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中所有便携式导弹武器型号

第一:智能火箭
是银河帝国与义军同盟在银河内战中使用的火箭导弹武器,生产商未知(可能是西纳舰队系统),该武器早在克隆人战争时期被共和国军队使用以打击分离主义联盟的装甲载具,这种便携导弹武器在第二次银河内战期间也被第一秩序和抵抗组织分别使用,该武器所发射的弹药是一种制导的火箭/导弹的结合弹药,并有红外电子辅助瞄准来让火箭导弹锁定目标并发射,一发能射出两枚,爆炸半径为三米。


第二:RPS-6型火箭发射器
最初银河共和国军队使用,分离主义联盟的机器人军队也少量使用了该导弹武器,由梅尔松与西纳舰队系统生产,这种导弹武器较为轻便,易于移动打击装甲目标,该武器的瞄准系统在使用时会连接至克隆人士兵的头盔瞄准显示屏上,便于目标的锁定与对其的打击,该武器能够自动制导所发射的导弹,最多能为该武器携带六枚大威力的导弹。
这种武器在克隆人战争中被大共和国军广泛使用,该武器也大量的散落在克隆人战争中的部分战场上,其也被银河帝国的火箭飞行兵和翁德伦反抗军,奥纳卡帮派与纳布星皇家卫队使用。


第三:PLX-1/2型导弹发射器
由梅尔松生产制造,是一种大威力的导弹发射器,在克隆人战争时期被大共和国军的精锐部队广泛使用,射程40公里,最多能携带7枚备用导弹,其用于对付分离主义联盟的AAT装甲突击坦克,以及炮艇和战斗机,其发射的质子鱼雷导弹能一发完全炸毁一台坦克和轻型或中型步行机,该导弹发射器上能使用电子激光传感器来辅助瞄准并切换开火模式,传感器会预先通过连接GAR士兵头盔内部的辅助瞄准系统来预先测算出弹道与飞行轮廓,再击发并将导弹锁定至目标后快速引爆,但该武器至装备于GAR的ARC高级侦查突击部队而使用,以及GAR的海军陆战队。

该武器同时也在银河帝国军队中的爆破部队中使用,加洛斯反抗军在一次劫持帝国军火运输队的时候也使用了该导弹发射器,同时义军同盟与新共和国的重装先锋部队中也使用了一批特殊型号的PLX-1型导弹发射器来专门对付装甲厚重的帝国步行机和悬浮坦克,且进过改装后能快速锁定高度飞行的星际战斗机并将其击落。


第四:PLX-2M型肩扛式导弹发射器
由梅尔松生产制造,是银河帝国与义军同盟使用的肩扛式导弹发射器,这种导弹发射器相比起PLX-1,PLX-2与PLX-4型来说较为轻便,且有弹匣供弹,能装填6枚导弹,最大射程可达到50公里,爆炸半径4.5米。

该武器在使用前会通过3D投射全息的HUD来向使用者提供武器数据与信息,包括射程,射速,以及弹道测算,这种武器有两种“智能”导弹发射模式。在一种模式中,导弹充当热导引头来快速并精准的飞向目标直至引爆。在另一种模式中,导弹可以通过特殊爆炸使得重力磁场扭曲使得悬浮载具无法在周围使用,该武器能最快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下组装拆解并使用,且通过自身的轻便性与多环境适用性,使得银河帝国的军队也大量使用这种导弹发射武器,通过性能的优势既可以对付地面的装甲力量,也可以像防空导弹一样对空击毁敌方星际战机。

第五:E-60R导弹发射器
主要由独立星系邦联的机器人军队使用,是机器人军队的主力导弹武器,并由技术联盟生产制造,主要提供给B1战斗机器人及重装战斗机器人使用,最多能装备6枚导弹,主要用于击破载具装甲,而不是反步兵,装备了电子示波器用于测算弹道与瞄准。


第六:PTL微型肩射质子鱼雷发射器
由Krix弹药商制造的导弹发射器,常见于大共和国军,银河帝国军队及科伦高地解放阵线的武装,这种武器与其他导弹武器一样专发射微型质子鱼雷,最多能携带7枚质子导弹,这种导弹武器虽然也在大共和国军中使用,但大共和国军部队更多的是使用PLX-1型导弹发射器,这类型号的导弹发射器常常被银河帝国陆军的重装突击部队以及精锐海军陆战队所使用,并被帝国军队当做为主力单兵导弹武器。


第七:HH-15型导弹发射器
由戈兰军用武器公司生产制造,主要为义军同盟的先锋突击部队使用,该武器最大射程能达到75公里,通常携带7至8枚导弹,由于义军在与帝国的正面交战时比较少量的使用地面装甲载具,使得义军同盟的地面部队在有时打地面战极度依靠空军的支援,使得义军同盟部队装备了大量这种专对付帝国步行机和悬浮坦克的导弹武器,并炸毁坚固防御工事使得后方部队快速突破防线,该武器能发射质子鱼雷和震荡导弹,虽然该武器精度不如帝国使用的PTL型质子鱼雷发射器,也有些义军先锋突击队也转向使用银河帝国的PTL型质子鱼雷发射器,但该武器能在严酷极端环境下照样正常使用,如霍斯战役中的严寒环境下,义军同盟步兵装备了大量HH-15来对付帝国大量的步行机,一些改进型的HH-15导弹发射器能一次能发射两枚导弹。

第八:HH-12型导弹发射器(新正史)
由义军同盟,银河帝国及抵抗组织使用,在斯卡里夫战役中的侠盗一号义军小队使用,用以炸毁银河帝国的AT-ACT步行机,在第二次银河内战中,抵抗组织也有少量的使用该导弹发射器用以对付第一秩序的装甲步行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