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当我们在讨论速通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这些天小小的无悔速通圈可真热闹,几张未注明道具使用情况的战绩图、写着“全网第一”的标题,配上紧凑的音乐与绚丽的模板,掀起了一场关于速通意义的大讨论。尽管在这场讨论中有正反双方,而我也相当于这两方中的一员,但不得不承认在这次讨论中有些人做的显然过火了。我在此不评价一些语言上的修辞与言语态度的得失,我们今天仅仅从言语的逻辑上讨论:当我们在讨论速通时,我们究竟在讨论些什么? 什么是速通? 什么是速通?这是不论是从打速通的人来说,还是评价速通的意义的人来说,都是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我在这里只作为一个做了点成绩出来的玩家来发表我个人的意见。 速通,顾名思义,快速地通关。那么,“快速”就是评价速通成绩的标准,而“通关”则是速通的目的。但是,怎么来评价“快速”,怎么来评价“通关”,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通关”的争议较小,大致分为诸侯咸服、统一以及特殊结局三类。这其中,第一种已经被全剧本攻破了,失去了其发展空间;第二种在许许多多大佬的不懈的努力下,实现了全剧本的大多数剧本速通,也逐渐失去了发展空间;第三种一般条件苛刻,需要利用游戏机制与“奇技淫巧”,有些偏离了传统的“速通”的定义,很难说是否属于竞技性的速通,但由于其主要特点是观赏性,因此大多只有杠精才会质疑其意义;第三种也有些是比较简单的,面临着含金量的评价问题。针对这种,我想说的是:无论过程简单与否,含金量的判断始终是要从从头开始的难度来算,而目前来说没有什么结局是“没有”难度的。如果你看了答案再去做数学题,难道因为你会把答案写上去而指责题目简单吗? 对于“快速”,最直观的莫过于剧本年份。但是,由于剧本年份的流逝时间与某些界面的时间流逝不一样,就代表着可以利用这一时间差,用并不快速的方法来“快速”地通关。因此,在不做出限制的情况下,如果只按照剧本年份来评判,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这就好像五子棋无禁手时黑子必赢一样,完全地放任就是对“速通”这一游戏打法的亵渎,最终速通会沦为一个毫无意义的词语,而这显然是对速通爱好者的不公平,因此尽管没有像五子棋那样,官方地去定义一些禁手,但是在炫耀战绩时,速通玩家之间往往是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禁手”的,例如庄比、羲和挂机以及周孔挂机等。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后文所提到的所谓“鄙视链”,就是因为有无知者自以为发现了“通解”而鄙夷“埋头苦干”的速通爱好者。 速通的本质 速通的本质是什么?亦或者说,速通由哪些方面的能力构成?依我来看,速通是由一个人对资源的调控能力、对战斗的操作、对名臣的搭配、对势力的选择以及对剧本机制的了解这几个方面来组成的。 在这么多方面中,尤为重要的是资源调控能力。很多人忽视它,用道具来掩盖自己对此项最基础的能力的匮乏,最后的战绩注定是空中楼阁。资源调控能力,即对钱粮、兵甲、特资等的调控能力。如果缺钱粮就开车、缺兵甲就开眼睛、缺特资就挂机,那么注定是没有一个所谓的“含金量”的,因为这就相当于你考试定目标,你说:“英语这东西,不就是背背书嘛!”然后定了个130的目标,考试时遇见不会的单词就看小抄(虽然这也是颇有难度的),这难道是有“含金量”的吗?这只是在回避能力问题,而且是最基础的能力问题,必须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速通的意义 速通的意义何在?又或者说,速通它以怎样的魅力吸引着一些玩家?就我个人而言,速通就像做数学题,其意义在于游戏与社会两个层面。 对于游戏层面,速通要求你在很多方面了如指掌,也能帮助你在很多方面颇有经验,从而玩起来得心应手;对于社会层面,速通的战绩能体现你的游戏理解水平,是对自己观点的有力证明,也是一种“自豪感”的来源。 那么既然这能产生一种“自豪感”,就免不了有滥竽充数之辈。正如开篇所提到的那个例子,其产生的“自豪感”因其“含金量”的基础被质疑而被认为是虚荣心,也不能不被认为是一个合理的批评。 同时,速通的意义仅仅是“刷碎片”那么简单吗?我个人的观点是,刷碎片是速刷(快速地刷资源)的目的,而不是速通(快速地通关)的目的。许多速刷方法的确是速通方法的佼佼者,但并不等同于速通,更不能取代速通,毕竟大部分速刷都只停留在“速通”的“通”的第一层意思,实际上与现在的速通基本上是毫不相干的了。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有些人借此大做文章、混淆视听,以速刷代速通、以片面代全面,试图归谬出速通的无意义,但最终被归谬的只有自己罢了。 同样的,速通的意义也绝不能被所谓的“普适性”、“教学性”来片面概括。虽然在含金量相同的情况下,简单、有效的方法显然更为上品,但不能抛开含金量不谈而只谈观众能不能学会,正如量子力学的意义不能因为没有经典力学易懂而被否定,速通作为对游戏机制的不断探索,显然是含金量(观赏性)第一,普适性等等要排在后面。 那么本文就先告一段落,不过我知道的是,这么长一篇文章能看完的人不多,本文最精彩的部分只会在其他博主的作品里与评论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