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亏损绵绵无绝期
2022年5月24日,快手发布一季报。
季报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快手科技董事会欣然宣布本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合并业绩。
虽然这是港股财报常见的客套话,但星空君觉得,一家成立以来从未盈利过的公司,发布一份亏损不轻的财报,面向抱有期待的投资者,用了“欣然”二字,总觉得有点奇怪。
一、不尽如人意的一季报
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11亿元,同比增长23.8%。毛利率及经营利润率较2021年同期分别改善0.6个百分点及16.0个百分点,而经调整亏损净额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57亿元大幅减至人民币37亿元。
什么是经调整亏损?
这是海外上市公司“特有”的指标,由于股份支付、可转债、持有的股票浮盈浮亏等影响,公司要在当期一次性体现尚未真正兑现的这些成本,导致利润失真。大部分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都会公布一个经调整的利润。
快手的调整项目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一季报的调整项目由17亿股份支付和8.2亿投资收益浮亏构成,一般来说,巨额的股份支付不会真正对业绩造成影响(绝大多数高管不会急着兑现),但投资收益可能最终转变为实打实的亏损。
原因很简单,快手的投资虽然很广泛,但有名气的不多,主要是A站、人人视频等“过气”网红。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监管的加强,这些投资变得越来越好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二、快手最大的风险是腾讯
5月18日,腾讯控股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财报。
2022年一季度,腾讯营收1354.71亿元,同比微增;净利润(国际准则)234.13亿元,同比下降51%,调整后(非国际准则)的净利润255.45亿元,同比下降23%。
这是腾讯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下滑。
为什么业绩正在下滑的腾讯,会对快手构成威胁?
因为腾讯业绩下滑的主因,是广告收入下降了18%。
从某种意义上讲,广告收入是社交平台的“命根子”。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腾讯怎么丢掉一部分广告市场的?
答案只有一个:短视频。
投放广告的企业,预算是有限的,在短视频和微信之间,它不可能雨露均沾。随着短视频的火爆,大部分广告商都把短视频当做首选。
作为流量大王,腾讯如何反击?
做了两件事,一是投资快手,二是搞视频号。
这是一件自相矛盾的事。
不过,腾讯经常自相矛盾,比如当年的微信正是在自己的竞争体系里厮杀出来的优胜者。
当崔健、周董的线上演唱会在视频号火爆的时候,意味着腾讯要在视频号发力了。
短时间内,星空君依然不是很看好视频号,但我们不应该低估腾讯在短视频和直播领域的决心。
腾讯持股21%的快手,打算怎么处理?
已经演示过一次了,上次是把持有的京东的股票分了,下一个,也许是快手。
假如,我是说假如,腾讯分掉了快手的股票之后,视频号还会对快手手下留情不?
也正是基于此,星空君认为,快手最大的风险点,竟然是背后的靠山。
三、快手电商后劲不足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电商交易总额同比增长47.7%至1,751亿元,其中99%以上来自闭环电商快手小店 。
今年2月,快手宣布停用淘宝、京东链接,开始全面切入电商业务(互联网的尽头是电商),但快手小店的成长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在业绩会上,CEO程一笑称,从3月中旬开始,疫情在国内多地快速蔓延。据我所知,这轮疫情大概波及了全国八成以上的省份、自治区与直辖市,我们的电商业务也受到了疫情的直接影响,同比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但相对于行业平均,快手的韧性会更强一些,一季度GMV同比仍然有接近50%的增速。
这个理由,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但同期京东的营收是增加的,增速还不慢,达到了18%。考虑到京东惊人的体量,说明电商行业,在疫情期间,可能和实体零售业的走势不完全一样。
直播收入为78亿元,同比增长8.2%。这个增速,低于活跃用户数( DAU/MAU )的增速;每月直播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为46.3元。根据2021年财报,这一数据在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分别为46.1元、53.9元、55.9元、60.7元... ...
这意味着,几个和用户相关的核心指标,其实在下滑。
四、现金储备迅速流失
2022年一季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账面现金235亿,理财等“准”现金129亿,二者合计364亿;而上年同期合计为606亿,年初合计为452亿。
这意味着,公司的现金储备是迅速“燃烧”,现金流入不敷出。
除了服务器等刚性的成本,公司最大的开支,是销售费用,其中较大的是给直播用户的补贴。这些补贴都是真金白银,让公司现金流迅速走向枯竭。
整体来看,快手的现状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拧巴。
和腾讯的竞合关系拧巴;快手小店的定位拧巴;给直播用户的补贴拧巴... ...
各种拧巴的背后,是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成了公司盈利之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