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娱乐的话
为自由而活——这样说时,往往不明白自由的含义。执着于某种抽象的“绝对的自由”,但自由似乎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诞生在对比之间的概念。
换言之,绝对并不存在,或是绝对的自由应与绝对的不自由一体两面。
没有人能一生地追求着自由——这么说当然并不那么正确,假如一个人永远不满足,永生不满足,永远都反抗,那么他大概就是设想之中绝对自由的人,永远地抗争,虽然说换言之也就是一生都不自由。
所谓自由的抗争之中始终存在着某些问题,一些既有的东西,是它触犯了自由,亦或是它触犯了自由;抛弃它,或者是毁灭它。但是自由的抗争恐怕不是毁灭一切的抗争,抛弃一切、剥离一切、自取灭亡。
似乎所谓绝对的自由确实如此与毁灭、与绝对的不自由相粘连。
我们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些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但这些地方未必不能被作为我们的目的地,这是因为它们就好像是数轴上表示无限处的某个点:尽管承担着代表无限的职责,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确实的点,只是距离我们过于遥远近似于无限。
我们以为自由也是这样的一个“无限”,于是我们所说的某些讨论便具有价值:诸如寻求挑战、寻求磨难的勇敢的心态;设想着即便无法到达,但它能确实地引导我们去往某个确切的方向。
但其实并非如此,自由其实是起点。
“这就如同出生时自世界处接受的唯一一份赠礼,这是自由,然后便以它来交换更加珍贵的物品。”
绝对的自由......此类的说法是略显滑稽的。
我们相信人类持有灵魂——所谓灵魂即是人内心深处绝对不变的某些恒定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则足以代表我们的全部,尽管它们事实上只是我们的一部分,但是它们的重要性与代表性足以代表我们的全部。
我们如此相信,所以会相信着“绝对自由”之类的鬼话,因为我们相信着在我们不断地抛弃与毁灭一切自己拥有的东西之后,最终会留下那些与生俱来的“恒定不变的东西”,会得以面见与了解我们真实的灵魂。了解自己的全部,于是便得以拥有全部的自由。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并不持有灵魂。如果当一个一切无所谓的毁灭者,抛弃一切之后能得到的只会是一片虚无......吗?当然恐怕还会剩下基因所写的一些生物本能吧。
这就像是一颗洋葱,层层叠叠地包裹着,中心处却并不存在什么格外独特宝贵的东西。
重走西游路!追求完全绝对自由的道路不是完全就是人类获得心智的逆过程吗?
而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沮丧与不知所谓。
于是我会说:假如一切不为自由,而为娱乐呢?
然后斩钉截铁地认定,那必定就是完美的人了。
如上,世界未休就是一个这么有趣又引人忍不住想吹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