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各大军师陆续精彩出场了,他们之间的思想碰撞会闪出什么样的火花?(二)
这样一来贾诩就以谋士的身份跟着曹操身边加入了官渡之战,这件事情上从表面上看是皆大欢喜,但是真正的最大受益者还是贾诩自己,就跟当年贾诩跟别人讲,我是段公的外孙能逃得性命,但是跟他在一起的人都被杀掉一样,张绣投了曹操,你只不过是得到暂时的平安,曹操能亡了跟你的血海深仇?曹操忘了,曹操的儿子还能不记着?后来曹丕天天去找张绣的,麻烦你当年怎么弄死我哥的,给我一个说法,张秀也是非常的悲惨的,但是这已经跟贾诩没有关系了,张秀只不过是推动他人生向上的一节,火箭燃烧掉了就完了,我贾诩的人生还要继续往上走,贾诩到了曹操这边就跟张秀,那边不一样,张秀那边没有人有这么高的水平,只有贾诩孤零零的一个人孤独的存在
但是到曹操这边,你想想前期的五大谋士当中,国家荀攸、荀彧程昱,这些人都是各有各的水平,贾诩归顺曹操之后,我们终于有机会把它放到曹操的众多谋士当中来,比较一下,这些人谁是真正的谋士了,首先在官渡之战之前,曹操接到了一封信,这封信是袁绍写给她的非常不客气,你曹操如何如何,你应该把皇帝送到哪儿,而且出言非常不逊曹操,这么多年一直受袁绍的气,从小就捱人家欺负人,处处压你一头出身比你强是,然后能力在表面上也不在你之下,人形象也好曹操个子比较矮,袁绍个子比较高而且英俊潇洒,从小就因为形象好招人喜欢,双方一比曹操处处都是袁绍的小弟
终于夺得了这么大地盘之后,双方有可能开展较量了,但是曹操心里也非常的酷,我能打得过袁绍?我心里其实没有下定决心,到底能不能行,这个时候徐昱和郭嘉分别提出了四胜四败论和十胜十败论,但真实的历史当中是荀彧,郭嘉和曹操三个人在一起商讨,面对强大的袁绍荀彧,首先提出他的观点,徐玉是这样讲的看古往今来,这些人物你不能看他暂时的强或者弱,而是看他本身有没有实力,如果你有实力,哪怕暂时是弱的一方,你将来终究会强大起来,如果你能力不强,就是你真的貌似很强大,那也就是纸老虎没有什么可怕的,就拿刘邦和项羽来讲,项羽一直站优势但胜利还是属于刘邦的?
现在能跟您争夺天下的最强大对手也就是袁绍,袁绍这个人外表可貌似很宽容,实际上骨子里很猜忌,远不如你豁达,所以她这点就比不了你,而曹公您特别能够容忍你像张秀这样的仇人来投降,你都能够以礼待之何况其他人,这方面在度量上,你就胜了袁绍一筹。第二点袁绍这人谋略也不少他不能决断,一到关键时刻他就掉链子,主公您非常果断不管如何,你大方向把握是非常准的没有任何问题,在谋略上你就胜出袁绍一筹,第三点袁绍治军不严,有时候过于宽宏,有时候又鼠肚鸡肠,所以军事不能一心在这方面,林带兵又胜过袁绍,第四点袁绍这个人沽名钓誉谁奉承自己说好话我就爱听谁的,但是您不一样,就是从善如流从谏如流,不在意别人说的话好,而在意别人说的话对不对,在这方面你肯定比袁绍强,这就是德行上战胜了袁绍,听了荀彧的建议之后,郭嘉又补充了几点在道德方面在意的方面,在质的方面等等,十胜十败论总体也差距不大,就是明确地告诉曹操,你在各方面都胜过袁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你应该坚定信心,这番话说完之后曹操一方面是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