场景,当时男主的台词是什么。
(虽然我不太相信这年头还有没玩过这游戏的,不过要是真有,请你务必去玩。如我之前所说,不仅限于保科有希线,这部游戏整体上都是非常优秀的,这里我挖个坑,以后有机会出一期专门介绍这游戏)
华哥篇正文到此结束,接下来是老规矩的推和油管
推:

还有一个桐谷华的账号已经弃用了(哭),就不发图了
油管:华哥没有自己的油管频道,但是现在每周会做一次半小时的配信

到这里这篇是真结束了,下一篇就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