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总辞又不辞了?立陶宛政府虚晃一枪,找了一个替罪羊

总理希莫尼特
文/行走斯图卡
前几天,因为配合美国制裁“白俄罗斯钾肥”公司一事,立陶宛政府灰头土脸。如果跟随美国,意味着自己国家每年将会失去6000万欧元的稳定收入,如果不跟随,那就会影响自己在主子心目中的地位。这个两难境地一度将瑙塞达政府逼到总辞职的边缘,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出卖国家吧!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12月14日报道,总理希莫尼特宣布了她“深思熟虑”的决定:驳回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和交通部长马里乌斯的辞呈,并且收回前一天关于“本届政府可能总辞职”的言论。
关于“制裁白俄罗斯钾肥公司”一事,希莫尼特将在下个月底前制定“国家解决方案”,同时与美国展开协商,“以确保立陶宛的国家利益”。
但是这件事终归要有人负责吧,于是立陶宛国营铁路公司那位坚定捍卫公司利润和手下人饭碗、坚持执行已签署合同的首席执行官,曼塔斯·巴图斯卡(Mantas Bartuska)将会辞职,国营铁路公司董事会尚未公布巴图斯卡具体的辞职日期,但是已经启动了过渡程序。
此前巴图斯卡曾在一次听证会上表示,美国发动的制裁只适用于美国的实体,《联合国海洋法》中也明确了对白俄罗斯这样“陆锁国”的合法权利保护,国营铁路公司继续执行合约是“完全合法”的行为。
除此之外,配合美国制裁“白俄罗斯钾肥公司”还将严重损害立陶宛农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如果没有来自白俄罗斯的钾肥,立陶宛的农民们将不得不从其他地方采购更加昂贵的化肥,这对本来就已经非常困难的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立陶宛11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已经达到了8.2%,而且还在逐月提高,而粮食价格一旦失控、陷入恶性通胀将会是什么后果,看看1949年以前国民党统治区的历史资料就一清二楚。
然而即便如此,立陶宛当局似乎铁了心要在这个问题上向美国展示自己的“忠心”,总统瑙塞达甚至主动邀请美军常驻立陶宛——这些做法根本不是从立陶宛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出发,不管是国营铁路公司还是农业,立陶宛的损失远远不是美国6亿美元贷款可以弥补的;除此之外,立陶宛还得到了什么?或许还有防长阿努绍斯卡斯访问五角大楼时,得到美国人一句“地区民主国家典范”、“美国人和立陶宛站在一起”的褒奖;这些政棍被主子夸奖后,心里暖得可以熬过这个寒冬,但是那些可能要失业的民众、可能要破产的农民怎么办?维尔纽斯的政棍们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就将自己的国家放在餐盘里,跪着送到美国人的桌子上。
有网友感叹说,“有这样的加盟国,当年苏联也不容易啊”;立陶宛在台海等诸多问题上挑衅中国的行为,而且还很赖皮:在遭遇中国反制后,它们还想继续营造一种“平和”的氛围,比如不顾中方提出其外交机构更名为“代办处”的要求,继续以“大使馆”自居,死皮赖脸地假装自己没有受到“惩戒”,对于这种国家,我们确实又可气又可笑——被癞皮狗盯上的那种无奈,大概也就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