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考直通车01:九分钟搞定先秦秦汉时期

2022-12-03 22:42 作者:legend的过去  | 我要投稿

先秦秦汉时期

1.  新石器时代比较著名的文化遗址,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最早种植粟),后有龙山文化(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长江流域先有河姆渡文化(最早种植水稻),后有良渚文化(玉器精美)。

2.  标志着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时间是禹建立夏朝,标志着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时间是启继承王位。

3.  分封制由西周创立。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后期导致分裂割据。

4.  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结构较为松散,地方独立性较大,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但继承人不一定是最贤能的。

6.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主要用于制作礼器与兵器,并未用于农业生产。当时的农具依然是木石工具。

7.  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今陕西西安),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8.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政治权力不断下移:由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到战国初期“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9.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动和激烈竞争的需要,各国纷纷变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官僚制开始产生,国家治理方式转变,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其中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10. 导致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变革。各派主张的出发点都是在探求治国之道,旨在重构社会秩序。其中,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儒家在当时受到官方冷遇,法家在当时最受青睐。

11. 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促使教育及于平民,文化学术下移。

12. 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秦始皇在中央确立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13. 秦朝短促而亡的原因在于其暴政,与实行郡县制无关。

14. 汉初统治集团注重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其中奉行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是对秦朝暴政而亡的正确总结,但推行郡县并行制则是对秦亡教训的错误总结。

15. 秦朝焚书坑儒,奉行法家学说;汉初休养生息,奉行黄老学说;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儒学成为正统。

16. 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推行察举制,建立刺史制度。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思想上,设五经博士,独尊儒术。军事上,大规模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17. 前60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18. 丞相、外戚、宦官专权的根源都在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0. 西汉前期已经发明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取代竹木简与丝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学考直通车01:九分钟搞定先秦秦汉时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