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全国乙卷作文(跨越,再跨越)《百年跨越,孕育卓越》

2022-09-05 14:57 作者:高中语文谢伟思  | 我要投稿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用翌得app/小程序里的素材写的作文:

百年跨越,孕育卓越(975字)

谢伟思 

百年涓滴汇江河,今人搏浪弄潮儿。

我复引水跨霄汉,后辈一越云上歌。

——题记 

1932年,洛杉矶,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入场,偌大的赛场上,代表四万万同胞参赛的,只有一个人,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刘长春。1936年,柏林,中国代表队参加了30多个项目,却以零记录收场,报纸上刊登着一则漫画——五环、长辫、鸭蛋,以及“东亚病夫”。刘长春在伤病与泪水中退役,在战乱中四处漂泊,他有两个愿望,一是中国人在奥运会夺冠,二是中国能举办奥运会。

1984年,又是洛杉矶,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实现了刘长春的第一个愿望;2008年,北京,中国实现了刘长春的第二个愿望。不仅如此,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他们以自己的身影告诉世界——中国人,即便是身有缺陷,也不是“东亚病夫”。刘长春没有看见这一切,但我们看见了,他的同胞,和他一样,在时代与境遇的桎梏中,跨越,再跨越。

跨越,再跨越——历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一条永不停歇的征途。2021年,东京,又是百米赛道,这次站在跑道起点上的,是苏炳添。他抵达终点只花了9.83秒,而这一天,距离刘长春的初次参赛,已经过去了89年。一个中国人,从站上奥运会百米赛道的起跑线,到成为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第一个中国人,花了多长时间?是9.83秒,还是89年?

原来,9.83秒就是89年——一代代人的跨越、再跨越,才能在近百年后,在干涸的大地上汇成一条江河,孕育一个卓越的弄潮儿。

是的,“跨越、再跨越”与“卓越、再卓越”不完全相同。“卓越、再卓越”是跨越的历程中,那些令人瞩目的、冲向高点的最后一越,但在高点之下、高点之前,以及一个高点与下一个高点之间——充满鲜为人知的“跨越、再跨越”,甚至是破败不堪的“跨越、再跨越”。如果说近百年来的百米事业是一场接力,那么,刘长春就是第一棒,苏炳添就是第四棒。第四棒能享受冲线的欢呼和喝彩,但谁能说第一棒不是英雄?而第四棒之后,是涌向下一个高峰,还是螺旋上升至新高度里的低谷,需要第一棒的奠基?无人能预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团队战,是一场代代延续的持久战。

所以,我们可以追求卓越,但首先要跨越的,就是备考多年养成的“以个人成绩论英雄”、“孤立地看待每个人的成绩”的习惯。宏观上看,百年跨越,孕育卓越;微观上看,我们个人,大可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不惧平凡,承上启下,融入时代春潮,只管在具体的工作中,和伙伴们一同跨越、再跨越。

 

我使用的“翌得”里的素材:

“翌得”app/小程序中杨洋老师的专栏《见识与思维》中的《055跑下去,永不止步——奥运百米道上的单刀英雄》;

“翌得”app/小程序中我的专栏《伟思语文奇遇之旅》中的《066优绩主义——激励我们的是它,打击我们的,还是它》。

2022全国乙卷作文(跨越,再跨越)《百年跨越,孕育卓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