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俗改

2022-12-31 01:40 作者:勇者鲁卡的妻子  | 我要投稿

  自1976年佳视制作萧笙执导的《射雕英雄传》拿下百万收视,武侠改电视剧一炮而红,无线、丽的等电视台也随后跟上出品各式武侠剧。
  最初的几部受限于年代限制,几乎是按照原著来拍的,就古龙和金庸小说原著在当时的热度来说,可以说是能动就能火,虽然仍有在剧情上做出一些删改但也是在合理范围之中,是做出了更利于改编的更改,但随着竞品的增加,各个电视台对原著的改编也都更加的大刀阔斧,一方面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减少改编的难度,做出更加模板化的改编作品。1979年《楚留香》问世,这部“魔改”之祖自诞生之初便一路爆红,时至今日仍威名赫赫,而几大电视台也自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之中摸清了观众的口味,自此武侠改古偶孕育而生。但实际上,这部作品的剧情是很难及格的,逻辑和节奏混乱,为了更高的经济利益而无限加入言情拖延,但显然这部作品抓住了当时观众的精神需求,哪怕后半程除了名字和原著已经没有关系了,这部剧依旧爆火。排开剧情因素之外,从制作上来看《楚留香》作为一部武侠剧其武打场景慢动作满天飞,正正经经对打的场景被同期的几部作品完爆——谈情说爱赢了舞刀弄枪。
   《楚留香》的红火影响了香港和台湾地区之后几乎所有的武侠改电视剧,不论作者是古龙还是金庸,所编成的电视剧都有些“面目全非”。其中古龙的小说原著便写意万分,拍成大长篇几乎都是魔改,而金庸的小说戏剧性和故事性都很强,是非常适合改编成电视剧的。说起金庸剧,其数量极多,而且在未来肯定也会一部两部的往外蹦,就拿最耳熟能详的《射雕英雄传》来说:76版、83版、94版、03版、08版、17版......光是内地及香港电视剧版本就颇多更别提还有台湾版和新加坡版,电视剧版本一多就会发生另一个现象,那就是改编并不是去改原著小说了,而是把之前拍的电视剧再改编一次,抛去点精华原创些糟粕的再拍一遍,这样一来,新片反而旧了古了。上面提到的版本中,最脍炙人口的自然是83黄日华版的《射雕》,其口碑爆棚,时至今日不少人仍只认这一部《射雕》,然而实际上这也是一部“魔改”剧,黄蓉和郭靖的人设几乎完全与原著不同,但好在若抛去原著来看,这部作品不乏有趣的地方,其角色扁平化程度高更适合流传也更为通俗风趣。这不经使我好奇,当时的"原著党”是怎么接受梦中情人黄蓉被改成一个油腔滑调的女性的?而再后几部TVB的金庸剧中,他们又是怎么接受逼死小龙女的“黄大妈”(95版)和对康敏下跪的“乔大侠”(97版天龙)的?
     在TVB之后,则是内地由张纪中作为制片人推出的以“还原原著”为卖点的金庸剧,虽然第一部《笑傲江湖》为了能够播出还是对后半程进行了大改,但之后的《射雕》《天龙》《神雕》《倚天》《碧血剑》等都在对原著的情节上有作出不错的还原。同时这几部金庸剧的制作规格空前,内地团队在古装剧上有绝对的话语权加上自然大山大水的实景,若单论制作水准自然爆杀TVB,但由于服化道和一些硬伤(主要是阴间打光和鼓风机,我觉得)真正能为人追捧的或许只有《天龙八部》《碧血剑》和半部《笑傲江湖》,另外《倚天屠龙记》这版电视剧让人们知道了原来按原著拍可以这么难看......
     还有值得说道的一点是,内地的这几部金庸剧在上映之初并不受人待见,而在近几年却有了“平反”的迹象,这是否说明金庸的原著党到了现在才开始发声?当然这几部剧的制作水准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素之一。
    再近几年的金庸剧,则出现了大面积的“剧改剧”,就几十年前的泔水不倒了加热了再端上来吃是吧。而观众们明显的不买账了,虽然他们是一批没吃过之前泔水的新观众(请各位不要像我一样吃了新泔水再回去吃老泔水)但他们知道这不好吃,观众的水平现如今已经远超于前,由于网络的发展,他们在某些领域的专业水平甚至可能超过编剧,一些古老的套路和俗手已经很难再吸引他们的注意,反而在制作方自作聪明加入这些内容时,只会引得大众发笑了。
    类推一下,本季度动画有几部成功的改编作品《孤独摇滚》《电锯人》和《灵能百分百》,这几部作品首先在制作上当然是拉满的,很难做到在这方面去找问题,而这三部作品在改编上也都做出了自己的特别之处。《孤独摇滚》做到了美少女动画和搞笑动画的双向成功,《电锯人》则由大龙老师保证了特别的观感,而《灵能百分百》更是可以说只有骨头社才能做的动画,也许正是有了这些特色加上原著的出色稳定才在现今环境中做出了出色的改编作品。
    《三体》的动画改编也许和现今剧改的缺点相似,制作团队对作品进行了“俗改”,有些俗的过头了,拍出来的片情节感觉比小说老套,加上制作上也不是不能挑骨头,只剩一个“惨”字了
     为了使文学作品更适合影视作品的形式,改编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度却要把控,是更好的还原原著还是尽可能的为拍摄与效益服务,其效果和结果只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作为新观众的我们,在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的当下更应该去体会作品不同演绎形式下的表现效果,去理解改编的目的和方式,以此来更好的批判或赞扬一些作品的改编。而制作方在某些时候也许应该改变“俗改”,或者将“俗改”之俗再更新一下,让我们看不出来是“俗”。


俗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