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怒海惊澜-苏联/俄罗斯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巅峰及余晖(1970-2000)

2019-10-07 17:01 作者:冰封之龙  | 我要投稿

在上一期我们讲到了苏联1970年代的670(北约代号C级)型核潜艇,C型核潜艇虽然产量较多,但是C型核潜艇随着时间推移,性能也逐渐不敷使用。1978年,几乎是同一个时候,美苏都在水下发射导弹的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从鱼雷管——而不是专门的导弹发射管发射巡航导弹的技术。在这一年,号称战斧斯基的苏联巡航导弹KH-55(KH是空射的代号,它的引擎由乌克兰生产,苏联解体后进入中国,即成为目前有名的长剑10型导弹的技术源头)的潜射型RK-55都成功进行了发射测试,同时UGM-84鱼叉潜射鱼叉反舰导弹也进入了美国核潜艇的武备库之中,从此水下发射反舰导弹不再是苏联的专利。

苏联RPK-2型反潜导弹,由留利耶夫设计,他同时也是著名的苏联85毫米高射炮、S-300V的主任设计师
美国UUM-44反潜导弹,本质上是一种核战斗部火箭助推深水炸弹

用鱼雷管发射导弹的历史其实早在1960年代就有了。在1960年,美苏同时受困于潜射鱼雷速度过慢,射程过短的问题,因此双方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办法:把鱼雷用火箭发射出水,利用空中的高速度越过几十公里的海面,再到对方潜艇的附近潜入水下攻击对方潜艇。这个技术就是所谓的“火箭助飞鱼雷”,别名“反潜导弹”。1960年代,美国首先装备了RUR-5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其战斗部有核弹头深水炸弹和MK-46鱼雷两种,并发展出使用核弹头的UUM-44型反潜导弹(实际上是火箭深水炸弹),迄今阿斯洛克的改进型还在美国驱逐舰上服役。在水面舰艇列装阿斯洛克导弹后,美国潜艇也配备了这种武器,而苏联也在稍晚的1969年,由著名的跨界奇才——留利耶夫(本人之前介绍过这位从高射炮转行导弹的大佬)开发出了533mm鱼雷管发射的RPK-2(SS-N-15)反潜导弹,日后又给533mm和650mm鱼雷管开发了RPK-7(SS-N-16)型反潜导弹,因此到了1978年,潜射反舰导弹本来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

苏联原本并未选择发展鱼雷管反舰导弹,部分原因是早期导弹小型化技术较为薄弱,太小直径导弹无法实现远程打击任务。但是UGM-84鱼叉服役后,这种同时兼顾小型化和射程的导弹,让苏联发现自己的一大堆巡航导弹核潜艇一夜间过时了。因此苏联开始计划推陈出新。除了加快开发鱼雷管的潜射反舰导弹(日后的3M-54“口径”(北约代号俱乐部),也就是鹰击18的前身就是这个计划的成品,但苏联解体前并未配发,而是靠通过向中国和印度出口的盈利而开发完毕,成为俄罗斯目前的主要潜射巡航,反舰/对陆导弹,曾经参加了叙利亚行动)外,还策划了对现有的651,659系列潜艇的二次大改造,和推出新一代巡航导弹核潜艇。

3m54系列巡航导弹可以由任何潜艇的533mm鱼雷管发射,因此苏联时代设计的巡航导弹核潜艇都不考虑搭载此类导弹,而是由阿库拉级潜艇、基洛级潜艇负责发射此类导弹,本文不加叙述。

由于651,659,675型潜艇以前配备的是巨大的P-5/6导弹,因此侧面巨大的导弹舱自然要好好利用。第52设计局(即切洛梅设计局)想到了P-5/6的接班人——已经部署在基辅级航母上的P-500(北约代号SS-N-12),其尺寸正好和P-5/6相差无几,只要解决了潜艇发射技术就可以完美替代旧的亚音速P-5/6导弹。于是在1977年,苏联陆陆续续开始改装上述三种潜艇,换装P-500导弹(1982年部分E级潜艇换装了更好的P-1000型导弹,而俄罗斯在2000年以后也把三艘光荣级换上了苏联时代生产的库存P-1000导弹)后解决了水下发射导弹的问题,这样651,659,675型便可以从容不迫根据预警机的信号,在500公里外发射巡航速度2.5马赫的重型反舰导弹了。P500导弹仍然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巡航速度可达2.5马赫,巡航高度可以在10·20000米内调整,以便根据目标特性分别采用超高空突防(20000米高于美国RIM-66标准1,标准2MR型导弹最大射高,只有RIM-67标准2ER才可以防御)和超低空突防(RIM-67以及苏联S-300F,中国052C装备的早期型海红旗9等大型防空导弹不能打击50米以下目标)轨迹,弹头可以选择500公斤半穿甲战斗部或者一枚35~55万吨级核弹头,巨大的末端速度和沉重的弹头就算是美国1980年代重新服役的衣阿华战列舰的水平甲板也难以阻挡(衣阿华级战列舰水平甲板为38mm表层甲板+127/152mm主水平装甲(后者是弹药库)+18/25mm第三甲板装甲,只能抵挡自己1225千克穿甲弹以每秒550米速度从高空中坠落(折算炮弹距离约27000米))。

巨大的P-500导弹,大家去游览天津基辅公园就可以见到他的等比例模型,可以切身体会什么才是巨型反舰导弹

在70年代的时候,苏联由于国力增强,决定发展更加强大海军力量,舰艇排水量水涨船高,这一时刻,苏联不仅建设了25000吨的导弹巡洋舰——基洛夫级,而且还开发出更加巨大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自然的,巡航导弹核潜艇也不会例外,因此,本文的压轴好戏——949/949A型核潜艇和它的P-700导弹登场了。

949A型核潜艇
949A型核潜艇的舱门布置图,可看到两侧共有12个导弹舱盖,每个舱内安装2枚P-700反舰导弹
P-700导弹,换成了阻力更小的头部进气口,同时降低直径,但最大速度仍比P-500低一些

949型核潜艇初期因为结构设计不当,难以修理和更换核燃料,因此仅建设2艘后就由949A型核潜艇替代。949/949A型仍采用了659型核潜艇的双轴和导弹两侧布置模式,但因为外观换成了更宽阔的椭圆形截面,因此潜艇看起来更加丰满,水下排水量也增加到了24000吨,已经超过了美国最大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但由于导弹发射筒尺寸巨大,苏联(也包括同期到现在的所有国家)无法生产出宽18.2米,高12米的巨型耐压壳(目前建设中的最大耐压壳是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12米圆形截面耐压壳),因此还是一如既往采用了双壳体布局,人员舱包裹在内壳内,巨大的导弹舱(每一个发射筒都是一个独立的耐压壳,可以经受水压并在发射前保持发射筒内干燥,以提升导弹寿命)位于指挥舱两侧,倾斜安置,以给发射出的导弹一个倾斜出水的力矩。与此同时,949A型保留了4门533mm鱼雷管和2门650mm鱼雷管,用来发射RPK-2/7型反潜导弹,TEST-71线导反潜鱼雷,53-65K型反舰鱼雷。

P-700导弹则是取自于同时期建设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和后续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瓦良格号也有发射筒,但辽宁舰改装时因为国内没有导弹,故导弹舱改成了士兵活动室和小卖部,002号航母经过重新设计删去了导弹舱,增加了机库面积),该导弹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机头进气道,占用空间减少,速度降低到1.6~2马赫,但射程提升到了700公里。同时P-700导弹和早前的P500都装备了导弹领弹技术——这是当代导弹双向数据链技术的前身,理论上,发射出去后的导弹会分成两组,一组称作领弹,能够从苏联US-A雷达预警卫星和其他空中预警平台获取敌方航母舰队的位置信息,并转发给其他导弹一起飞行,最终所有导弹在接近航母战斗群时会切换到主动雷达模式,锁定敌方航母进行打击。但是,由于当时技术局限于,这套系统并无法完美的像上述说法那样准确的行动,最大问题就是敌我识别困难。根据1995年俄罗斯海军一次演习,该导弹的领弹可以从TU-142海上巡逻机接收目标信号,并分发给4枚导弹,以弥补反舰导弹缺乏敌我识别能力和目标识别能力的弱点(迄今为止所有的导弹都不能在无数据链下分辨敌我,必须用指挥平台为其指出目标,否则会敌我不分所有进入导引头的目标;P系列反舰导弹因为为攻打航母优化,故计算机会主动把目标切换为最大的雷达反射体,因此不使用巡逻机中继指挥会导致导弹被雷达干扰箔条或者携带角反射器的诱饵船骗走)。

苏联解体后,949A型潜艇和所有的P系列大型导弹都因为苏联解体后缺乏经费而陷入停产的困境。最后一艘完成的949A型潜艇“库尔斯克”号还因为2000年的灾难性鱼雷爆炸事故而沉没,创下和平时代第二惨重的核潜艇人员伤亡记录(库尔斯克死亡118人,仅次于1963年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造成的129死亡),因此为949A型核潜艇蒙上了一层悲剧性的面纱。库尔斯克号沉没后,未完工的别尔哥罗德号因为P-700导弹停产和库尔斯克沉没的阴霾影响也长期搁置在船厂,俄罗斯曾经想把它改成弹道导弹核潜艇,但是最终俄罗斯选择了两艘未完工的971型(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为改装北风之神头2艘的基础,别尔哥罗德号只好在船台上一呆20年。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别尔哥罗德号居然在2019年以另一个身份下水服役——此时它的代号变成了09852型核潜艇,主武器也从P-700变成了另一个巨大的怪物——波塞冬核鱼雷。

09852型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的官方报道,可以携带6枚长度24米,弹头为全装药沙皇炸弹的波塞冬核鱼雷,同时还可以携带一艘水下考察潜艇

最后聊聊这个所谓的波塞冬核鱼雷。众所周知,苏联1961年在新地岛引爆了世界上最大的氢弹——沙皇炸弹。由于沙皇炸弹设计当量1亿吨,会导致外层包裹的铀238散播到苏联本土,导致类似第五福龙丸事件的辐射粉尘事故,因此苏联以铅替代铀238,使得当量下降到5000万吨。这枚巨大的氢弹重达28吨,只能以拆除炸弹舱门的图-95V试验机投放,故进行一次实验后沙皇炸弹就进了博物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苏联627型核潜艇在斯大林立项时,也考虑到了一个疯狂的巨型武器——一种长度24米的T-15核鱼雷,后来因核弹杀伤半径大于鱼雷航程而无疾而终。现在,美国推断俄罗斯把这两个巨大的玩意结合在了一起,使用小型深潜核潜艇的反应堆技术(今年7月发生严重事故的AS-12就是一种卫星核动力推进深海考察潜艇)作为巨型鱼雷的发动机,以完全体沙皇炸弹作为战斗部,这样一枚当量1亿吨的核动力推进的鱼雷可以在1000米深的海底长距离开进10000公里以上,在美国的海岸线上引发巨大的海啸,可谓是苏联时代就束之高阁的“海啸核弹”的新发展。同时,具备和核动力推进深海考察潜艇对接能力的09852,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深水工作平台,能够在海底考察时提供一个坚实的水下基地。因此,09852别尔哥罗德号,通过这样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为了俄罗斯核武库中新的一员战略武器。

如今,俄罗斯剩余的949A型核潜艇正在等候改装,未来将同亚森级核潜艇一样,搭配最新研制的“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口径”巡航导弹。

(全文完)

怒海惊澜-苏联/俄罗斯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巅峰及余晖(1970-200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