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真题经验分数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考博真题/参考书/招生人数
根据育明考研考博统计分析,这几年中央党校改革力度比较大:一是不允许跨专业报考,如果跨专业必须满足发表论文要求;二是要求政治面貌,这个在国内应该是唯一的一个院校了;三是2021年开始考试科目也改变了,这点要多注意了;四是这几年疫情基本都是网络考试,题目一般2-4道题目,灵活度比较大。
一、2024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博士招生方式、考试科目
1.中央党校行政管理(120401)博士考试科目:
1101 英语(1102日语或 1103俄语)、2510中国公共行政 2.这几年中央党校考博对专业限制比较多,报考行政管理专业仅限于以下专业报考:1204-公共管理(或1252-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 0301-法学 0302-政治学 3.中央党校博士申请主要采取“申请—考核制”,即提交材料,然后参加笔试(包括外语和专业课)、面试。 4.中央党校行政管理博士导师包括:宋世明、李军鹏、马宝成、胡仙芝、刘旭涛、黄小勇 5.根据育明考博十余年经验分析,通过材料审核是考博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博申请资料审核呢?主要是三点:一是本硕院校和专业;二是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撰写,对于很多国外留学的学生而言,研究计划方面可能存在较大难度;三是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积累。 6.中央党校是全国少有的招生在职博士研究生的院校,但是每年在职研究生指标竞争非常激烈。希望在职读的学生能够早点准备,根据过去五年育明考上的学生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一般都是毕业3-5年,在政府或者国企事业单位工作,本硕院校还不错,提前1-2年就开始准备了。最怕的学生就是犹犹豫豫,前怕狼后怕虎的,总是担心自己考不上怎么办,这样的学生是不可能成功的!导师也不可能招收这样的研究生。
二、2024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目
基于过去五年中央党校行政管理考博真题的分析,育明考博给大家推荐了如下参考书书目: 李军鹏:《公共管理学》,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李国正:《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李国正:《公共政策分析》(1-3,10章),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国正:《公共经济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高波:《中国财政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李国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辅助资料: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师大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近一年论文;导师组近三年论文和著作,这个也是每年试题的重要来源,根据育明教育统计,大部分公共管理类考博院校都会从以上内容中出30%左右的题目。此外,这几年对研究方法的考察越来越重视了,有的院校初试笔试中就有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的题目,有的院校会在复试面试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具体而言,可能会针对研究计划中的研究方法部分进行提问和拓展。所以,育明教育建议大家在考博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拓展思路,不要闭门造车,多积累才是考博的王道,这也是考博和考研最大的不同,即考博着重看积累(知识的广度),考研重点考背诵(知识的精准度)。所以,一定要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选择前沿的选题,这点可能靠学生自己是完不成的,有时候考生选择的选题根本就不是一个合适的问题,要不就太大了,要不就太小了。而研究主张“小题大做”。
三、2024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考博部分真题
从这几年的真题来看,2019年是个分水岭,2019年以后,每年考试的题目虽然不多,题量不大,但是每个题目都是论述题,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对行政管理前沿理论、政府改革实践、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等。面试也会考察社会研究方法,尤其是涉及到研究计划中的研究方法问题。 1.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政府数字化改革、数字鸿沟、数字壁垒 2.精准扶贫 3.协同治理 4.传统行政思想 5.二十大以来改革历程 6.老龄化及其治理 7.政策工具与社会热点问题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建设 9.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四、2024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考博真题预测
目前,全国各个院校公共管理类考博越来越侧重于时政热点和研究方法的考察,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未来以下热点问题是考察重点:
尤其是复试,所以除了看推荐的最新的教材之外,还要多关注以下热点:共同富裕与三次分配、危机治理能力、协同治理与整体政府、数字技术与官僚制挑战、电子政务与数字政府、数字鸿沟、数据壁垒(数据孤岛、数据悬浮)、数字鸿沟与数据壁垒、一网通办与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政府数字化改革、数字鸿沟、数字壁垒、法治政府与信息公开、互联网反垄断、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自主治理、公地悲剧与搭便车问题、集体行动困境、法团主义与多元主义、政策偏差与政策科学法治民主化、政策决策模型(垃圾桶模型、多源流模型、精英决策理论、利益集团理论)等,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也是育明课程里重点讲解内容。
五、当前考博备考常见问题
很多学生一直犹犹豫豫,一会担心没有论文,一会担心自己本硕院校不好,一会又担心没有联系导师,结果时间耽误了,最终不可能考上任何学校,这是育明考博过去十余年咨询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目前,除了报考清华复交等名校的学生必须有核心论文之外,其他的专业尤其是教育、艺术、新闻传播、政治、马克思等专业不一定非要有论文,每年育明考博这里没有论文的学生录取的很多,对于这些考生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准备好申报资料,至于研究计划等申报资料育明考博会请专门的高校相关专业教师给大家指导,一般而言,硕士阶段的考生很难自己找到好的选题进而做研究计划,而且一般没有系统学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李国正主编)这类的研究生课程,导致研究计划写的很小儿科。还有就是学术简历,太过于简单了,一份自己都不愿意看的简历,怎么会赢得老师的青睐呢,当然有些学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在简历上写的,这是因为大家不知道如何包装自己的简历,在育明考博,可以给大家增加一些课题并且帮助大家包装自己的简历,这点非常重要,尤其是打算联系导师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份完美的学术简历和研究计划,但是如果这两个写的太简陋了,,尤其是研究计划选题太陈旧,没有抓住领域的前沿方向,那么,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更别指望导师回复你的邮件了。所以,一定要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选择前沿的选题,这点可能靠学生自己是完不成的,有时候考生选择的选题根本就不是一个合适的问题,要不就太大了,要不就太小了。而研究主张“小题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