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性别

2021-09-04 20:57 作者:leooooii  | 我要投稿

社会对性别的界定本身就是错误,狭隘的。比如,男生是阳刚勇敢,女生就是温柔贴心。反过来,女性不能勇敢独挡;男性就不可以敏感顾人。


实际上,无论勇敢,还是细密,都是人本身的优秀性格,与性别无关。


文学里优秀的爱情作品,多是男性写出来的。比如《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安娜卡列妮娜》,托尔斯泰;《包法利夫人》,福楼拜;《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裘德》,哈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男性读者恐怕会觉得怪异:“书里美好的爱情,都是男人写的,感情我是在和这些男人找对象?”实际上不是这个理,爱情是人类智慧与道德交融下的精华,因为它美好,所以大家努力追求它,创造它。换言之,重点是表达的内容,而不是表达者的性别。


优秀的女性作家,多写独立。比如勃朗特的《简爱》,伍尔夫,波伏瓦等。这不是说女性不擅长写爱情,因为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表达,用裴多菲的话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社会对性别的界定,更多的是恶意。就比如说“小鲜肉”“娘炮”,故意捏造出来的柔弱,而这种柔弱又错误地与“女性”关联起来。娘炮绝对不是女性,进一步说是在贬低女性,这是一种畸形的孱弱文化,太监文化。


笔者对流行文化广泛的跨性别趋势并不认同。如果一个人有强健的人格,那性别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小时候我爸讲他一个朋友,姓石,生了女儿,就给其起名为石磊。坦荡,勇敢,笔者至今印象深刻。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或者心有蔷薇,身如猛虎。这是对人格,性别最好的答案。笔者尊重跨性别者,但抱着前面讲的,追求阳刚勇敢而去变成男性(或者相反),总让人有些唏嘘。为对抗社会中喧嚣的性别归类而跨性别,并不值得,这是在向肤浅妥协。况且,跨性别,用药,要遭受极大的身体代价,不仅不可逆,而且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损害,忍受长久难言的心理龃龉。用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向愚蠢妥协,最后迷失在迷茫的真空。


我们不妨去思考一下性别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它反映你对自己的认同。性别不应该成为一座大山,它只是一个生命的地标,你出生在这里,以此为基点前行。落在哪个基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前行,以及路上的星辰大海。


性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