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创新社专访:领雁科技基于“知识库”的智能审计系统(下)
2023年起,领雁科技开始构建基于“知识库”的决策型智能化审计系统,这将极大地助力金融行业审计工作从依靠专家经验向专家经验和预测并举转变。
知识库(Knowledge Base)作为一种用于组织、存储、检索和管理知识的系统,与知识本身有着本质的不同:知识具有零散、无法统一的特性,而一旦形成知识库,则意味着知识的集中、归纳、流转、融合。
在领雁科技看来,基于知识库的审计系统有以下三方面优势:
首先,基于知识库的审计系统,可以把不同工具、不同手段的知识进行整合;其次,基于知识库的审计系统建设不但可以集成现有审计团队的工作,还可以抽象扩展新的工具;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它可以让所有工具中的知识流转起来,供审计人员使用。
基于“知识库”的审计系统是大势所趋。然而,构建知识库的审计系统并非易事,需要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文本识别等技术充分融合和全面规划。“为满足金融客户建立审计知识库的诉求,审计产品需要在技术架构、产品框架上按照‘知识库’的要求进行设计,不能用后续打补丁的方式进行。”祝祥说。

为了完善基于“知识库”的决策型智能化审计系统,祝祥和很多同事在2023年春节之后几乎没有休息过,因为对于领雁科技来说,最新的审计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协助金融机构对原有审计作业、审计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实现审计业务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在此之前,审计系统在风险预测方面侧重于事中、事后,通过系统的革新,我们希望将专家经验与智能预测并举,覆盖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面风险管理,真正做到风险洞察。”祝祥说。
当信息系统变得更加智能时,将产生对原有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决策方式、企业文化的改变。其实早在2019年,领雁科技也洞若观火地提出,审计系统工具已然发展到极致,如何再造(优化)审计作业、管理流程是审计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任何时候变革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流程重塑或者流程再造可以说是企业管理诸多问题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正如流程再造理论提出者迈克尔·哈默所说“流程再造是一个从顶层到底层、涉及所有员工参与的过程”。而领雁科技对这一点有着很深的领悟,当信息技术反作用于业务模式,推动流程再造时,“系统本身必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祝祥说。
什么样的系统才有“生命力”?
领雁科技作为一个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在国产自主可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帮助用户筑牢安全根基。在领雁科技看来,“自主可控”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业务的自主可控,通俗来讲就是这个系统用户自己能用得起来,可以实现灵活配置、自主建模、自主管理。“衡量一个系统的是否是‘好的系统’。系统建设的贡献占30%,系统运营的效果则占70%。”祝祥说,“两方面的自主可控保障对业务连续性的支持是全天候的,这也是审计系统成为内部审计团队最佳工作助手的根本原因,也是审计系统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然而,要让用户获得自主可控的掌控感,需要在产品设计、研发上付出巨大努力。也正因为如此,领雁科技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程,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技术支持人员,将大量时间用于与客户深度沟通,了解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感受,解决他们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些信息快速带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中,坚持“能自动不人工”的原则,让产品具备高效自动化、创新性,更紧紧围绕审计业务本质能力的提升、流程的变革,前瞻性引领审计业务工作人员的需求,让使用人员拥有“惊喜感”。

因此,祝祥用24个字总结领雁科技审计系统的发展方向:强化建模能力,释放数据价值,增强协同共享,沉淀审计经验。
在技术上,数据分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会更多地应用在审计业务场景中,更多高效便捷的工具支持审计日常工作;
在业务上,以技术为依托提高生产效率,数字化审计系统的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审计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展;
在知识上,企业内部会逐渐形成审计知识库,进而发展为行业知识库。
在技术、业务、知识等基础的加持下,以可配置的流程、可配置的数据、可配置的知识来“智慧化”审计作业、审计管理流程,做到“不见流程、只见知识,不见管理、却完成管理”。这是领雁科技智慧审计系统带来的卓越体验。
不断累积的加速度,深耕金融行业智慧审计
基于对业务和技术的前瞻洞察以及快速迭代能力,过去16年时间里,领雁科技审计业务服务了大量的金融业客户,不仅在银行业审计IT解决方案市场连续多年独占鳌头,更在证券、保险、期货、资产管理等金融领域与头部公司保持着良好合作。
“银行业与证券、保险行业的审计工作,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许多业务层面的具象差异。”祝祥说“幸运的是,我们的产品经受住了考验。这也再一次证明,我们对金融业务的理解和技术发展的洞察是准确的。”
具体来说,银行业与证券、保险行业首先在业务模式和监管要求上存在差异,这使得二者在审计需求上有所不同。
例如,保险行业更关注精算与准备金,证券行业更关注交易流程与信息披露等。这需要审计系统具备灵活定制的能力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其次,非银金融行业的数据特征和复杂度也各有不同,这使得建模工具与算法在不同行业的适用性不同。例如,银行业较多结构化数据,保险业更多非结构化数据,算法模型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不同,这要求审计系统在数据与算法方面具备较高的开放性和综合定制的能力。
第三,不同行业的人才特点也不同,这可能导致对工具和流程的使用习惯的差异。例如,银行业更重视会计与审计专业,保险业更看重精算与数理统计专业。这需要审计系统在人机交互和操作流程上保证通用性和灵活的操作方法。
第四,对不同客户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也需要定制化,这要求审计服务团队能够快速理解不同客户的需求与痛点并作出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审计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特别是在业务复杂多样的金融行业。在系统之外,更需要审计团队不断学习与积累行业知识,提高复杂环境下的服务交付能力。只有在产品和服务双轮驱动下,才能真正同时服务好银行、证券、保险、期货、资产管理等全面的金融行业。
速度的变化需要加速度的持续作用,只有当速度累积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位移,形成路径。其实个人和商业组织也是一样——将努力累积,才会变成成果,将成果累积,才会获取成功。领雁科技审计产品从1.0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8.0乃至更多的未来版本,正是不断累积加速度的过程。或许正如祝祥所说的:做对的事,把对的事情做简单,然后才能做出不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