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6.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第十六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从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出发,肯定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承认个别人物在历史上也有重大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和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这对于正确地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根本问题之一。
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观点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它有时表现为唯意志论,把个别人物的作用夸大到了极端,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非凡的”智慧和意志,可以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的进程;而人民群众则不过是“消极的”、“被动的”东西,是“惰性的物质”,是这些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它有时又表现为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的是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宇宙精神”等。在宿命论者看来,英雄人物是“上帝”命令的执行者或“宇宙精神”的体现者,而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
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从根本上说来,都否认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某些政治家和思想家,认为“治国”就是“牧民”,即把人民群众看作应该是被他们任意驱使的牛 羊。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1]
十九世纪英国的托马斯·卡莱尔说过:“照我看来,世界历史,即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所完成的历史,实质上是那些在地球上辛勤劳作的伟大人物的历史。”十九世纪末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尼采,露骨地表示了极端仇视人民群众的思想,他把人民群众看成“不过是供实验的材料,一大堆多余的废品,一片瓦砾场。”现代帝国主义的反动思想家们,极力喧嚷尼采的所谓“超人”哲学和其他形形色色的抹煞人民群众伟大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来为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辩护,妄图破坏被压迫人民为解放而斗争的信心,瓦解他们的斗志。
与历史唯心主义根本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从这个根本观点出发,合乎逻辑地引出了社会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劳动群众的历史。这是唯一符合历史实际的科学观点。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阶级社会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包括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例如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由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和工人阶级组成的第三等级,属于人民的范畴,而国王、贵族和僧侣,则是人民的敌人。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但是,在任何时候,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他们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切物质财富都是劳动群众的双手创造的。由最原始的石器到近代最先进的机器,都是劳动人民在积累了无数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劳动人民为首要因素的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又是引起生产关系变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注: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历史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