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交媒体的若干决定
今天最开心的莫过于了解了实数系的六大定理,还有Bolzano二分法,第一次觉得数学是有趣的。闭区间套定理真的太神奇了,可以证明好多好多其它的定理,比如证零点存在定理,和凝聚定理配合,直接逼近把零点找出来了,实在是太神奇了。
另外,我觉得我们很多人沉迷在社交网络中,通过他人的点赞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是很不好的。分散太多的精力到外表的虚浮,实则是内在空虚的表现。一些琐碎的话,一些好友的互动,并没有深层次的价值输入与输出,只有自娱自乐的炫耀。我苦社交媒体久矣!其一是我每发朋友圈时,绞尽脑汁编出些标新立异的文字,数着人头看点赞。你不给我点赞了,我还想,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我发的动态内容,已尽可能精简,但每一条都是别有用心,渴望得到你们的关注。我累不累啊。其二是我不发朋友圈了,又想看看你们发了什么俏皮话,你们的生活有没有我的光鲜亮丽?看别人的朋友圈可以正大光明地满足人偷窥的欲望,欣赏自己的朋友圈可以堂而皇之地满足自己膨胀的内心。我累不累啊?我这人向来鬼心思多,反正我确实这样想,不知道能否代表大多数人的想法。
我们都知道沉迷社交网络绝非好事,但多巴胺的刺激又是那么难以割舍。但不管怎样,心理上对社交网络的依赖必须要自己克服。社交网络云云,确实是有害处的。社交网络,大多以碎片化的方式传播信息,从媒介学角度上是与摄影术一脉相承,其目的大多是娱乐。我们刷朋友圈的速度是那么快,以至于除了看极个别人的动态,我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停留。这将直接导致思考过程的缺乏。而思考过程的缺乏会带来认知的错误、价值的错位、精神的空虚。然而,精神的空虚会加深对社交网络的沉迷——你已经没有思考的能力啦,你也只能看看一些虚浮的东西啦。
你也许会反驳我,社交媒体上我也可以发小作文呀,我也可以有思考呀,凭什么把它批评得一无是处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社交媒体及其内容,而在于媒介的娱乐性直接决定了社交媒体的娱乐性。通俗地理解,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要跟我扯社交媒体可以严肃,你也许偶尔看到了严肃的文章或视频,并且假设你认真看了,但是你能有多长时间将注意力停留在那里思考?注意单纯的输入要同思考区别开。那么,对比之下,读纸媒时你又有多长时间思考?在多巴胺的诱惑下,你需要寻找更多的刺激,以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所以你的思考时间一般不会太长。
以上当作我对自己的灵魂发问,一定一定要多思考!!!思考最好能形成文字,不然你想一会儿脑子里就都是drunken monkeys了。认清形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