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高温计行业研究,预计到2029年全球规模将达到61.73百万美元

恒州博智调研中心发布的半导体高温计行业研究:本报告研究“十三五”期间全球及中国市场半导体高温计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预测。
高温计是一种通过读取高温物体或材料发出的辐射量来测量高温的装置。半导体高温计适用于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测量晶圆等半导体材料的温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半导体高温计的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高温计的数字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熟。
红外线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半导体高温计可以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并且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这种技术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高温计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推进,半导体高温计也越来越倾向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例如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或智能软件进行温度测量和控制。
半导体高温计不仅在半导体制造业中应用广泛,在其他领域,例如冶金、石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广为应用,因此半导体高温计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半导体高温计行业供应链分析
【上游情况】主要原材料包括光学传感器、物镜、电源、光纤电缆及通信模块等。生产厂商较为广泛,价格随着市场波动。
【半导体高温计行业情况】半导体行业用高温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仪器,主要用于蚀刻、晶圆制造、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以及分子束外延。高温计通常作为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测试工具,可帮助半导体制造商在制造过程中及时检测和调整温度和其他参数,以确保制造的半导体器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下游情况】下游产业链中,半导体行业用高温计主要服务于半导体制造商,如晶盛机电、日本胜高、环球晶圆、德国世创等。此外,高温计也服务于研究机构、实验室和科研学者,以帮助他们进行材料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因此,高温计的应用对于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和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半导体高温计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随着技术行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半导体行业也随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半导体行业涵盖从晶体生长开始、过渡到晶圆制造和电路板测试结束的一系列应用。通过各个生产过程的整合,半导体制造商最终的产品,被用于计算机、太阳能电池、手机和当今市场上的大多数技术产品中。整个半导体行业有各种不同的应用,但一致且准确的温度监测和控制贯穿半导体生产的各个步骤,半导体行业用高温计对半导体生产的质量、效率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期间,2019年全球半导体高温计市场规模为39.58百万美元,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根据本公司最新调研显示,2022年全球半导体高温计市场规模为42.46百万美元,2018-2022这五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86%。
十四五之后,预计到2029年全球规模将达到61.73百万美元,2023至2029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52%。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 2022年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为7.75%,美国为23.32%,预计未来六年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为9.98%,并在2029年规模达到6.46百万美元,同期美国市场CAGR预计大约为4.75%。未来几年,亚太地区的重要市场地位将更加凸显,除中国外,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也将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未来六年,预计德国将继续维持其在欧洲的领先地位,2023-2029年CAGR将大约为3.27%。
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红外高温计占据主要市场,2022年占全球市场份额为88.93%。预计未来六年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为5.65%,并在2029年规模达到55.53百万美元。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蚀刻和晶圆制造占比较大,2022年占全球市场份额为56.38%。
生产层面,目前北美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高温计生产地区,占有大约41.45%的市场份额,之后是欧洲,占有大约36.10%的市场份额。目前全球市场,基本由北美和欧洲地区厂商主导,全球半导体高温计头部厂商主要包括Advanced Energy、Fluke Process Instruments和KELLER HCW等,前三大厂商占有全球大约43.66%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详情内容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产业研究出版的完整版行业报告,著作权归QY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恒州博智出版市场报告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历史数据、行业现状、技术革新、行业相关技术发展、市场风险、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