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舰炮要价高达1亿美元一门,很多人不理解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大炮都是“白菜化的”的主战装备。在电视电影中往往出现上千门大炮齐射的火力准备,因此给外界普遍认为大炮是低端武器的印象。其实这种印象到了当前肯定是不成立的。大炮在当今,也已经是高技术高价格的武器系统。一流的陆地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已经普遍卖到了700万美元到1200万美元一门。装备一个这种自行大炮连,就需要上亿美元;而如果装备2个营的数量,综合花费就需要10亿美元以上。而且仅仅买了炮本身才刚刚开始。后面的训练和炮弹补给才是真正花钱的大头。也就是说,如果花费10亿美元装备2个155自行大炮营,那么未来10年,很可能还需要再花费10亿美元购买新式的炮弹。如果这2个 155大炮营直接投入战场消耗大量的炮弹,那么恐怕装备一两年就需要再花费10亿美元采购更多炮弹。

现在的大口径炮弹早就不是传统印象中的一发炮弹只价值几百元。实际上现在大口径尾排枣核弹一发就需要5000到8000美元。这种炮弹还是非制导的,但是射程远,可以打到40到50公里之外;而射程更近的,可以打20多公里的激光制导炮弹则需要1到2万美元一发。可以说现代化的新式炮弹的价格已经和轻型导弹,比如反坦克导弹相差不远了。2个营一次战斗发射上万发炮弹是正常的。也就是差不多一个亿的美元飞出去了。而如果长年累月的战争,那么一年光买炮弹就要上10亿美元也是家常便饭。所以说现代战争没钱真打不起。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真的不是随便说说。这也是当今全球,能拿的出成建制的2个155自行大炮营的陆军并没有多少的重要原因。而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相对于1000万美元一门的陆炮。

当今海军用的大口径舰炮的价格则更加“离谱”。西方海军目前基本是127毫米口径的舰载主炮,装备8000吨到万吨级的大小神盾。而这种主炮的要价目前都超过了1亿美元一门。已经比很多3代战斗机都贵。资金充足如海自,都没舍得给现役的4艘金刚级和2艘爱宕级都装上全新的127毫米主炮。至少有其中1艘装备的还是从旧舰上拆下来的老式127毫米口径的主炮。当今全球的现役舰艇,大口径舰炮的上限,西方基本是127毫米;苏式和从苏式进化而来的舰炮则多为130毫米。在战列舰退役后,已经基本没有13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舰炮装备。德国海军曾经试验过直接把155毫米陆炮搬到军舰上,最后也无果而终。舰炮之所以比陆炮口径小,一大原因是舰炮多为70倍径;而陆炮大多数不超过52倍径。至于价格超级昂贵,一方面在于大口径舰炮的装备总量比较少,127毫米舰炮在全球现役装备总量不超过200门;而且供货的只有美国和意大利两个厂家。市场小、竞争不充分价格自然下不来。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现代舰炮基本都是高速自动炮,一门127毫米或者130毫米舰炮的发射速率基本可以超过2个陆地155炮兵连的齐射。现代大口径舰炮都有一整套快速供弹系统,备弹往往高达数百发,射速可以到达每分钟40发甚至更高,由于采取了炮管水冷系统,连续射击能力比陆地炮强得多。大口径舰炮可以在5分钟内连续射击,把200发炮弹倾泻到对手头上,打击效率超过2个155自行炮兵连。相对于2个炮兵连2亿美元的总“身价”,只要1亿多的单门舰炮真不算特别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