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 转变就医新局面
导读:以前患者就医,基层医院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要要转诊到大医院,路途奔波加上病患就医信息互不贯通,患者在一家医院就诊后,到另一家医院再次就诊,往往看不到前一家医院的就诊情况,需重复拍片查验,既增加患者就医的时间、金钱等成本,也降低医生看诊效率。
近年来,郑州市卫生健康委一直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探索,包括建设医共体区域协同、出生一件事协同、身后一件事协同等,助力郑好办“最多跑一次”。而医共体是解决当前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健康郑州建设的重要举措。

郑州市自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以来,全市已组建7个医共体、覆盖71家基层医疗机构,其中5家由综合医院牵头(巩义市人民医院、登封市人民医院、荥阳市人民医院、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中牟县人民医院)、2家由中医院牵头(新密市中医院、中牟县中医院)。

巩义市总医院的专家魏霞在巩义市南河渡镇卫生院门诊室坐诊。
今年已经八十多岁河洛镇康沟村村民张会贞说:“现在出了家门口,不用再往县城跑,都能享受到县级的医疗服务,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加放心了”

巩义市总医院是由巩义市人民医院牵头,涵盖18家乡镇医院、一家妇幼保健院,总共20家医疗机构,目前已经实现行政、人员、财务、绩效、医保、信息、后勤实现七统一。
巩义市总医院院长乔来军说,以县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三甲医院帮扶,提升巩义市人民医院能力;巩义市人民医院为基层卫生机构进行业务能力提升;其次专家下沉,开展学科帮扶,一科帮一院,打造特色卫生院,通过医院特色,整体帮扶,逐渐提高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信任度,老百姓能够就近看病,能看好病,还能看得起病,有些基层报销比例比较大。

登封市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进行远程诊断。
登封市人民医院影像会诊中心主任苗炜宇介绍说:“通过远程诊断,县医院制定诊疗策略后,基层医院就可以直接进行处理,患者可以在基层医院接受长期管理,这样既节约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又节省了不少的费用。”
截至目前,全市医共体内累计开展远程诊疗8.5万例,双向转诊7812人次(其中下转1086人次),组织学术会议、专题讲座162场次,为基层医疗机构培训3494人次,接收成员单位免费进修65人次,指导基层开展新技术15项,帮助基层建设重点专科14个,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医共体建设正在成为大势所趋,医共体通过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管理运行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县级医院上联下带的纽带作用,把更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引向基层、投入基层,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上下贯通,医防有效融合,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群众更健康”。
通讯员:周二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