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不仅治病,更是治人,临床上治疗一个病,从辨证到变成一个方子,不但要考虑病情,

2022-02-11 20:54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中医不仅治病,更是治人,临床上治疗一个病,从辨证到变成一个方子,不但要考虑病情,而且要考虑病因;不但考虑病,更考虑人。所以,治病不要忘记人,用药不要仅取效一时,并反复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比如发热,治疗时不仅仅单看退热速度,还要看退热是否平稳,患者痛苦多少,热退3天后,患者是否乏力,1周后或者3个月内患者是否纳呆不欲食,是否反复感冒发热。说白了,就是在退热过程中是否为图一时痛快,损伤了正气,损伤了脾胃功能,留下了后患。

中医用药强调王道,太过与不及都不好,不能偏,不到危急的时候,用补药宁使不足,不使有余,不足尚可追补,有余则伤正气。

中医治病不是让疾病暂停控制,而是从根本上把疾病消灭,使虚者得补,这个补不是输血,而是恢复人体的造血功能。中医治病更不是制病,制病即制造疾病,指久病、旧病尚未治好,新病接踵而至。对儿科疾病治疗更是如此,故要强调王道,从脾入手,绝不能损伤小儿的生生之气。

比如,在临床上,感冒,特别是碰到一些夹湿的感冒,往往吃了大量发汗的药以后热度更高,所以此时可用白术,既能健脾,又兼有祛湿的作用,一方面防止大汗出,一方面通过健脾来祛湿。先生治疗儿科外感病时常常加入扶正之品,这一点常常使人不解,为何解表要加扶正,这与目前临床常见的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用一派寒凉之品者恰恰相反。实际上在讲人参败毒饮的时候已经阐述清楚了。人参加在不同的药里边,可以加强不同的作用,如人参败毒饮诸药一共九两半,人参是一两,扶正的药只占了十分之一,十分之九是解表药,方中人参作为极少的扶正之品,有助于祛邪外出。

在南方,小孩常患疰夏。所谓疰夏,就是到了夏天,由于又热又潮湿,小孩吃饭不好,精神差,变瘦变黄,北方叫苦夏。为何小儿会苦夏,主要是湿热为病,小儿脾常不足,脾苦湿,湿困脾。即从立夏开始给小儿服用枳术丸1个月,就可以预防疰夏,香砂枳术丸更好,小儿1天服用1次,根据小儿的年龄、疰夏的程度,从3~6g不等,以1个月为基数,服用1~3个月。通过健脾理气化湿,达到防治苦夏的目的。


中医不仅治病,更是治人,临床上治疗一个病,从辨证到变成一个方子,不但要考虑病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