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埃安L4测试车搭载6颗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已经这么卷了吗?

2022-07-29 19:40 作者:早懂车  | 我要投稿





近年来,紧跟电动化的脚步,智能化(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分支)也正在成为汽车行业发展大势,而作为提升L3级以上自动驾驶能力的“杀手锏”之一,激光雷达正在成为车企之间差异化竞争的新焦点(多传感器融合派必备)。目前,无论是国外的Waymo、苹果、亚马逊,还是国内的百度、小马智行、滴滴、华为等,几乎所有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都采用了以激光雷达为主的感知策略;而包括小鹏、蔚来、长城魏牌、ARCFOX极狐在内的中国品牌也纷纷推出了量产版的激光雷达车型,一时间,“发育”多年的自动驾驶似乎迎来了集体落地“奔现”的良机,好生热闹。



不过,在热闹之中也必须看到,L3级以上自动驾驶技术主要还是掌握在科技公司手中,所以当后起之秀——埃安日前自曝了自主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视频之后,便迅速引发了各方的热烈讨论。




视频中的这台基于AION LX量产版打造的测试车,不仅搭载了埃安全新自研的Robotaxi系统,最受关注的亮点便是装配了6颗车规级激光雷达,分别位于车顶、车头、左右前翼子板以及车尾两侧,如此“武装到牙齿”的做法在黑科技层出不穷的业界也是十分罕见的。



虽然视频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从埃安Robtaxi在交通环境较为复杂的道路上,先后完成无保护右转、避让路边停靠车辆/行人/自行车、跨多道掉头、红绿灯通行、极端情况的应对、大车避让等经常遇到的场景。跟车、超车、掉头、起步、刹车、过弯等操作都稳如“老司机”。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当测试车跨多车道掉头,在左侧道路拥有货车、小汽车、电瓶车等多种车辆时,仍能够精准识别路况信息,并找到合适机会,连续跨越四条车道,从最右侧车道并到最左侧车道,完成小半径的360度掉头。要知道,在这种路面曲率大、且前后车距较近,周围较复杂的环境中,对于车辆的传感器融合能力以及识别的精度考验极大,而拥有6颗激光雷达的埃安Robtaxi确实“技高一筹”,并不需要像一些友商测试车那样进入人为接管,也可见埃安团队对这个应用场景没少进行研究。


从实际的体验来看,埃安Robtaxi在诸多方面的表现与谷歌waymo、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起步较早的智能独角兽已经相差无几,甚至不输去年曾火爆全网的华为智能汽车。在各大“玩家”基本都选择了“激光雷达+摄像头+高精地图”这条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之后,最大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算法和量产运用上。



埃安有关负责人告诉《早懂车》,在硬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智能驾驶公司的优势在于软件方面,但由于装车数量不可能太多,所以缺少足够的数据样本来完善算法,从而导致迭代相对较慢,而像特斯拉、埃安这样的整车企业能够凭借动辄十几万、数十万量产车来收集数据、优化算法,甚至可以将自动驾驶其他核心零部件都受归于自己手中,不仅能够避免“丢掉灵魂”,未来甚至有可能在L4级自动驾驶领域追赶甚至跑赢智能独角兽。


这位负责人透露,搭载在测试车上的埃安Robtaxi不仅具备了L4级自动驾驶的水准,而且已经达到了车规级前装量产状态,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就能见到更加智能的埃安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早懂车》还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广汽能源科技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据了解,新公司将围绕充换电网络建设及运营,技术研发,电池运营管理,能源交易,太阳能发电技术,储能技术,数据处理和存储等开展业务,预计未来几年将投资49.6亿。埃安官方表示,随着广汽能源科技公司的成立,埃安在能源产业布局上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将加速构建可持续利用能源生态。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广汽能源科技公司所属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经营范围囊括存储支持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技术研发等。结合此前,埃安在2022年世界电池动力大会上,透露将投入850亿-1,000亿元,谋划自研电池量产线建设,甚至会考虑"买矿"的动作。不难推测,埃安接下来将聚焦光储充换一体的补能布局以及电池全产业链,加速进军能源产业。



综合来看,埃安和广汽资本先后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车载AI芯片等领域相继完成珠海冠宇、清陶发展等具有领先技术优势的投资项目,几乎覆盖了新能源车领域的全产业链,这些布局无疑将为埃安打通智能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提供强大助力。  


埃安L4测试车搭载6颗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已经这么卷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