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2024年考研上岸攻略

2023-10-11 16:51 作者:新祥旭博学堂复旦考研  | 我要投稿

 一、学院介绍

首师大心理学科研究生教育始于1984年,当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批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点。

学位点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发展的支持,2001年“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立,2002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基础心理学”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0获批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科为B。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丰富、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团队。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14名,讲师8名。现包括资深教授1名,燕京学者2名,青年燕京学者2名;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青年北京学者各1名,青年拔尖人才3名。获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1人。另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北京市特聘教授1人,和来自德国、荷兰、加拿大、美国的外籍教授5人。学院教师在各类学术研究团体中任职,在国内外多家知名期刊担任编委,有着良好的社会学术声誉。我院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奖励14项,近五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其中被SCI、SSCI、CSSCI收录一百四十余篇,被国家标准采用的成果3个。

二、2022年招生目录

045400(专业学位)应用心理

01(全日制)临床与咨询心理

02(全日制)人力资源与测评

03(全日制)儿童心理发展与健康

04(全日制)用户体验与人因分析

05(全日制)心理健康教育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347包含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

④--无

复试科目:002007心理学研究方法

招生计划:本专业拟招收65人,含接收推免生32人。

招生方向介绍: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该方向借鉴国际最前沿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扎根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研究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的途径,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理论学习、实习实践与专业的督导,使学生在心理咨询专业上掌握心理咨询各主要流派的理论基础;掌握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专业的助人技能;能够遵循心理咨询伦理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能够在督导指导下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不断地自我成长,培养对人的关心、耐心和诚心。

2.人力资源与测评

人力资源管理与测评是对各类组织中人员的录用、开发、维持和使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心理测评、人才选拔、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劳资关系、培训需求分析与实施、管理决策、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管理、组织公正、世界公正信念、人际沟通分析、积极心理学、员工帮助与促进、团队建设与管理、生涯设计等。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胜任学校、企业、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等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解决各类组织中的问题。

3.儿童心理发展与健康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父母的育儿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越来越追求“科学育儿”。为更好地适应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心理发展与健康专业旨在培养高素质儿童发展与保健人才,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人员的心理学素养,培养学生掌握0-18岁儿童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规律,成长为集心理、教育、医学保健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幼儿园、早教机构教师、社区保健人员及特殊儿童治疗师,满足社会对科学育儿的需要。

4.用户体验与人因分析

用户体验与人因分析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旨在探讨产品设计与工业生产中人-机系统匹配上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及宜人性的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日益频繁和密切,人-机系统中人的主宰性和人的固有弱点越来越成为科技关注的核心。小至手机及各种生活用品,大至航空航天工程无一不涉及到机器(计算机)系统如何适应人,如何包容人,如何宜人这样的基本问题。顺应“互联网+”和“工业2025”时代的发展趋势,用户体验与人因分析将成为新型工业化社会的重要学科,相应的人才缺口巨大。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高层次的产品用户体验设计师,以及系统安全人因分析师。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主要研究青少年儿童在心理健康促进、思维与创造力的可塑性与科学训练方案等领域的科学关键问题与实践中的重大需求。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训练干预手段,结合脑科学、心理与教育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提供科学依据与训练方案;为学校、企业等机构提供心理健康促进与素质教育开展提供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解决方案。

三、23年考研初试参考书官方推荐

《实验心理学》(第--版),周爱保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版;

《普通心理学》(第二二版),张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四版),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版;

23年复试参考书官方推荐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版),舒华、张亚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版

四、应用心理专硕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

2021年:47/47/141/371

2020年:46/46/138/389

2019年:44/44/132/364

2018年:44/44/132/343

新祥旭考研有话说:对比2021年的招生人数、参考书等信息,总体专硕的招生是没有变动的。但观察历年复试线可以知道,首师大的MAP近年分数处于上涨的趋势。加上这两年疫情的影响,预估2022年报考人数只增不减,竞争还是蛮大的。希望同学们全力以赴,争取一战上岸!

五、心理学院复试方案

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办法: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随面试一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录取参考,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外语听说能力随面试一起测试,占复试总成绩的10%。

3.专业综合面试考核占复试总成绩的90%。

4.同等学力考生加试。面试成绩作为录取参考,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注:复试补充材料不计入复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录取成绩计算办法:

1.初试总成绩占70%,复试总成绩占30%;

2.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折合成百分制×70%+复试总成绩×30%;

3.对复试总成绩及格的考生,按录取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

五、备考指导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一定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2024年考研上岸攻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