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45)

【2】.释放固定部件
首先请原谅笔者无法在侧视图中画出真正的释放,笔者会在后面用释放俯视图详细介绍释放的运行原理。
这个零件在内构中主要起到的是固定包括弹射杆壳体和释放联动部件等机构的固定作用。
【3】.释放联动部件
由于向前后移动的扳机无法直接使得横置的释放移动,所以NERF的设计师在两者之间设计了一个联动部件,该部件虽与扳机一样为前后移动,但其在释放位置设置有一个滑槽,在联动部件前移时可以使得释放侧移解除对弹射杆的压制。
释放固定与联动部件均被弹射杆穿过,为其能旋转完成弹射功能,这两个部件在对应位置开有一条狭长的平行的缺口。

【3.5】释放
真正的释放部件,是一个左右移动的小零件,也就是图中上下移动的灰色零件。该零件固定在释放固定部件上的滑槽中,其由弹簧支撑,只能左右运动。在面向释放联动部件的一面,释放设计有一个凸起,联动释放部件在凸起的对应位置设计有另一个滑槽,这个滑槽使得释放联动部件在前移时能够使得释放侧移。
如图所示,上图为未上膛、无软弹的状态,此时无法扣动扳机;下图为上膛完毕、有软弹的状态,此时能够扣扳机。而位于上端的两个变径设计的开窗是为让两个翠绿色保险穿过而设计的。
在未上膛状态下,两个空保的直径较大的部分处于释放联动部件开窗的直径较大位置,而空保无法进入开窗直径较细的部分,所以联动释放部件被空保卡住无法前移移动释放。
在上膛过程中,推杆在向后旋转接触释放的斜面,使其向左滑动,为推杆让路。在推杆到达释放后面时,释放因弹簧顶起回弹,卡住弹射杆,此时上膛完成。
在弹射杆移动,上膛完成的的同时,软弹就会随之被推到发射舱待射点,同时使得两个空保下移,其中间直径较细的部位处于联动释放部件的开窗处,此时空保可以进入开窗直径较细的部分,释放联动部件可以前移。
当扣扳机时,释放联动部件前移,释放侧移,弹射杆被扭力弹簧扭动高速前移弹射碟弹。
释放、释放联动部件、释放固定部件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理论上除双碟外的碟弹发射器均采用这种设计。

【4】.空保
请注意,为了方便观察与讲解,笔者将两个空保的位置设置在了释放固定与联动部件的“上面”使其不会被两个部件挡住。
碟弹发射器的空保有两个,其穿过释放固定与联动部件上的带有变径设计的开孔。当空保未解锁时,释放联动部件无法前移移动释放;当空保下移解锁时,释放联动部件可以前移并移动释放。
碟弹发射器的两个空保,其一被碟弹直接顶下解锁,其二则是由碟弹顶起空保联动部件间接地顶下解锁。
这两个空保可以自动检测发射舱内是否为标准碟弹,并且会检测碟弹的朝向是否正确,如果不是标准碟弹,或是碟弹底朝上被推入待射点,那么就不会解锁,玩家也就无法扣动扳机释放弹射杆。
检测非标发射物,是NERF新时代的必备保护,可以极大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检测碟弹的朝向是否正确,笔者认为这与碟弹这种特殊的圆盘形发射物有关。碟弹如果想要飞行的距离远的话,除了旋转飞行之外,即使碟弹的上下朝向必须正确。正确朝向的碟弹在飞行时,飞行产生的湍流较小,碟弹能飞出更远的距离。而当碟弹上下颠倒飞行时,飞行产生的湍流会大幅增大,形成较大的空气阻力,碟弹的飞行距离也随之大幅减小。换而言之,笔者认为,碟弹的空保也在莫种程度上起到了增加碟弹射程的作用。
但正如前文说的,大多数的碟弹发射器都可以空仓上膛,但因为这两个空保的存在,我们即使上膛也无法扣动扳机释放弹射杆,这使得这两个空保的功能好坏参半。
就笔者而言,专业玩家拆除这两个空保是个十分必要的小改造,既可以增加把玩的乐趣,又可以避免发射器长期处于上膛状态保存。
【5】.空保联动部件
其中的黑点为旋转轴心。
在上膛完成后,处于发射舱待射点的碟弹只能解锁第一空保,如图所示位于右侧的第二空保会被推弹杆挡住,但其又需要被进入待射点的碟弹解锁,所以孩社设计了一个中间部件,也就是笔者所称的空保联动部件来解锁这第二空保。
这个空保联动部件使得发射物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和抗性变的能力,否则无法解锁第二空保。同时也是这种解锁设计,使得上下颠倒的碟弹进入发射舱时无法解锁第二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