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回收处理设备干式物理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方法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外壳、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组成。其中,外壳一般为不锈钢或铝合金外壳,正极由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铝箔构成,负极由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铜箔构成,电解液由锂盐、有机溶剂、添加剂等构成,隔膜一般是由聚乙烯、聚丙烯等构成的多孔性塑料薄膜。


锂离子电池极片集流体如铜、铝箔材料资源等。因此,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及对其中的金属进行资源化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国内外对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是锂离子电池类型不同,其回收方法也有差异。不同类型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技术。
电池的内部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4部分组成。锂电池回收设备前处理分选工艺一种适用于工业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分离回收方法

旧锂离子电池首先要经过一些物理手段的前处理工艺,比如去皮、剥离金属外壳、电极材料的粉碎、筛选、分离等过程,目的是分选出含有价金属的电极材料,便于下一步的溶解浸出。此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基本为物理方法,包括机械法、机械力化学法、热处理法和溶解法
机械分离技术是通过材料本身的物理特征如磁行为、密度、电导率等的差异来分离;一系列机械分离技术以达到钴酸锂颗粒的富集,包括粉碎、筛选、磁性分离、精细粉碎和分类。材料初次粉碎后,通过振动筛分和磁性分离器可以分离出金属铝、铜、电池金属外壳和塑料。为了去除粘附在钴酸锂颗粒上的细小铝箔,就要进一步精细粉碎和筛分,从而达到富集钴酸锂颗粒的目的。

干式物理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方法,在目前回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起到了显著效果,但是大多集中在对锂、钴、镍、锰、铜、铝等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上,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导电碳、石墨以及电解质的回收和处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对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安全性问题也缺乏系统的研究。

另外,随着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的发展,新的电极材料将会出现并取代过渡金属氧化物,比如单质硫、导电聚合物等;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电解液与之匹配,如新型的有机电解液、聚合物电解质等,这将向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技术的研究方向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和实现回收物质的多元化以及提高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