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而为人,做个好梦【乱谈物演通论与理性的边界】

2023-09-03 10:25 作者:丶铃儿晌叮当  | 我要投稿

先来认识两个人:

  1.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巴门尼德

一切即一一切都是同一的,万物都是一体的,是没有任何分别的,我们感知到的分别都是幻觉,我们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幻觉


2.经验主义哲学家:乔治-贝克莱(英国版王阳明)

存在即是被感知,物质世界只是我们感知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观念,本质上没有一个存在于思想和感知之外的物质世界。

这种说法逻辑上是无法被反驳的,在经验上也没有办法去证伪,但就是听起来非常的荒谬

-------------------------------------------------------------------------

唯物主义世界观与上期讲的科学主义世界观有事高度交叉的 “世界就是唯物的”


04:27

世界是物质的,科学能够发现规律,我们可以用规律来获得成功。没啦

上期我们想刷新一下世人对科学世界观的过分迷恋,这种过分迷恋表现为,认为科学说啥都对的一种叫 科学主义

这期不刷什么科学主义了,我们直接刷科学的本体

上天庭搬救兵:

“一流的智慧是脑子里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的时候,还能够自在地呼吸。” 看到一条很有趣的弹幕 “她爱我,她不爱我”哈哈哈哈


06:03



  • 概念1 时空:

我们在第二期的时候就讲过,康德说,物自体不可知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受制于自己的先天规定性。

时空这种东西是我们先天归纳出来然后刻在我们的心智里面的,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时间上的相继,空间上的相聚

时空是我们难以摆脱的终极框架


07:47


揭示了人的终极的局限性


08:21


是一个永恒的相对关系

带着这个认知,我们来看看属于我们人类的伟大事业 科学,科学的精确进步来自于测量 计算 处理(建模)预测 再测量 修正。科学的整个进步的飞轮中,观测度量是最基础的第一步


08:57


其实不用这么麻烦,我们早已经被自己的感官禁闭给锁死了

禁止的地面,不变的时间,需要有一个时空参考系

在经验的意义上,时空是一个非常扎实的 稳定的存在,但是在知识的层面上,时空在不断地变化

整个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时空观的颠覆史



是不是说明了我们的理性不是有限的是无限的,物自体最终也是可知的呢?你想得美,前面一个说法是对的,就是我们总能观测到我们解释不了的现象,但后面一个说法有些科学主义了,严格地讲是我们以前找到了暂时能够解释部分现象的理论,以后可保不准

但这是一个真正的好问题,如果我们能把它扯清楚我们就能够澄清认识的规定性和理性的边界,澄清人的局限性,顺便澄清科学的限度

  • 王东岳


12:53

如何理解感应呢?要想完整地理解它我们必须下沉一个维度。我们先岔开讲两句


13:02

我们用语言讨论任何事情都有两个东西是提前存在的,一个是背景,一个是对象

对象是容易把握的,但背景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不同的背景下讨论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背景会提前决定你的边界,你讨论的话题边界,和你的价值取向。

所以高效的沟通它都会提前地把这个背景澄清,但是有一类背景是非常难以被澄清的,这个背景叫主题背景

比如说我们是人

-------------------------------------------------------

王东岳先生的框架是,存在者与存在条件


那么问题是:存在条件是如何支撑存在者的,然后存在者又是如何利用存在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呢?

  • 就是通过感应(概念2.)感 是确认,应 是占有


16:49


这就厉害了,理性可以让人超时空超对象地去进行纯逻辑的推演,让人获得了一种可怕的 叫抽象的能力

这使得人类可以批量化地处理外部世界,然后大幅地简化世界甚至虚构世界来维持推理逻辑的这种自洽性

神学 科学 哲学 都提供这种维持自洽性的服务


结构越复杂的存在者它越脆弱越短命,越高级的越动荡,越基础的越稳定,你的存在度和感应度是成反比的


18:24

不论是元素界还是生物界

越高级的存在存在度越低,所以需要更高级的感应能力来代为补偿,来维持自己达到一个正常的存在度

所以可想而知,人类是一种存在度极低但是代偿能力极强的存在者,抽象可以让我们脱实入虚,创造了像语言、文字、货币这样的叫 外脑和义肢来补偿我们的存在性

而且我们这样的批量处理的能力被一种叫数学的东西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插播广告,批量地整合地去理解数学的批量处理的概念,就去了解 线性代数and 微积分

----------------------------------------------------------

到17世纪,哲学对于世界本质的千年追问在革新的观测工具和数学的精密逻辑的帮助之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科学时代正式到来,科学的存在让人的代偿能力强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20:18


个人例子:这个存在度降低我认为也表现在,比如老一辈的人说现在的小孩子很矫情 他们那会儿饭都吃不上,饿死很多人,现在的小孩为什么会有各种心理疾病之类。

这种说法也没什么错,虽然都是人这个物种,但他们就是没现在的人“高级”他们大脑神经元数量,他们的语言功能,以及他们对于“自我”的感知和意识,那样的人俨然就和动物一样,吃饱穿暖 不挨饿挨冻 自然就是一个很“饱满的状态”

----------------------------------------------------------

所以今天的人在各种代偿工具的帮助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感应能力,同时这个感应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存在度也达到了历史最差水平


20:50


所以我想带出的问题是,在这个意义上,在存在物繁衍的尺度上,科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从递弱代偿里面得到的科学和教科书里面的得到科学可不是一回事


21:20


比如说,电磁感应就比我们对颜色的这种感性直观要更真实,我们队颜色的感性直观要比我们对危险的知性判断要更真实,我们对危险的知性判断就比我们对敌人的这种抽象概念要真实得多

所以,越高级的这种感应形式它是越失真的


22:04

(回到前面那个好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能观测到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呢?)



要知道这种错位和错动只有高级的存在者才感知得到,电磁感应是不会有错位和错动的,为什么知性,尤其是理性会导致错位呢?不是它们导致了错位,而是它们本身就是一种错位

我们作为这么高级的存在者是不能相信直觉 相信眼前的,我们必须通过逻辑的推演,通过虚拟的观念的构建,必须这么干!为什么?因为你不这么干你就斗不过豺狼虎豹,你就打不过你的那些尼安德特的兄弟

因为我们是通过虚构一个世界来完成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自洽性的理解

所以,理性的人先是通过抽象远离本体,然后再在抽象的理念世界里一顿操作后想要回来揭示本体

为什么我们总是能观测到反常,感应到错位呢?因为我们理性的存在就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和求实

它预设的心理是,本来应该能啊,为什么不能啊?

我觉得格局更大,姿态更低点的问法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要解释我们无法解释的现象

它的心态是,本来不能,为什么非得逞能


23:60


只能继续地不断地构建模型,修补我们的理论


但是,这种不断地先突破天然限度然后再缝补理论来维持自洽的这样的一个套路它有没有极限呢?

讨论到现在我们终于有基础回答第二个问题了:我们为什么总是能够找到暂时的理论去解释新的现象?

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回答了科学的限度的问题

--------------------------------------------------------

.科学的限度


24:49

任何的理性思考都是起源于抽象化的

哲学的理性思考是基于我们经验和观察中的归纳,抽象出了对象,然后再通过理性的推理去思考它

数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通过观测为这些抽象的对象赋予了值,然后基于公里推出定理,定理组成了一个关系系统,然后让这些值可以被处理和计算,而数理逻辑保证了即便是再长程的推理,它也不会失真。 所以,用数学语言构建起来的理论就比自然语言构建起来的理论更加的普适 更加的严谨,再加上严格的这种检验系统,它完美了

所以就形成了从追问 到 测量 再到 处理 预测

到 检验 再修正的整个一个系统闭环


所以科学约等于哲学追问(这边特指古希腊式的本体论追问的这种终极追问的哲学)+数学表达+实证检验

整个科学的发展史某种程度上也是它们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历史

比如说,我们说哲学是第一推动力,这边特指古希腊式的本体论的追问终极的哲学,那这个东方就直接跳过了,然后古希腊思维在近代欧洲的复兴也是科学诞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然后在这之后,就是后两者相互制约的过程了(数学模型 测量检验

进步论者会认为,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问题永远会被解决,保守论者会认为,我们尽可以天马行空地构建我们的理论,在我们的理念世界用我们的理性去追求对称性和自洽性,但是且不说理论层面还有歌德尔不完备定理这样幽灵般的存在,我们很有可能突破不了我们作为一个存在者的天然限度,我们很有可能带着一个永远无法被证实的理论,停在一个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反常面前

然后进入后科学时代,换一种全新的范式,进入一轮新的代偿

我们要说得更清楚些,到底什么是作为一个存在者的天然局限?科学跟它有什么关系?科学有没有办法克服这个东西

王东岳先生把他哲学处理的对象分成了三类分别是:自然 精神 社会


28:48


自然:可想而知科学对于自然的处理能力一定是最强的,但是它也有一个有限 有效的范围,这个有效的范围就是 四维空间中的可以搬进实验室去精准测量的对象 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存在,科学鞭长莫及

精神 社会:因为科学是人的科学,而且人的科学可能永远也没有办法处理精神和社会这样的对象,因为科学作为人的事业有挥之不去的主体背景,科学的对象必须是人的对象

精神是把握对象的对象 社会是左右对象的对象,我们怎么能够把握 把握对象的对象呢?你要研究的对象就是研究者自身,客观地研究研究者有可能吗?我们所谓的客观不过是在四维时空下的一种经验共识而已,四维时空本身就不客观

同理,社会也是一样,我们作为被左右的主体,又怎样客观的研究左右主体的主体呢?

我们在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永远会忘了我们是一个有约束性的 有边界的人

最后总结一下,科学的边界可能在哪呢?精神和社会它鞭长莫及,大千自然界它可能也只能取一瓢饮,这一瓢就是人观的四维自然

------------------------------------------------------------


30:53



世界因你而存在,宇宙因你而显现,你是宇宙的神经末梢


33:24


要不我们拿它来计算真理吧!



爱你..TAT











生而为人,做个好梦【乱谈物演通论与理性的边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