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德国佬英国佬15in级别炮的问题

2021-12-31 17:11 作者:arcsec0  | 我要投稿

某人说德国佬的SK L/45型350是硬背帽,并给了一张图,我们看看


搞笑了!!!这根本不是德国佬的炮弹!拿奥匈的K14充自己的SK L/45?

看清了上面的奥匈帝国350cm/45(13.79in)K14

看清了表头写的什么?

确实,奥匈的炮很好,这门K14型35cm舰炮的APC0.538的弹重,在轻弹满天飞的情况下算是可以了,再加上奥匈舰用钢装甲确实较硬,导致穿深和对弹体保护较好,但仍未有证据表明奥匈炮弹为硬背帽

而NW网站对SKL/45的评价是什么呢?

德350弹重系数为0.5045,刚刚超过标准弹的范畴,而且初速很大,导致水平穿深不会过高

1药室能给炮弹提供加速?

2R级比女王好?

复仇级与伊丽莎白女王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两者的舷侧装甲带布局,是有所不同的。双方的主装甲带,尽管都覆盖了从下甲板到主甲板的区域,但伊丽莎白女王级的主装甲带,其上段削薄至6英寸,下段削薄至8英寸,只有中间一段区域是13英寸厚度,而复仇级的主装甲带则是从上到下都是13英寸厚度。而二者主装水线上总体高度大致相当(R级稍微高点)

2)两者的防护甲板布局,同样有所不同。伊丽莎白女王级的防护甲板水平段位于中甲板,而复仇级的防护甲板水平段则位于主甲板,但两者的倾斜段都与主装甲带下沿相连,这意味着前者的防护甲板倾斜度较大,而后者的倾斜度较小。前者的优点在于抗弹性能更好,而后者的优点则在于能更好的保护储备浮力,而不至于在吃水较深的情况下没入水线以下。

也就是单看防护,女王和R级基本是不分上下的,并没有谁明显优于谁

而再论到底一战前英德是否是硬背帽?

德国305传家宝的图片,从被帽结构上并没有明显的硬背帽特征

英国佬的15in如下

这一问题神教其实早在日德兰专题谈过

我们来看看英国佬官方数据对炮弹效果描述的

上方为老式的15英寸穿甲弹,下方为新式的12英寸穿甲弹。

明显可以看出试验中展现出的新式被帽的优势

而实战效果呢?

借鉴巴登号打靶实验

为了模拟远距离炮战时的命中效果,幽冥和恐怖两艘浅水重炮舰通过调整发射药量来调节炮弹接触目标时的速度。在此次实验中,主要采用了两个弹着速度进行测试:为模拟14170m距离上的命中,采用了472m/s的弹着速度;为模拟19930m距离上的命中,采用了421m/s的弹着速度。
在472m/s的测试中,381mm炮弹以18.5°的落角,击穿了巴登号350mm厚的主炮塔正面装甲;以11°落角击穿了同为350mm厚的炮塔座圈装甲。在射击250mm厚的舷侧装甲时,472m/s的弹丸有良好的击穿效率。
然而,当472m/s的381mm炮弹以较大的30°落角击中同样是350mm厚的指挥塔正面装甲时,却没有构成击穿。另外五枚向炮塔顶部100mm装甲射击的472m/s的被帽风帽穿甲弹,由于炮弹着弹角过大,仅有一枚击穿。
而421m/s的381mm炮弹,能够较为有效地击穿巴登号250mm的舷侧装甲带,但难以击穿350mm的主炮塔正面装甲和指挥塔装甲

在模拟14公里的射击上新式穿甲弹开了巴登的脑门

而英国与1917.7开始换装新式穿甲弹,虽然在射角上英德差距不大但在炮弹质量上英国更盛一筹

同样,德国人的一战时候弹重不如英国(英国弹几乎比德国重了100kg)而且德国佬还是轻弹水平穿深不会高太多。说点好听的二者差距不大难听的德国佬想打过英国就是嗑了敌敌畏了(德国主装甲带高度还没英国佬高,拜仁才2.3m巴登连两米都不够,而日德兰海战交战距离巴勒姆CPC开了德弗林格尔250mm的D炮塔后脑勺可以证明250上装根本没法保证防的住英国佬381)

关于德国佬英国佬15in级别炮的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