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手后场击球细节分析
一、正反手后场击球定义 1、正反手杀球 (1)拍面控制:顺着小臂及转体旋转力方向的正拍面击球 (2)拍面转平:与击球同步 (3)拍面平的时间:有一定的长度 2、正反劈杀 (1)拍面控制:顺着小臂及转体旋转力方向的切面击球 (2)拍面转平:滞后于击球 (3)拍面平的时间:极短 3、正反滑板杀 (1)拍面控制:逆着小臂及转体旋转力方向的切面击球 (2)拍面转平:提前于击球 (3)拍面平的时间:极短 二、正反手拍面控制 1、击球拍面与出球线路 (1)杀球:出直线,平拍面击球 (2)劈杀:出内斜线,外斜拍面击球 (3)滑板杀:出外斜线,内斜拍面击球 2、内斜线(顺打线) (1)正手内斜线:与小臂内旋及转体方向一致 (2)反手内斜线:与小臂外旋及转体方向一致 三、正反手拍面旋转变化 1、导拍→挥拍→旋拍→收拍 (1)杀球:立面→平面→立面→收内拍框 (2)劈杀:外斜面→外斜面→平面→收击球拍面 (3)滑板杀:内斜面→内斜面→立面→收非击球拍面 2、击球拍面 (1)正手击球拍面:与掌心同侧的拍面 (2)反手击球拍面:与手背同侧的拍面 四、正反手拍框位置变化 1、导拍→挥拍→旋拍 (1)杀球:内拍框后→内外拍框持平→内拍框下 (2)劈杀:内拍框后→内拍框后→内外拍框持平 (3)滑板杀:内拍框后→内拍框前→内拍框下 2、拍框 (1)内拍框是指对应虎口的拍框 (2)外拍框是指另一侧的拍框 五、正反手击球的不同 1、杀球 (1)正手:挥拍路径长 (2)反手:挥拍路径短 2、劈杀 (1)正手:手臂伸直完成击球,把球“劈”下去,与反手滑板手感有些类似,重在伸直手臂,把拍先甩出去,再拽回来 (2)反手:手臂缩手完成击球,把球“掀”回来,与正手滑板手感有些类似,重在弯曲手臂 3、滑板杀 (1)正手:手臂先弯曲完成外旋再伸直,先缩手再伸直的击球手感,把球“摁”出去 (2)反手:手臂先伸直完成外旋在缩手,先伸直再缩手的击球手感,把球“勾”回来 六、技术运用 1、正反手劈杀和滑板杀 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劈杀在实战的运用多滑板杀,因为劈杀的击球点高于滑板杀,滑板杀的出球线路是头顶出斜线,此时用正拍面打头顶出斜线更好,滑板技术一般适用于滑板吊球。 2、反手滑板杀 需要主动球的状态下使用,因为理论上反手滑板杀是在后场正手区使用的,但实际打球,不管是反手劈杀还是反手滑板杀,站位都是在后场反手区,这就导致了反手滑板杀出球空间很小,需要更主动的状态来得到空间,右肩膀在前的幅度更多。 3、360°转身旋转击球 (1)正手旋转滑板杀:实战中基本没用 (2)反手旋转劈杀:实战中半场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