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苹果电池大涨价!欧盟欲干掉天价电池:能拆换电池的iPhone可能要来了!

2023-01-05 00:32 作者:科技观察官  | 我要投稿

iPhone是手机性能的扛把子,加上软硬兼修的技能,用个两三年不在话下,反倒是电池最先扛不住。新手机刚买回来用的时候,基本都能坚持一天一充,轻度使用两天一充都没问题。久而久之,手机就变成了一天两充,甚至一天三充。

本来,手机电池损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大不了换一块就是了。可是iPhone历来坚持一体化设计,没法自行更换电池,官方换电池的价格又高得离谱,让人很是难受。而且,日前的一则新闻,又让iPhone用户的处境雪上加霜。

苹果电池全线涨价

最近,苹果在官方支持页面赫然宣布:从2023年3月1日起,iPhone 14之前的所有iPhone机型的保外电池服务费用将增加169元。要知道,iPhone换电池的价格本来就不便宜。iPhone X到iPhone 13这几代全面屏机型,目前保外换电池的价格是519元,涨价后将来到688元。各代iPhone SE和iPhone 8等非全面屏机型,目前保外换电池价格是359元,涨价后将来到528元。

涨价169元是什么概念?对于很多安卓品牌的非旗舰手机来说,单是这涨价的钱,已然够换一次手机电池。贵一点的如华为旗舰机型,加上人工费也不会超过300元。

为什么iPhone 14这次没涨呢?很简单,iPhone 14刚发布的时候,已经上调了保外换电池价格,需要花费748元。老iPhone换电池涨价之后,基本就和iPhone 14扯平了。

更别说,华米OV还经常推出优惠活动,提供半价换电池优惠。例如,华为官方有99元起“一口价换电池”活动,时间跨度、机型覆盖范围都很广。小米服务周期间会推出8折换电池优惠,每月轮换支持的机型,去年米粉节期间更有49元换电池活动。

当然,苹果此次的涨价并非只针对国行,而是全球性的调价行为。比如美区iPhone换电池服务就涨价20美元,幅度与国行大致相当。除iPhone以外,iPad和Mac的保外维修价格也有所上涨。

至于涨价的原因,有说是成本和物料上涨,有说是通胀和汇率因素,比较合理的猜测是带动更多消费者选购Apple Care+服务。毕竟购买了Apple Care+的消费者不会受涨价影响,一旦他们的iPhone电池容量低于原规格80%,就可以找官方售后免费更换电池。要是不幸碰上碎屏、碎后盖这样的大修,Apple Care+更是能为用户省下上千元的维修费用。

听起来Apple Care+很划算是不是?但是Apple Care+可不便宜,比如iPhone 14系列官网两年期服务价超过1000元,其他渠道的优惠价一般也得小几百元,已经可以给新iPhone买高一挡配置,或者升一级型号。换做是你会怎么选?

迫于高额成本,不少iPhone用户在电池老化不耐用之后首先会想到换手机,而不是换电池再战,毕竟换电池太不划算了。往小了说是让消费者多花钱,往大了说可能加重电子垃圾问题。

可拆卸电池文艺复兴?

要是我们自己能拆iPhone后盖,自己能换电池,哪轮得到苹果赚这么多钱呢?正巧,面对手机电池问题,刚刚立法统一手机接口的欧盟又要动手了。不管是iPhone还是安卓手机,可能都要回归当年的可拆卸电池设计。

欧盟议会和理事会于去年12月达成临时协议,将全面修订欧盟电池规则。新规要求电器采用便携式(portable)电池设计,让消费者能够轻松拆卸和更换电池。

相关立法生效三年半后,包括手机在内的各大电器若要在欧盟销售,必须采用便携式电池设计。这也就意味着,将来iPhone和安卓手机要么电池盖支持拆卸,要么上面的螺丝能轻易拆下,就像十几年前我们用功能手机那样。

从欧盟的设计来看,这则新规好处多多,一来方便消费者,二来能有效应对社会和环境风险,促进循环经济,减少电池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除了手机,欧盟新规还涵盖SLI电池、灯交通工具(LMT)电池、电动汽车(EV)电池和工业电池等。

欧盟为此设立了宏伟的目标,便携式电池2023年收集率达45%,2027年达到63%,2030年达到73%。新电池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回收材料,包括16%的钴、85%的铅、6%的锂和6%的镍。

考虑到欧盟的强制力,相关规定若能成型,定然能为世界其他地区树起先例,我们同样也能用上能拆电池的手机。智能手机用户尤其是iPhone用户,有望从此免受天价电池之苦。不过话又说回来,欧盟的新规真能让可拆卸电池手机复兴吗?我们不妨循序渐进,做个可行性分析。

谁说可拆卸电池不防水?

和取消耳机孔相似,手机采用不可拆卸电池设计的一大原因是为了防水。但不少网友认为,可拆卸电池设计和轻薄、防水并不冲突。三星XCover系列三防机型就是支持可拆卸电池的,此外市场上也曾有过不少支持防尘防水,同时保持身材纤薄的机型。

比如一代人的梦中情机——摩托罗拉“戴妃”Defy,采用的就是电池可拆卸设计。Defy发布于2010年,支持IP67防尘防水,是摩托罗拉旗下首款三防手机。

彼时的手机市场上,三防手机大多身材厚重,但Defy成功把三防机做到了和普通智能手机一样的体积。3.7英寸大屏、13.4mm厚度、1540mAh电池,在当时均是主流消费级安卓智能手机水平。

Defy还搭载了德州仪器800MHz处理器、512MB大内存(当时许多入门机只有256MB),性能不俗。加上“水货”经常能干到1000多元的白菜价,Defy妥妥地成为了一代神机。

不只是摩托罗拉,早年间主流手机大厂搞防水的不在少数。比如三星搞坚固型(rugged)三防手机就很勤快,代表机型是其Xcover系列。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里,三星也早早地加入了三防机能。

三星2014年的旗舰Galaxy S5,既采用可拆卸电池设计,也支持IP67防尘防水。三星为该机推出过一支广告短片,专门展示防水功能的各种用途。等等,你拿手机上泳池干什么?

什么?你觉得IP67的防水不够看?那就看看这款九年前的华为神机——华为Ascend G350,号称“三防核潜艇”,防护等级达到IP68,还支持水下拍照功能。

它搭载4英寸显示屏、1730mAh可拆卸电池,机身12mm的厚度,放在2013年也不算臃肿。既然可拆卸电池设计和防水并不冲突,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厂商们不再使用可拆卸电池设计了呢?

可拆卸电池手机因何衰落?

关于不可拆卸电池设计,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一场生意,一如此番苹果服务涨价那样。手机换电池门槛提高了,大多数人就会打退堂鼓,更趋向于换掉整部手机。一是拉高了手机销量,二是还能抬一手换电池服务的收益。

但平心而论,当所有厂商都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原因更多应该是出自供应链层面,比如设计、生产、组装等。我们猜测,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设计工艺的变化。手机自从以“大哥大”之姿降临世间开始,其内置电池就是可拆卸的。2007年发布的第一代iPhone,率先采用不可拆卸后盖和电池,以一体式机身设计之美打动了万千用户,此举令广大厂商趋之若鹜。厂商们认为,为了一体式机身的美感放弃可拆换电池的便利,是利大于弊。

再者,早年间的智能手机,机身多是塑料材质,可以方便地通过卡扣开合后盖。如今的智能手机,广泛采用玻璃工艺、陶瓷工艺机身,此类材质并无弹性,难以设置卡扣。

如果这时候要换回可拆卸后盖和可拆卸电池设计,恐怕市面上的手机就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塑料。金属后盖也不是不行,但你总得找个位置开一块口子。

其二是电池稳定性的需要。电池的连接方式从触点换成卡扣排线之后,连接更为牢靠。同时,内置电池也不需要再做厚实的铝壳安全封装,可以用更小的体积换更大的容量。要是为了随时可拆换,电池容量怕是得砍掉一半,就算能随时换电池,体验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比如三星最新的XCover 6 Pro三防机,配备的可拆卸电池容量仅有4050mAh,整机重量却达到235g,比内置6000mAh不可拆卸电池加散热风扇的红魔游戏手机8 Pro还重。

其三是手机的部件精密度变高。为了更好地利用内部空间,主板的堆叠、排线的布局,都比十年前的手机复杂不少。拆后盖,后盖上有排线;拆电池,电池上方横跨着排线。这种背景下,拆机作业时都得做十足的预习,要不绷断排线就完犊子了。到这一份上,很难想象要如何倒逼厂商重新考虑用户需求,搞可拆卸后盖、可拆卸电池了。

写在最后

回到主题,既然欧盟有了USB-C接口改革的成功先例,那么让可拆卸后盖和电池“文艺复兴”,并干掉天价电池,是不是也会水到渠成呢?就现阶段来说,还为时尚早。

统一USB-C接口只需驳倒苹果及其Lightning相关供应链厂商,手机重返可拆卸电池是针对所有智能手机,需要整个供应链做出改变,放弃现已成熟的方案,集体“返古”,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再者说,欧盟态度经常反复横跳,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会因为计划难度太大而宣告作罢,或者转移目标。

拿统一接口来说吧,最早在2009年,欧盟就提出使用Micro USB作为手机统一充电接口,解决接口杂乱的问题。起初是自愿性原则,所以苹果虽然签了谅解备忘录,但依然我行我素,反手就推出了新的Lightning接口,并表示欧盟消费者可以另买转换器解决。

在立法推进的过程中,更先进的USB-C接口出现了,于是欧盟又折腾了几年,改用USB-C为统一接口。直到去年12月,USB-C统一接口法案落地施行,距离首次提出统一手机充电接口,已经过去了13年。那么这一次迎战不可拆卸电池,欧盟又要花上多少年呢?不妨坐和放宽,静观这场巨头博弈。

苹果电池大涨价!欧盟欲干掉天价电池:能拆换电池的iPhone可能要来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