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送娃,带上“除菌卡”就能消毒杀菌?

花爸说:
每逢开学季,家长们都会给孩子准备一些学习用品,今年因为疫情,还少不了给孩子准备一些必备的消毒用品。
除了口罩、免洗洗手液等常见的消毒用品,花爸还在一些小朋友身上看到了一个挂在胸前的卡片,据说叫除菌卡。
宣称挂着就能消毒杀菌、帮助孩子防御病毒,并且可以有效抑制病毒传播和阻止细菌感染。

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心态,花爸翻阅了各种资料,揭开除菌卡的真实面目。
除菌卡的原理
事实上,这种除菌卡的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ClO2)。
确实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常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游泳池水处理。
在2003年SARS、2004年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四川震灾等疫情中,二氧化氯消毒剂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氧化氯的消毒灭菌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将二氧化氯运用到除菌卡这类产品,真的有用吗?

淘宝页面截图,除菌卡销量不俗
除菌效果:除菌效率低下
花爸查看详情页,发现很多产品附的检测报告都只有首页,没有展示杀菌效果、杀菌率等检测数据。

湖南都市频道曾就除菌卡是否能除菌做了一个实验:
将除菌卡与新鲜的米饭、苹果一起放置在窗台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米饭与苹果还是出现了发霉现象。


而且,经过仔细研究市售的一些除菌卡的实验条件后,花爸发现这些除菌卡都有不少问题。
杀菌测试条件,与实际使用差距大
比如这款日本进口的“TOAMIT消毒除菌卡”,它展示的杀灭流感病毒检验报告中显示:
实验是将除菌卡放在密封容器(1.6L)内的底部,结果病毒数明显降低。

另一款日本进口的“EAMASK健康卫士除菌卡”的实验,是在一个小饭盒里做的,30天后,放置了除菌卡的饭盒中的蛋糕没有发霉。

这样的实验环境小而且封闭。
生活中,使用除菌卡的环境并不是“密闭”的。
开放空间需要一次性使用大量的灭菌卡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曾对市面上热销的除菌卡进行调查:
这款“绿净净除菌卡”包装上说明,其杀菌率达99.9%。
但实验报告显示,实验是在25m³的洗手间内,放置了25件除菌卡,3次实验所得的平均杀菌率约为85.3%。

该实验用了25件除菌卡,而实际上消费者不可能在身上挂25件除菌卡。
而且实验报告显示的实测平均杀菌率(85.3%),也明显低于宣称(99%)。
还有一款“健康卫士除菌卡”,宣称打开包装后能持续有效30天,这点很吸引人。

但实际上,该品牌除菌卡的实验是以20克有效成分进行的,产品实际含量只有4g左右。

实际上单独这一块除菌卡,能否作用30天?我们也不得而知。
那么在开放空间里,一块除菌卡的作用效果如何呢?
需长时间反应,才能达到有效灭菌浓度
有研究称,浓度为0.01~0.02ppm二氧化氯的空气消毒效果较好,且对人体不具有毒性。

比如,这款novopin除菌卡出示的实验报告显示,所用成分材料在1m³实验空间内放置6小时后,空间内的二氧化氯气体浓度才能达到0.028ppm。

也就是说,除菌卡起码需要在小空间内,放置数小时,才能使二氧化氯浓度上升到有效浓度。
除菌卡所谓宣称的:只要戴上就有效,是根本不可能的。
使用限制多:只适合在空气不太流通、密闭的空间内使用
花爸看了几款除菌卡的包装,只在不起眼的地方写到了使用限制。
比如:在有风或强风的情况下,会严重削弱产品的性能。
另外,还有些除菌卡建议避免在潮湿、有水等情况使用,或者长时间在阳光下等情况使用,因为高温会加快当中有效成分的消耗。

事实上,消费者未必了解这些除菌卡的使用限制,不少人以为只要将产品挂在脖子上,即使在户外环境,都能瞬间消除附近的病毒和细菌。

总结:
所以综上所知,除菌卡的除菌效率非常低下。
它在使用环境、时长、有效作用量等条件上都有很多限制,要想发挥较好的“除菌”性能,得长时间在密闭小环境中使用较多的除菌卡。
单一块除菌卡,在开放空间根本无法起到高效的除菌作用。
安全性:长时间佩戴对孩子有刺激性
给孩子用的的东西,安全性是最重要的。
很多家长可能以为这种不接触皮肤的消毒方式很安全,实则不然。
可能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二氧化氯带有类似氯气的刺激性气味,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500ppm)二氧化氯的环境下,会令人出现不适。
所以一些办公楼在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都会在人群撤离后进行。
而小朋友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如果直接吸入除菌卡释出的气体,可能引起鼻腔、呼吸道、喉咙和眼睛出现刺激反应,导致流眼泪、咳嗽等反应。

今年3月初,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主办的“科学辟谣平台”上,一篇文章指出:
二氧化氯浓度超过ACGIH(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委员会)规定阈值,会导致衣服褪色或者损坏,甚至可能燃烧。

使用二氧化氯贴片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谣言,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幼儿易误触,部分成分遇水会发热
小朋友佩戴这些除菌卡,或者挂在书包上,就会触摸到除菌卡中的化学物质。
如果此时没有及时洗手就拿取食物,会增加误服化学物质的风险。
此外,央视新闻曾报道,一些除菌卡里面含有亚氯酸钠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物质,亚氯酸钠在与水接触后容易发生爆炸。



最后再划重点:
1.除菌卡除菌效果微乎其微。
2.除菌卡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正确洗手和环境消毒才是关键防疫措施。
目前国内外没有认可的标准方法对除菌卡进行杀菌消毒的效能实验。
正确的洗手方式和用酒精消毒,以及正确佩戴口罩都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
除菌卡除菌效果差强人意,长时间佩戴有安全隐患,因此我们不推荐购买除菌卡类产品。
正确洗手和环境消毒才是“防疫”正道。
小红花测评简介:
我们是中国第一批从事商品对比测评的人士,成立“小红花测评”的宗旨,是通过进行独立、客观、专业的对比测评,向父母推荐更安全、性价比更高的儿童和家庭用品。
“小红花测评”坚持三大原则:不接受企业提供的测试样品、不接受试图影响检测结果的广告和赞助、独立付费委托国家认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敬请关注“小红花测评”,获取更多婴童产品对比测评内容。
往期回顾:
早教盒子 / 洗手液 / 灭蚊灯 / 电蚊液 / 床栏 / 坐便器 /
面膜 / 宝宝洗衣皂 / 孕妇钙片 / 孕妇补铁 / 儿童餐椅 /
护臀膏 / 背带腰凳 / 婴儿洗衣液 / 整体爬行垫 /
果泥 / 恒温睡袋 /润唇膏 / 折叠浴桶 /
湿疹膏 / 鳕鱼 / 润肤霜 / 体温计 / 保温吸管杯 /
智能机器人 / 补钙剂 / 复合补充剂 / 辅食重金属检测 /
核桃油 / 补铁剂 /叶酸 / 洗发沐浴露 / 补锌剂 / 湿纸巾 /
防晒霜 / 纸尿裤/ 拉拉裤 / 驱蚊产品 / 维生素D /面条 / 面霜/
鱼肝油 / 牙膏 / 保温杯 / 化妆品 / 乳胶枕 / 水彩笔/ 米粉 /
益生菌 / 猕猴桃 / 果泥 /体温计 / 洗护用品 / 补钙产品 /
安全座椅 / 地垫 / 退热贴 / 鱼油 / 藻油 / 儿童黏土 / 午睡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