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提高警惕!求职不成反背债 “培训贷”骗局亟待整治

2023-05-29 15:43 作者:影视剧精品  | 我要投稿

      毕业近一年,张浩宇不仅没找到工作,还背上了贷款,每月还贷1200元,至今尚未还清。“一开始,这家企业邀请我去面试,面完说我没有工作经验,要对我进行培训。结果,不仅工作没着落,我还被忽悠办了培训贷。”

      相关记者调查发现,身陷培训贷骗局的求职者远不止张浩宇一人。一些机构以“包就业”“拿高薪”“找不到工作就退费”为噱头,诱导求职者向贷款机构借贷,用于参加岗前培训。不少求职者因急于找到工作而落入这一陷阱。

       2022年7月,从江西一家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张浩宇计划到重庆找工作。当月底,他接到重庆某软件公司邀请面试的电话,面试过程中,该公司招聘人员表示,张浩宇工作经验不足,需要先接受培训,才能为他推荐工作,并且承诺培训之后包就业。在招聘人员的劝说下,张浩宇与该公司签订了《实训协议》,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并通过某分期借款平台贷款1.98万元,用于支付培训费。

       相关记者在这份《实训协议》上看到,该公司声称是从事软件测试领域的专业技术公司,拥有雄厚的专家技术团队、广泛的企业就业资源,专注于为企业提供软件测试咨询与培训,并提供定制化软件测试人才培养。但事实上,该公司的培训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不仅没有实操培训,授课内容在网上也都可以查到。该公司明显没有取得办学资质,名为招聘,实际上是以诱导求职者借贷为目的。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发现,不少求职者投诉该软件公司,反映其以招聘的名义邀请面试后,诱骗求职者办理培训贷。《实训协议》中规定,该公司为完成培训并符合毕业标准的学员提供就业推荐服务。但培训结束后,该公司难以履行承诺,拒绝退还培训费用和贷款,致使求职者既没有实现就业,又深陷债务困境。

       综合多位求职者的投诉信息,记者梳理了这类培训贷的套路:以求职者工作经验不足为由,向其推荐包就业的岗前培训,并要求求职者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上万元,用来支付培训费用。而培训结束后,这些机构往往难以兑现承诺,或推荐工作与承诺相差甚远,导致求职者既没有实现就业,又陷入借贷的“圈套”。

       那么,双方签订的协议有效吗,求职者可以要求退款吗?对此,法律专家表示,如果企业用欺骗手段与求职者签订合同,合同本身具有欺诈性质,求职者可要求依法撤销培训合同。培训合同被依法撤销后,求职者可以要求培训机构退还培训费。

       而针对贷款问题,由于求职者大多用真实身份贷款,且被培训机构要求签订《学费分期知情同意书》,要撤销这一合同有难度。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应聘工作本身不需要任何费用。

       在专家看来,培训贷陷阱持续存在,暴露出监督管理还有漏洞。他建议打造多部门协同执法的监管机制,对开展培训贷的机构加大处罚和打击力度,增强监管威慑力,净化网络招聘的市场环境。

       求职者应提高警惕,增强辨识能力。求职过程中,如遇需要培训并办理培训贷的情况,一定要谨慎对待,核实有无收费的法律依据,并注意保留相关材料。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应及时举报至相关部门。只有求职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配合监管部门,才能根除“培训贷”这一弊端。

       综上,“培训贷”骗局利用求职者的急切心理,实为变相的高利贷行为,严重损害求职者权益。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求职者提高警惕,也需要监管部门采取有力举措,加强监督管理。只有求职者与监管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打击这样的违法违规行为,求职市场环境才能更加规范。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切实措施,彻底整治“培训贷”这一社会毒瘤。



提高警惕!求职不成反背债 “培训贷”骗局亟待整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