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说:“脾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又谓:“脾与胃
《内经》说:“脾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又谓:“脾与胃,以膜相连,而能为胃行其津液。”脾、胃、肝、胆、小肠、大肠,都属消化系统。脾主运化,主肌肉,主升清降浊,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面。脾又有统血之功。故脾有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统摄血液,使其能正常运行于经脉,不使外溢的作用,并主四肢、肌肉之濡养活动。脾与胃既相为表里,又为营血生化之源,故为后天之本。这是以说明脾对全身的协调活动,特别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合成、代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对全身气血的充盈和虚衰、肌肉四肢之健旺和怠乏、面色唇口的润泽和萎枯都有极大的影响。
从上面的探索可以看出,中医对脾肾于全身的影响视“脾肾为本”是有根据的,所以何任教授强调,扶正祛邪的法则,总的就是以扶脾、肾为重点,当然这中间包括对气、血、阴、阳的扶助补益在内。在运用扶正的补养方法时,首先照顾脾胃,因为如果这个后天生化之源不能很好运化,那么任何补养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故扶正法对脾胃的注意应放在首位。脾肾两者没有衰败,则抗病祛邪就有了本身的基础。何任教授对防治肿瘤,按其不同病情或以补脾为主,或以补肾为主,或脾肾双补。在扶正的同时,并配以祛邪制病(抗癌)药。将扶正的补益药与抗病(癌)药同用,比单纯的用抗癌药似乎更为有益,更少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