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歌和歌曲都有歌词,叫诗

2021-07-01 05:59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牛顿106、歌和歌曲都有歌词,叫诗

 

亚里士多德(百度百科):…

 

亚里士多德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伦、理、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心理,神,政、治、政治,修、辞、修辞:见《牛顿85、86》…

…自、然、自然:见《欧几里得128》…

(…《欧几里得》:小说名…)

…科、学、科学:见《欧几里得4》…

…自然科学:见《欧几里得159》…

…教、育、教育:见《牛顿85》…

…诗:见《牛顿99》…


…歌(百度百科):形声字。

歌字常见于西周文献,但古文字资料中最早见于春秋时代。

在金文中,“歌”写作图1[诃(hē)],左部是“言”,作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本义与言语有关;右部的“可”,为赞同、许可,于此作为不示义的声符,表示音读。一说,“可”有唱歌之义,于此作表义的声旁。

《说文解字》小篆(zhuàn)之 或体 承袭战国古文字诃字的形体。形旁仍然为言,声旁改为“哥”。

“哥”作二可相叠,有人认为更突出表示男女对唱情歌。《说文》曰:“哥,声也。从二可。古文以为謌字。”由此可知,“哥”是“謌”的本字。

篆文“歌”字后亦写作图5,右部为“欠”。“欠”的甲骨文像一个人张大嘴巴在吸气或吹气,以示与口有关。


“哥”与“欠”相合,进一步表示伴随乐声而歌唱。

从欠之“歌”,见于《说文》小篆,更常见于秦简、汉简帛(bó),其形体当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

 

“歌”本义有名词、动词两用。作动词指有音乐伴奏的唱,如《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yǐ),我歌且谣。”

作名词则指供人唱的作品,如《诗经·大雅·桑柔》:“既作尔歌。”

歌和歌曲都有歌词,叫诗,所以歌也指能配合乐曲歌唱的诗。

因为“歌”多用来颂扬先人或英雄的功德,所以“歌”也有颂扬的意思。

“歌”后来引申为古代诗歌体裁之一,后来称为歌诗,现代统称为诗歌。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汉代的乐府民歌,其实也就是乐府诗。

由于“歌”与乐曲密不可分,所以“歌”还有奏乐的意义。《礼记·檀(tán)弓下》中“歌于斯”的说法,就是指在祭祀(sì)的时候奏乐。

(…意、义、意义:见《欧几里得26》…)

 

始见于春秋金文,歌在金文中写作“诃”,形声字,从言、可声。篆文写作歌,从欠、哥声。

歌的本义有名、动两用,作名词指歌曲,即配乐能唱的文辞;作动词指按一定旋律演唱歌曲。

现代无论有无音乐伴奏的唱都可以称为歌。

歌又指一种旧诗的体裁…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形声字: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字…]

 

…歌(百度汉语)2: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字义: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民~。

2. 歌唱:载~载舞…

 

诗歌(百度百科):一种用言语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文章样式。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思、想、思想:见《欧几里得154》…


…样(百度百科):本义为形状。如:样子、模样、图样、同样、装模作样…

(…形、状、形状:见《欧几里得23》…)

 

…样(百度汉语)2:1.形状:~子。模~。图~。同~。装模作~。

2.种类:花~。各种各~。

3.做标准的东西:~板。~本。~品。榜~…

 

…式:见《欧几里得132》…

 

…样式:1、式样;形式:~美观。别墅~新颖。

2、指文艺作品的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韵、律、韵律:见《牛顿100》…

 

基本解释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诗歌。

 

诗歌(百度汉语)2:泛指各种体裁的诗。

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分行排列,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反、映、反映:见《欧几里得22》…

…思、想、思想:见《欧几里得154》…

…节、奏、节奏:见《牛顿102~105》…

 

根据作品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是否直接抒写作者的感情,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根据作品在语言上有无格律,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类。

…感:本义是外界事物在人们思想情绪上引起的反应…见《牛顿98》…

…情:见《牛顿101》…

…感情(百度百科):一般解释为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作流露,同时也表示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或厌恶的心情…

…感情(百度汉语)2:1.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流露。

2.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联络~。他对农村产生了深厚的~…

…语、言、语言:见《欧几里得160》…

…格:见《欧几里得125》…

…格律:创作诗词所依照的格式和规则。如中国古典诗歌的律诗、绝句中的平仄(zè)、押韵(yùn)、对仗等…

(…规、则、规则:见《牛顿75》…

…平、仄,格、式、格式,押、韵、押韵:见《牛顿88~99》…)

 

“风俗:指长期相沿 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

请看下集《牛顿107、风、俗、风俗》”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歌和歌曲都有歌词,叫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