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SEED小说随读随写•一点心情
第一次在这里发表文章,这次只是当成日记随意记录,顺便熟悉一下发表流程。自己是随便写写的,所以看到的人随便看看就行。
SEED第二部小说读到第四卷,目前对应于动画第35集。其实中间很多情节都想单拿出来仔细剖析并写写感想,但还是抛不掉一些顾虑从而未下手。
抛开由于原作赶工和其他内部因素造成的BUG及过于仓促的结尾等作品的缺点不谈,SEED第二部的立意是远远艰深于第一部的。如果说第一部全剧的主旨及中心思想(并非某个角色)还有些正邪倾向的话,第二部则是用二极管思维更行不通了。这压根就不是一部只给了一个标准答案的作品,而看到观众各种各样的想法会感觉有意思,同时也引人深思。
故事的主线梗概当然是有,但编制为观众预留的思考空间也是很大,这也是造成观众之间容易产生分歧、观看不全面以及导致争执的原因之一。这时观众之间的争议往往不是源于对作品的理解,而是源于自身的一些人格特质、阅历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这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在观看作品时关注点和代入点不同。与其说是对作品看法的差异,倒不如说是彰显了“我和你是否在一个层面上”的差异,这些理念上的矛盾一旦产生且非要各执己见的话,也的确离引战不远了。这也是我在写SEED感想时总是主要集中在儿女情长的小情节和小感动上,而非涉及ZZ、人性、心理的深思想上。不是我没想,大方面上的我想的也不少,只是这些话题很容易引起敏感争论,自己写作的初衷肯定也不是为了辩论争执,所以还是尽量避免吧。或者先说一句:本文只为个人意见,如有冲突请务必以您自己的看法为主(笑)。
剧中除去个别极端的阴险反派,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会发现所有的角色都有其无奈与无能为力,同时也都残留着不可避免的污点。所以平时习惯于用绝对纯洁与正义的眼光评价作品和角色的观众,难免对SEED第二部观感不适,各种“强行降智”、“人设崩塌”的评论迎面而来。然而这种所谓降智和崩塌的现象,现实世界中其实时刻都在上演。如果一味盯着毛病看,人设迟早会崩塌,因为谁都不完美;将一个人曾经的聪慧与优点摧毁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很多时候大家只是有条件做个好人。每一个人接触未曾涉及的领域时,都会一度重回小白的起点,无论之前在其他方面如何耀眼。
拿自己最爱的卡嘉莉来说,第一部的她那么阳光勇敢、直率又坦诚,可第二部上任元首后这个曾经的小太阳突然变得唯唯诺诺,一再妥协,一度被骂了也不还口。所以不少在第一部喜欢卡嘉莉的人,到第二部时就不喜欢她了,认为编制为什么把她设定成这样?可我是恰好相反,反而是看了第二部后更加喜欢她了。
第一部时的卡嘉莉还有父亲的庇护,那时的她就很正直高尚,但因为当时还是公主的她并没有什么需要承担的责任,即使添了什么麻烦还有父亲和保镖替她铺路,所以当然有胆量有条件做到无所畏惧,那些所谓的正直理念大多也是嘴上说说,大家听着很好听就觉得她很了不起。
然而到了第二部,父亲早已殉国,此时的卡嘉莉继承元首之位,站在了父亲当年的位置上,此前并没有从Z经验的她表面上的确看起来“怂”了。但是深究一下她当时的处境,背负着一个国家的责任,牵一发而动全身,面临的考验与之前压根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你指望她还和原来一样的性格根本就不可能。被迫推上高处,被迫德不配位,面对这样的环境一个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反而更能体现出他内心的素质和逆商。卡嘉莉起初是有过不成熟的阶段,也有过迷茫与退却的时刻,但能站在这个位置迎接向她袭来的风雨,不忘初心并一点点改变自己学会成长,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勇敢和正直吗?
网络上很多观众认为初期卡嘉莉的各种不反抗与各种妥协不合常理,认为卡嘉莉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会变成这样的人,这纯属为凑剧情而编写,而我却认为这都是合情合理的。原因也许很主观,是因为我自己在离开校园之后的头三年,也经历过一段非常类似于卡嘉莉的“怂”时期。现在回忆起来是后悔当初为什么没能硬气一点更加坚持己见,但以那时自己的心态和条件,真心做不到。外界的各种声音让自己比谁都看不起自己,看不到其他道路,真的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人在自己都全盘否定自己时,真的是会别人说什么听什么把自己变成包子的,就像现实中被霸凌者总是不反抗一样,他已经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没这个资格,不反抗至少能少背个骂名。卡嘉莉在上任元首后其实就是这个状态,看过作品的人应该都明白,当时她周围的人最终目的就是让她达成这样的状态。起初单纯的她受到这样的忽悠,各种态度上的转变也不足为怪了。
贯穿全剧卡嘉莉的成长记,她主要成长的是什么呢?比起个人能力,我认为她学会成长的是化口号为行动,化照搬死守为审时度势,化硬扛为智谋,化被动迁就为主动争取。最初卡嘉莉认为坚守正直高尚的理念就是有些事情不能做,但在一次次惨痛经历中,她终于认识到了为了坚守理念恰好需要靠做一些事情来达成。正如小说里所写:卡嘉莉曾经极度渴望力量,却又极度厌恶力量。然而一把静置的剑是伤不了任何人的,唯有凭执剑者的意志,那把剑才有善恶之分。以她根植于心的优秀品质,相信她一定能将这把剑使用得当。
作品当然不是完美的,其实大多数作品要是深挖的话都会发现或多或少的BUG。但比起这些,透过表面的东西去剖析故事的核心,读懂作品想渗透给读者的思想,将其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充实它、改善它,同时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这难道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