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报告全文 | 全国重点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报告(2023)重磅发布!



2023年9月10日,由南京市政府与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共同主办的第五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在南京江苏大会堂隆重举行, 知产前沿新媒体作为特邀媒体出席本次峰会。
会上,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戚湧教授代表发布《全国重点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报告(2023)》。
戚湧教授介绍,《全国重点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是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学科技政策研究会的知识产权专委会、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和江苏省科学学与科研管理研究会,知识产权专委会联合组成课题组,为促进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对全国重点城市开展的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知识产权法制保障。知识产权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所谓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地位更加突显。
《报告》提出,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是城市发展主体,基于知识产权制度、培育和配置知识产权资源,发挥及对创新要素的整合、集成功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及自主品牌,实现城市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的综合能力。
在充分借鉴现有研究工作基础上,《报告》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等六个维度构建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试点城市为基础,兼顾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水平较高的城市,选取确定120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维度评价和地域评价,并根据综合实力评出十强城市。
根据评价结果,综合排名前50位中江苏有9个城市排名第一,其后分别是浙江8个、广东6个,以及山东5个城市。

维度评价方面,《报告》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六个方面分别评选出排名前十的城市;地域评价方面,《报告》对东、中西和东北四个地域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我国重点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呈现总体东高西低,区域表现不均衡,差距较大等一些特征。
根据综合排名,我国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以次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苏州、重庆、成都、天津。
最后,《报告》提出提升我国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对策建议: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二是突出转移转化,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三是突出法治保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四是突出成效导向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五是突出环境营造,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生态。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全国重点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报告2023》

编辑:Shar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